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鏡子森林』:多少不擇手段的背後,是為了卑微的揭發真相-這是你的反指標,美式台味。 - AT-Indicator 這是你的反指標,美式台味。

鏡子森林(The Mirror)

2019年台灣既『最佳利益』後又有一齣用心的職人劇,共分為三季,第一季導演鄭文堂也是全劇的總導演,由楊謹華姚淳耀游安順瑭霏柯叔元梁正群等人共同主演;第二季導演則是吳忠叡,卡司加上侯怡君以及鄭宜農;最後一季由李權洋擔任導演,楊謹華回歸。

全劇以新聞媒體生態為題材出發,第一季帶出銀行盜領、釋股案間政府與大財團之間非法官商勾結,而記者在與政治權貴交好吹捧的虛榮中是選擇迷失亦是新聞道德,這季特別探討到記者在擁有第四權的同時,卻會衍生出媒體暴力的模糊界線;第二季則是以都更案、釘子戶作為開端,繼續揭露官商間如白手套等各種醜態,並點出偏鄉教育資源匱乏的狀況,這季新聞媒體著重的部分,則是媒體為了廣告收益用以維持正常運作接受政商金援,保持中立不被操控只能倚靠記者們的自由心證;第三季從醫療人球案開始發展,政客政績與財團利益彼此如何化衝突成助力,使財團當之無愧成為既得利益者,也帶出幫派猖獗使校園毒品氾濫的問題,媒體層面涉及台灣媒體財團化,而當資本家滲透時,在不對稱的天秤間取得平衡,並堅守新聞價值且確保自身安全是身為記者最大的挑戰。

『鏡子森林』劇照 『鏡子森林』劇照

對於劇名為『鏡子森林』在觀影完全劇後依然不得其解,看了製作人專訪才知道原來是受到英國獨立單元劇黑鏡啟發,因此導演想仿效類似手法,每季由不同的導演執導也有不同的主題發展,想呈現出詩選劇的概念,想法上很聰明創新,但是個人認為本劇不適合使用這樣的方式呈現,因為『黑鏡』是獨立單元劇,討論的主題不盡雷同,可是『鏡子森林』三季,每季都以十集呈現,核心主軸的連貫性依然相當鮮明,在這樣的情況下以至於每個人對於劇本的理解層面有所不同,所掌握到的資訊也不一樣,造成每季透過鏡頭後呈現故事的樣貌也有顯著差異,以職人劇來說,不偏離職人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是對該職業的尊重,第二季裡這點的感受上確實稍微被模糊焦點,淪為肥皂劇的味道,出現幾個非必要角色的發展,不但沒有推動劇情的作用,反倒造成沒有意義的負擔,特別鄭宜農的人設除了有些突兀外,詮釋角色的方法上也讓人摸不著頭緒,好幾個鏡頭應該是有著不同的情緒,但都用了相同的眼神與語調,幸好身為配樂的她透過音樂讓畫面稍微合理化,不過回到角色本身無論是劇情推動或是意義上無疑都是我個人對這部劇最大的困惑之處。

第三季楊謹華回歸後,有一場受邀前往前未婚夫婚禮的戲,會場裡氣氛和過往回憶壓得她頓時喘不過氣,因而走到會場外透透氣,惆悵複雜的情緒卻是用了抽煙來表現,但是這個角色全劇都不曾出現過吸菸或有煙癮的設定,為何會在這裡突然的抽起了煙,讓人蠻納悶的?非常不推薦透過抽煙表示抑鬱、憂傷等低落情緒,彷彿煙就是負面能量的消遣,讓人誤以為只要心情不好抽煙就對了,以至於造成傳遞不健康排解負能量的觀念。情緒表達除了演員的本身演技外,其實顏色也可以表現的很生動,顏色是有情緒會說話的,只可惜在台灣比較少看到導演會使用顏色表達情感,如果非得使用煙或酒來表達低潮情緒,個人覺得應該是在角色設定上就存在的事實,不然這方法絕對是最後手段的下下策。

『鏡子森林』劇照 『鏡子森林』劇照

全劇的演員各個在演技上有斷層落差,幾個比較知名的演員像是楊謹華、游安順、姚淳耀以及柯叔元詮釋上較能掌握角色性格,演繹上拿捏的較為自然,特別是柯叔元和游安順對於角色因環境、事態的改變,使情緒遭受波瀾上更顯得收放自如;但是在少數幾個新生代演員例如瑭霏、林柏宏等人在觀影中讓人蠻出戲的,過於投入個人情感造成過度情緒化,而演戲這件事需要是理性的思路下呈現出的感性視角,特別在高張力的劇情裡,若演員的表演使角色彈性度降低,反倒會凸顯了角色的缺點與單調。

這部劇確實有為記者們發聲,平反現代社會嘲諷「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辛酸,每個職業都各自有不為人知的狼狽面,當我們剛踏進一個新職場時,總是會懷抱著憧憬甚至滿腔熱血的投入,而開始接觸後,才能體會被潑冷水是家常便飯,無奈被迫妥協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此外,本劇也揭露許多政府官員、財團之間敏感的功利和操弄手法,如此光明正大地挑戰見不得光的陰暗面,究竟是使既得利益者達到警惕作用,亦或是讓他們換湯不換藥的繼續遊走灰色地帶?期待有更多的劇本透過不同的鏡頭述說出不同樣貌的視角,為社會注入些正能量,哪怕影響層面小都可能是機會驅動成改變的動力。

『鏡子森林』劇照 『鏡子森林』劇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at-indicatorzone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