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情商推薦書★Andrea Brandt《你不爽,為什麼不明說》適用:總是迴避衝突覺得人際關係好累的人類 - Wise Library 1985

太多時候,遇到一些不合理的事件或冒犯的時候,我們受到的教育可能是「不要把對方的話放在心上」「不要理他就好」「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要跟對方一般見識」,這些思維讓很多人在受到冒犯或誤解的時候都選擇沉默或吞忍,不回應不回擊不解釋不說明,然後默默吞下所有不舒服的感受自我消化。

 可是長久以往,無論多麼值得讓人生氣的事件都這麼做的話,很可能會產生排斥社交的後遺症,或更嚴重的心理負擔。

 

文/Andrea Brandt

辨識何謂被動式攻擊反應

蘿貝塔和喬伊斯合住一戶公寓。她們以共有的家用金購買雜貨。為了省錢,她們每星期去量販店採購一次。在量販店買半加侖的鮮奶比在附近超市買兩夸脫還便宜。一天早上,喬伊斯想加鮮奶到她的玉米脆片裡,卻發現紙盒裡只剩一、兩匙鮮奶。蘿貝塔正準備出門上班,喬伊斯問她:「鮮奶怎麼沒了?」

「鮮奶沒了嗎?」蘿貝塔說:「你知道我朋友傑克昨晚泡了熱可可來喝,一定是被他用光了。不好意思啊!」

依個性而定,喬伊斯有4種可能的反應:

1.「這樣啊,如果你有腦袋,怎麼不想一想⋯⋯」喬伊斯一邊說,一邊把將近空了的鮮奶盒丟向蘿貝塔,殘餘的鮮奶灑到她的裙子上。「傑克繳錢給我們當家用金了嗎?希望他覺得『我的』鮮奶很好喝。」

2.「沒關係。」喬伊斯說:「我上班途中再買咖啡來喝。」當然,咖啡要另外花錢,而且她抗拒不了星巴克的司康,但她不想惹得蘿貝塔不高興。她說:「祝你有愉快的一天。」

3.喬伊斯深呼吸一口氣。「看來我們要重新規劃購物清單了,不然就是先在附近超市買一買,免得不夠用。我們晚上討論一下吧。」

4.「喔,好吧。」喬伊斯柔聲說道:「我找別的東西當早餐好了。」她想起架子上還剩最後一盒優格,那是蘿貝塔的最愛。

老實說,當你面臨類似的處境,哪一種反應最接近你的反應?這是一本關於被動式攻擊的書,但這四種反應只有一種符合被動式攻擊的行為模式。如果你自己有被動式攻擊的問題,或你之所以在讀這本書是因為身邊有這種人,那你可能一眼就能認出那一個選項。不過,且讓我們先看看每一種反應意味著什麼。

 

第1種個性帶有侵略性。侵略性的反應通常是一時衝動,但背後的目的是要造成傷害 […..] 第2種反應的個性消極。做出消極反應的人不表達自身需求、不捍衛自身權益,往往是因為自卑,他們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微不足道。我們在這裡看不到憤怒的痕跡,但很難想像一個人能夠長此以往而不累積滿腹怨氣。第3種反應[….]他們的需求相互衝突,是時候好好討論了。好好討論才是積極正面、成熟負責的解決問題之道。第4種反應是典型的被動式攻擊型人格。表面上看不到憤怒……..

 

被動式攻擊者的行事作風

被動式攻擊又稱消極抵抗,是以看似沒有敵意的方式來表達憤怒的一種手段……媽媽每叫她起床一次,露西就更心煩一點,但她表面上保持冷靜,即使媽媽的嗓門越來越大[….]或是老公每次去買東西都忘記太太交代的購物清單……當事人即使明顯盡了全力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做,卻仍能成功搞砸結果……

不管是對本人還是周遭旁人,被動式攻擊都是人際圈中的一個問題。這種偏頗的生存策略常常造成破壞[….] 被動式攻擊是一種應對機制。當人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或者當人害怕招致不好的結果(例如造成雙方的衝突或決裂),這種應對機制就啟動了。無怪乎被動式攻擊的行為源自幼年時期,兒時的我們多少都對控制自己的人生無能為力。

 

我們依賴父母或監護人供應食衣住行等基本需求。法律規定我們要上學。在學校,我們每天的生活多少都受到課表的支配。理想上,孩子覺得父母或監護人能滿足他們身心雙方面的需求[…. ]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的成長經驗都這麼美妙,甚至絕大多數人都不是這樣長大的。有些家庭裡的人際關係可能直接導致被動式攻擊的行為,有些家庭則間接鼓勵了這種行為 [….]

 

強勢+弱勢=被動式攻擊

如果父母其中一方很強勢、另一方很弱勢,孩子幾乎難免都會有點被動式攻擊的傾向。父母當中弱勢的一方可能會用被動式攻擊的方式對付強勢的一方,不知不覺間就為孩子樹立了絕佳的榜樣[….] 孩子從中學到不能直接和強勢或易怒的人硬碰硬[….] 弱者幾乎難免會對強者心生憤怒和敵意,而弱勢父母不誠實的溝通、甚或蓄意破壞的舉動,孩子也可能參與其中。終其一生,在面對威權人物時[….] 憤怒或報復渴望,可能一直潛藏在他們內心深處,不自覺地影響著他們的應對方式。

※ 本文摘自《你不爽,為什麼不明說:腹黑、酸言、擺爛,好人面具下的「被動式攻擊」》

原書名:8 Keys to Eliminating Passive-Aggressiveness

你不爽,為什麼不明說?

作者:安卓雅.布蘭特Andrea Brandt

譯者: 祁怡瑋

人際關係 | 橡實文化 | 2019/1/3出版

考慮購買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Twitter

人際關係專欄

心理學│加藤諦三「讓你感到畏縮的事物,正是你內心真正想追求的事物。」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回答36個問題幫你釐清自己在乎什麼….

Post-traumatic Growth | 禍福相依,災難的正面意義 BLESSINGS IN DISGUISE

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之,失言」

【人際.朋友】那些過得開心人緣不錯的人,通常沒有濫好人的特質

拒絕力|善良不是要你當濫好人,堅守原則的人才會被尊重…..

成長必學情商|這畢竟是你的人生

社交恐懼(social phobia)|對人類過敏,人際關係的「極簡主義」正流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beeigood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