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馬太效應發酵,中每貿易戰引爆大陸倒閉潮失業潮?

馬太效應套用在經濟面:贏者通吃市場
馬太效應概指強者愈強弱者越弱,即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只要獲得每一點的成功,會累積優勢。譬如富者以利息增利,貧者不斷繳交高額利息,貧富差距因此不斷擴大。

 

※經濟學專有名詞馬太效應(英語:Matthew effect):最早由美國學者羅伯特·莫頓於1968年提出,其名稱引用《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1968年,美國科學史學者羅伯特·莫頓以馬太效應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

中國民營企陷倒閉潮

早在2017年10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便預測2018年中國恐迎來「30年來最恐怖的失業潮和倒閉潮」。馬雲預言成真,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倒閉」、「破產」、「拖欠工資」、「虧損」的消息不斷浮上檯面。

 

司馬儀的提問:如果全球經濟是食物鏈,肯定會有連帶效應。但經濟板塊出現晃動時,肯定會出現裂縫,也就是新的商機和新的需求,「零工經濟」(gig economy)肯定是其一。

 

理財的部分,如果科技股不再被看好,那麼金流又會流往哪裡?倒閉危機相對較低的公股?極端的M字型社會或富者恆富的高經濟落差體,對於治安會不會帶來危機?大批中年失業潮會對多少家庭造成龐大影響?

2016 年中國政府去化鋼鐵煤礦的過剩產能,引發大批員工失業,當時網路物聯網經濟蓬勃發展,叫車服務平台、網路直播和外送餐點平台等吸收多餘人力,失業潮的現象並不顯著。中美貿易戰讓中國疲軟的經濟爆發,掀起大批企業倒閉潮、裁員潮和失業潮。貿易戰關稅加高讓許多大陸民營企業的生存競爭壓力倍增。

 

據2018年中國農業農村部11月8日公布的數據,當地返鄉下鄉的人員高達達740萬人。2018年底,中國大陸門戶網站網易發表了一篇題為《今年上半年國內504萬家企業倒閉,失業人數超過200萬》的文章,直言2018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有504萬家企業倒閉,佔大陸全國企業總數(3,100萬家)的六分之一之多。

手機市場進入寒冬

據2018年11月工商時報報導, 大陸手機製造商驚陷倒閉潮。市場手機需求銳減,各大廠與電信商紛紛投入5G,市場時代5G手機元年,小廠商面臨大環境不佳、升級5G資源條件有限的夾擊,可能出現淘汰浪潮,國內中小相關企業也可能面臨生存戰。

 

馬太效應明顯,除前6大品牌,其餘手機品牌年減幅度高達48%。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對大陸手機市場的報告已指出2018年Q3大陸市場手機出貨量年減13%,還在持續降低。

 

2018年大陸手機4大品牌:華為、小米、OPPO、vivo。相關小廠便傳出資金周轉不靈、股權遭到凍結或資金鏈斷裂、裁員或金流問題等消息。手機市場縮水,也兼接導致相關企業不少員工、高管離職。相關中小企業若求生存,轉型是必要的。

 


克魯曼預測2019或2020經濟陷入衰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 (Paul Krugman) 表示導致經濟衰退的原因,不會是單一事件,而是一連串經濟逆風導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 (Paul Krugman)於杜拜舉行的世界政府高峰會 (World Government Summit) 指出全球經濟可能在 2019 年稍晚或 2020 年陷入衰退,目前尚無有效對策。

 

2018下半年大陸引發倒閉潮,大批中國民企虧積欠薪資,除了引發大規模失業,同時更有數百萬農民工因失業已被迫返鄉。有輿論主張中國製造業大規模的倒閉潮將落在2019年的上半年。

▲P2P爆倒閉潮! 馬雲砲轟:披互金外衣做非法業務《全球新視野》2018.09.19

 

中國拖欠薪資討薪事件頻傳

有民眾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東莞的經濟環境很差,不少企業倒閉,民營企業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民眾受訪時表示:「中美貿易戰、人工成本、政府的苛捐雜稅,高油價導致材料成本和運輸成本等等高居不下…..企業已經很難再經營下去了。沒有倒閉的也計劃明年關閉企業。特別是出口製造業。」

 

陸媒「易懂財經」於2018年8月25日發表《民營企業關停潮來襲,我們真的要過冬了嗎?》文中引述業內人士說法,指出瘋狂上漲的成本、激烈市場競爭、較長的回報周期、空前的監管風暴等問題,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英語:Domino effect)倒閉潮和失業潮,讓很多民營企業扛不住,更何況是中小民營企業!

 

※多米諾骨牌效應(英語:Domino effect)指一件事會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 其中事件之間發生的時間間隔相對較小。

 

 

貿易戰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舉例來說,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之一的山東晨曦集團在中美貿易戰正式爆發後迅速走向破產。分析師馬文峰的觀點指出,2018年中國整個貿易順差高達4600億美金,而自於美國的貿易順差高達3700億美金。簡言之,中國企業賺取的外貿收益多數來自美國市場。

 

中國企業的平均稅後利潤率約落在16%-20%(含出口退稅),中美貿易戰開打,利潤率將會被擠掉50%,競爭力下滑引發業績下滑,商品出去錢收不進來,周轉金告急,進而引發大規模的倒閉潮和失業潮。

 

克魯曼認為目前最接近經濟衰退的地區是歐元區。歐盟執委會上週將歐元區 2019、2020 兩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去年 11 月的 1.9% 與 1.7%,下修至 1.3% 與 1.6%;主因是美中貿易之戰及中國經濟成長趨緩。據媒體報導,2018年中國有約有五百間企業宣布倒閉,失業者擴大中。此外,克魯曼直言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的減稅刺激措施成效不彰,「政策制定者多半缺乏準備,屆時恐怕拿不出有效對策。」

 

相關字:中國去化產能,失業危機。網路平台。監管壓力。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image via AFP

 

#貿易逆差大,代表有極多數的美國人原本是依賴或慣性購買中國製的商品,而中國人買美國進口商品的人原本就不那麼多,所以美國人生活上受到的影響絕對遠遠大於中國。

貿易戰起因

1)中美雙方長期大幅度的貿易逆差(美方長期貿易赤字)給予川普一個相對站的住腳的理由去執行貿易戰。2)大陸盜版猖獗,美國智慧財產權受侵略 3) 中國2025計畫讓美國備受威脅,所以美方試圖透過貿易戰打壓快速崛起可能取代美國國際地位的中國。

 

中美貿易戰到底在吵什麼?

很簡單,就是在吵「貿易逆差」。那關稅呢?提高關稅的目的是什麼?誰買單?代價是什麼?關稅調整後,中國輸往美國的商品,假設原本只賣80元,關稅調高後,如果以原價的1.3倍計算,消費者要用104元才能買到,如此一來會有兩個結果:1) 中國製輸往美國的商品其競爭力和業績可能會大幅下滑。因為價格變貴了,消費者可能不會買單。因為原本中國製的商品之競爭力之一就是價格。2) 原本品牌支持者要用高價才能取得商品。

 

貿易逆差

白話的說法就是:川普覺得中國人把美國人的錢都賺走了。也就是雙邊貿易的過程,中國長年以來不斷賺到很多美國人的$,卻只有少數的中國人把錢貢獻給美國進口大陸的商品。川普商人出身,當然無法接受。也就是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所賺的$遠遠大於美國輸往中國商品所賺的$。但川普可以思考:為什麼很多美國人花錢買中國製的商品?

 

中國製的商品之所以可以賺取大量美金,想必和M型社會貧富差距有所關聯。據了解,享樂主義至上的美國人budget-minded 的傾向並不明顯,但近些年美國的中產階級卻有越來越窮的趨勢,因為美國的金字塔頂端族群賺取了多數的$ 。

 

川普的立場當然是為了保護美國自家的廠商,然後間接類打壓中國製的廠商。但其實最後生活上受影響的是消費者。可怕的是:關稅提高的結果,很可能會於帶動大規模的通膨,提高關稅的品項越多,影響就越大。

 

回到網站首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beeigood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