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Takashi Okada《人際過敏症》.... - Wise Library 1985

content writer: 司馬儀

 

日本精神科醫師主張「對人類過敏(人間アレルギー)」是出自不想因人類受傷的心理機制他舉例當人類被蜜蜂螫,會紅腫癢痛,但通常不會因此死掉。體內抵抗蜜蜂螫咬的系統甚至有機會產生免疫反應預防二次受傷。但若短時間內又被蜜蜂螫咬,免疫系統卻可能過度反應而有了副作用。

 

司馬儀:通常人不會因為一兩次受傷的經驗而高度灰心,但短時間內受傷的經驗,很可能讓一個人對人際關係過度失望而出現不願意再碰觸的心理機制。


A主張人性本惡,所以A對剛認識的都是六十分的基本分,彼此有一些共同經驗後再加減分,而B更傾向人性本善,B天性容易看到所有人的優點,包括陌生人,B天性將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分數從80-90分起跳,有好感的人類在B眼裡則是完美的形象,所以當B眼裡看見人們做出他認為不符合善良的暗黑行為,他心裡的排斥反應就出現了,想要和對方保持距離零接觸的念頭就出現了…..

《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摘要

相信你的周圍也有一些讓你無論如何無法原諒、無法接受、引發你反感的人吧。那是你過去曾經信賴過、曾經非常重視的人,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一旦心裡開始抗拒後,要讓這個過程再反轉就非常困難了…..只要想接近對方,痛苦就只會增加,心理上的抗拒會急於生理上的層級。

 

《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摘要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在不久前還很親暱甚至感覺有愛的人,因為一點小事造成不快,轉而成為無法原諒的人這種抗拒反應的開關一旦打開,每當接近這個人的時候就感到厭惡或憤怒,好像被觸到痛處一樣。剩下的選擇就只有忍耐著生活下去,或者是遠離對方….

 

岡田尊司將人際過敏症定義為:「人類對人類的過度異物認知與心理的拒絕反應」、「心理上的過敏現象」。岡田尊司著作有《邊緣性人格障礙》、《了解孩子們的「心病」》、《思覺失調症》(PHP新書)、《腦內汙染》(文藝春秋)、《亞斯伯格症候群》(幻冬社新書)等。此外他也以作家筆名小笠原慧的身分創作,作品有曾獲得第二十屆橫溝正史賞的《DZ》、《你是否聽見風的聲音》(以上,角川文庫)、《生還任務》(文春文庫)、《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等

 

關於人際過敏症,岡田認為最好的作法其實就是「逐漸減敏」,譬如暫時不跟引發過敏的人接觸。但身為群體生物,人們很難隔絕過敏源,日常就是可能碰到說話很無禮或很失禮的傢伙。也可能碰到傲慢自私或無故攻擊的人類,或惡意造謠的frenemy或慣性說謊或報復型的渣男前任。確定的是,糟糕的人類不可能杜絕。

 

司馬儀:如果人生有可控與不可控,若無法改變外在因素,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提升自己內心的強大。

 

人際關係過敏者的難題在於:他們不知道如何應對「對自己不友善的人類」。他們通常不強勢、不擅長為自己辯護,也無法適時反擊他人不友善的言語!面對「異見」,因為過度害怕衝突或而選擇沉默,容易成為消音的隱形人,同時也容易在人際關係裡生悶氣或悶悶不樂。很可能因為累積太多不愉快的社交經驗,而開始逃避社交!

 

對人類過敏的解法

依照岡田的說法,「對人類過敏」的人們可能很難再度相信人的善意,在人際關係裡保持不讓自己受傷的安全距離或戰戰兢兢,甚至放棄了任何需要把握的人際關係對岡田醫生而言,解法就是必須相信世界上存在更多良善的人際關係,讓心裡再度可以容納他人。

 

司馬儀:累積美好的人際經驗,很可能是一個辦法,只是如果再嘗試的過程中又再度被辜負的話,當然風險值也存在。本身是人際關係「極簡主義」的支持者。我們都清楚知道,有些人,他確實不太可能成為你的lifetime friend,既然對方沒有珍惜的誠懇,那就不要彼此浪費時間。不需要交惡,只需要保持距離,把你的時間用在更可貴的人事物身上。


作者提到只要中了以下其中一個症狀,就屬於人際過敏症──

□在團體中就覺得累。=配合度高的人類很容易出現

□除了「黏踢踢」或「冷冰冰」之外沒有其他類型的人際關係。=好惡分明的人應該都很容易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只要有一點覺得不可原諒,就全部都覺得不可原諒。=善惡二分法
□比起優點更容易看到對方的缺點。
□不想讓別人看見自己的弱點。=自信心不夠的前提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beeigood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