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海龜控?一起來認識生活在澳洲大堡礁的六種海龜吧! | BlueTrend 藍色脈動

在去年十二月的時候,由彭于晏擔任主角的海洋紀錄片《海龜奇援》上綫了。這部片子由野生救援組織攜手中國海龜聯盟、優酷拍攝,由獲獎攝影師Andrew Wegst擔任總導演。在這三集紀錄片中,觀衆將跟隨彭于晏的足跡去到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中國等地,認識一群偉大的“海龜勇士”,並且了解海龜保育對於人類以及環境的意義。

澳洲 大堡礁 海龜保育 海龜觀察 海龜志工

看完這部生動有趣的紀錄片,讓小編想起了大堡礁也有很多很多的海龜。

事實上,人類已知的七種海龜有六種都是大堡礁的居民。有些的足跡遍布各個礁群,有些只是偶爾出現的稀客。

大堡礁所在的昆士蘭州於30年前就啟動了海龜科研項目,感謝那些為此付出過的海洋學者、原住民以及漁夫,我們對於海龜的認識和保育才獲得了極大推進。

今天就讓我帶大家潛入海龜朋友們的陣營,了解一下生活在大堡礁的它們吧!

 

綠海龜Green Turtle

綠海龜可以說是在大堡礁最容易遇見的海龜。它們的殼通常比較光滑而且像一個聳起的圓頂,顏色為橄欖綠色,偶爾有棕色、紅棕色或者黑色亮點。成龜背甲直線長度可達0.9米至1.2米,體重可達100公斤以上。

世界各地的熱帶、亞熱帶水域中都可以找到綠海龜,它們的繁殖量較大,而且很喜歡在溫暖的淺礁石群中活動。大多數的成年綠海龜都是草食者,喜歡吃藻類、海草和水母等。

澳洲 大堡礁 海龜保育 海龜觀察 海龜志工

在大堡礁世界遺產地區內有兩種綠海龜的遺傳種群,分別位於南部和北部。南部的種群平均每年會有8000只海龜上岸築巢,而在北邊偏遠卻有名的Rain Island(雷恩島),每年都能吸引上3萬隻雌性海龜到此,是全世界最壯觀的海龜築巢地之一。

它們的遷徙路徑也非常的多變,每年都有綠海龜往返於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瓦努阿圖等國家以及大堡礁之間。

澳洲 大堡礁 海龜保育 海龜觀察 海龜志工綠海龜的遷徙路徑(實線和虛線分別代表不同的種群)

綠海龜小知識

學名:Chelonia mydas繁殖季節:10月末到2月繁殖年齡:45歲龜卵數量:平均115孵化出雛:12月至5月孵化成功率:84%龜卵及幼體捕食者:蟹、蒼鷺、澳洲野狗還有珍鰺、鯊魚等魚類

 

紅海龜 Loggerhead

說紅海龜(又名赤蠵龜)你可能看不出來,但loggerhead這個英文名字,就是因為它的大頭而取的。紅海龜的下巴很粗,可以壓碎貝殼類和軟體動物,比如螃蟹、海膽和水母等,這些都是它的食物。它們喜歡在珊瑚礁、大陸架或是長滿褐藻的淺灘中覓食。

成年的紅海龜是棕色的,殼頂也會有淺棕色、紅棕色、黑色等顏色,殼底通常是黃色。紅海龜體長1-2米,體重一般為100公斤以上。紅海龜的幼體通常具有深褐色的甲殼和淺褐色的腹甲。

澳洲 大堡礁 海龜保育 海龜觀察 海龜志工

澳大利亞水域有兩種紅海龜的遺傳種群,一種在東海岸,另一種在西海岸。而對於在大堡礁築巢和覓食的群體來說,研究表明它們會遷徙到阿納姆地、托雷斯海峽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

雌性紅海龜數量曾一度下降至低於1000只,這意味著它們將因為死亡率的增加而面臨絕種的危險,也因此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的瀕危物种红色名錄。為此昆士蘭政府於2001年起對漁業強制啟用海龜驅趕裝置,避免誤傷它們,近年來成功看到繁殖數量有所上升。

澳洲 大堡礁 海龜保育 海龜觀察 海龜志工紅海龜的遷徙路徑

紅海龜小知識

學名:Caretta caretta繁殖季節:10月末到3月,12月為高峰繁殖年齡:20-25歲龜卵數量:平均127孵化出雛:12月至4月孵化成功率:80%龜卵及幼體捕食者:狐狸、笑翠鳥、烏鴉、海鷗、猛禽、礁白鷺、幽靈蟹還有如珍鰺、鯊魚等魚類

 

玳瑁 Hawksbill

玳瑁可以說是海龜裡面名氣最大的了。它有著漂亮而且各種各樣的黑色和棕色花紋,明顯特徵是狹窄的頭部以及喙狀嘴,一般長約0.6米,大者可達1.6米,平均體重為46-70公斤左右。

全球各地都可以找到玳瑁海龜的踪影,它們通常會出現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潮汐和潮汐以下的珊瑚礁石中。玳瑁的食物包括水母、海葵、蝦蟹和貝類等無脊椎動物以及魚類和海藻。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玳瑁曾被用來製作珍貴的寶石,而如今過度的捕撈使它成為了瀕危物種,在中國近海也幾乎絕跡。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章魚君希望大家都行動起來,抵制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製品。

澳洲 大堡礁 海龜保育 海龜觀察 海龜志工

玳瑁在澳大利亞有三個主要的繁殖地區:大堡礁北部(數千隻築巢雌性)、東北部阿納姆地(大約2000只)和西澳大利亞州(數千隻)。特別是大堡礁和托雷斯海峽地區的整個最北端區域,對於國際上的玳瑁保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世界許多地方的數量都在下降。

海洋學者的研究表明,在大堡礁築巢的玳瑁族群會遷徙至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以及瓦努阿圖。

澳洲 大堡礁 海龜保育 海龜觀察 海龜志工玳瑁(虛線)以及平背龜(實線)的遷徙路徑

玳瑁小知識

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繁殖季節:全年,集中在11-2月,1月為高峰期繁殖年齡:30-35歲龜卵數量:平均122孵化出雛:全年,集中在2-4月孵化成功率:79%龜卵及幼體捕食者:海鷗,礁白鷺,幽靈蟹,鱷魚,魚,鯊魚,螃蟹和澳洲野狗

 

平背龜 Flatback

顧名思義,平背龜擁有一個低穹頂而且看起來很扁平的甲殼,緣盾具有一層薄薄的蠟質。成年平背龜的顏色通常是橄欖灰色的,殼底為白色。平背龜長可達1米,重達80公斤。

平背龜可以說是屬於澳大利亞的海龜,因為它們只可以在澳大利亞的大陸架上找到,一般以軟珊瑚,海鰓和水母為食。儘管它們也會去印尼和新幾內亞覓食,但是它們只會在澳洲的海岸築巢,這是因為平背龜的幼龜只生活在沿海水域,從不遊入大洋。

澳洲 大堡礁 海龜保育 海龜觀察 海龜志工

平背海龜的所有已知繁殖地點都在澳大利亞。雖然學者還不確定平背海龜的種群數量趨勢,但根據研究指出,包括大堡礁在內的澳大利亞東海岸,平背龜的繁殖數量相對穩定

平背龜小知識

學名:Natator depressus繁殖季節:11月-2月繁殖年齡:20歲龜卵數量:平均54孵化出雛:1-4月孵化成功率:80%龜卵及幼體捕食者:鵜鶘、幽靈蟹、鱷魚和鯊魚

麗龜 Olive Ridley

麗龜被IUCN列為瀕危的品種,而且屬於海龜中最小的一,體長0.6-0.7米,體重約34-45公斤。它的殼從正面看特別的圓,形狀像一顆心。成年麗龜的顏色在灰色和橄欖灰色之間,幼體則是黑色。

麗龜經常出現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在澳大利亞,它們基本棲息在南昆士蘭州受保護的淺灘水域,或者是西澳的約瑟夫·波拿巴灣。它們通常會捕食軟體動物、水母及其它無脊椎動物,偶爾也食魚卵,亦吃植物性食物。

澳洲 大堡礁 海龜保育 海龜觀察 海龜志工

在澳大利亞,有兩個主要的麗龜龜繁殖區。一個在北領地,每年約有1000只築巢雌性,另一個在昆士蘭州上方的卡彭塔利亞灣,每年有不到100只築巢雌性。此外,雖然它們會來大堡礁世界遺產地區覓食,但並沒有記錄到該物種的築巢。

由於麗龜在大堡礁並不常見,它很少受到當地的科學關注,我們對於這個物種在大堡礁的長期數量趨勢尚不明確。其大部分生活史,繁殖和種群生物學以及遷徙方式也仍然未知。

麗龜小知識

學名:Lepidochelys olivacea繁殖季節:9月到1月繁殖年齡:45歲龜卵數量:平均110孵化出雛:11月至3月龜卵及幼體捕食者:蟹、浣熊、豬、蛇和鳥

棱皮龜 Leatherback

棱皮龜是龜鱉目中體型最大的,平均長1-1.5米,最重的可以去到700公斤,而且極度瀕危。它的殼通常為黑色加上白色的斑點,質感有點似軟像皮革,背部有五條縱棱。

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棱皮龜,但是它們主要在熱帶地區繁殖,在澳大利亞的東海岸偶有築巢。棱皮龜主要以魚蝦蟹及水母等為食物,它的嘴裡沒有牙齒,但是卻在食道內壁有大而銳利的角質皮刺,可以磨碎食物,然後再進入胃、腸進行消化吸收。

澳洲 大堡礁 海龜保育 海龜觀察 海龜志工

在澳大利亞常年築巢的棱皮龜少於10只。每逢繁殖季節,它們一般都會遷徙到附近的國家,特別是新幾內亞和印尼。

棱皮龜在大堡礁的種群長期趨勢是未知的,相關的科研並不多。但鑑於南太平洋的棱皮龜種群大規模減少,而大堡礁的海洋生物可能也受同樣的原因威脅,因此慢慢引起了海洋學者對這種大型海龜的關注。

棱皮龜小知識

學名:Dermochelys coriacea繁殖季節:12月-1月龜卵數量:平均90孵化出雛:2-3月孵化成功率:低龜卵及幼體捕食者:蟹類及狐狸

 

再簡單地總結一下:

以上就是關於大堡礁海龜居民的介紹啦!所有的信息均來自於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的網站www.gbrmpa.gov.au)。

如果你還是不太確定能怎麼辨認它們,也可以參考網站上給出的這一份辨識圖:

曾經有一位南極的海洋學者說過,只有親自到海裡去,看看這些生物以及它們的家園,你才會明白為什麼我們要珍惜這一切。我想,真的就是這樣的。

最後,章魚君希望大家都可以把這篇文章收藏起來,或者分享出去,讓更多人能夠覺醒並且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看看海洋,保護海洋。

就像Eddie說的:

澳洲 大堡礁 海龜保育 海龜觀察 海龜志工

 

衍伸連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bluetrendmedia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