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家庭暴力,會讓孩子成為下一個施暴者 | 戀愛小秘書-娜米

NO

向·家庭·暴力·說·不!

這幾天小編的手機都被當紅小鮮肉蔣勁夫刷屏,原因是自己家暴,打了女友。而在此之前,蔣勁夫女友已經發布了自己遍體鱗傷的照片,稱自己「還健在」,但並沒有直接言明為何受傷。

蔣勁夫女友被打後照片

之前還看過這麼一個新聞:

廣西一對情侶,在民政局登記時,因女方開玩笑說了一句「要考慮一下」,結果,就遭到男方一頓暴打。

令人驚訝的是,這對情侶過後竟又高高興興地領證了。

所以今天和大家

聊一聊家暴這件事

1

什麼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係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如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婦女和兒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殘疾人也會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

家庭暴力離我們並不遙遠

世界範圍內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婦女和孩子在其一生中遭受過暴力、性虐待和虐待。家暴離我們並不遙遠,也許就發生在我們周圍的朋友身上……

3

正在遭受家庭暴力我該怎麼辦?

我跟我老公是自由戀愛,現在結婚四年多,有一個一歲半的女兒,我老公在我們每次吵架的時候都會動手,每次都因為小事,平時的時候脾氣挺好,只要是他在生氣,不管什麼人的話都聽不進過去,有一次晚上女兒睡著了,跟我們睡在一個房間的,我們因為幾句話小聲爭吵了幾句,他也不管睡著的女兒,在家里跟發瘋了一樣,扔東西,罵人,我什麼都沒講了,他一個人也能生好久的氣,而且你不理他,他說你冷暴力,非得說些氣話把你惹毛.每次都要大打出手才罷休!請問這個情況我怎麼辦呀?

老公每次家暴之後,就下跪、撞牆,或者那煙頭燙自己,甚至還拿刀割自己。課下一次家暴的時候,他依舊往死里打我。遇到這樣的男人,我該怎麼辦?

4

一味地忍讓,只會更糟糕!

一些脫離了家暴關係的女性,在分享時說:

家暴這件事,如果你忍了一次,以後只會越來越嚴重。

事實的確如此。

所有不要輕易相信家暴之後的任何挽救動作。

也不要指望以後施暴者會變好。

因為認錯是每一個施暴者的慣用伎倆

這次低聲求原諒的時候,已經在為他下一次暴怒埋下伏筆了。

5

早認識,早解脫

心理學家 Hughes 提出的暴力循環理論(cycle of violence)指出,暴力在婚姻中會呈周期性的循環,會有憤怒積蓄期、暴力發生期、道歉和原諒期、蜜月期四個階段。

暴力循環的過程,也是受害者獨立意志被消耗的過程。她們只能看著自己的人生被慢慢摧毀,越來越動彈不得。

所以越早選擇離開,就越早走出泥潭。

6

解析家暴的心理根源

一個人會變成家暴關係中的「施虐者」,其背後一定有很多心理因素,而這些因素,絕不是靠忍或者反抗就能解決的。

家庭中老公家暴妻子的心理根源:

自卑的心理;

很多男人表面上很強勢,其實內心非常不自信甚至自卑的人。他罵人、打人和懲罰人,事實上是一個壓抑自卑,建立自信的過程,親人首當其沖成為了受其「自卑心理」虐待的「第一人」

自我優越感的體現;

當一個男人總是習慣把自己和老婆進行比較,並且多少能比較出點「優秀」出來的時候,他也是很容易在「罵老婆」上犯偏執狂的。他需要以痛罵和「懲罰」老婆來填補他比老婆優越的那段差距。

報復的心理;

很多男人在婚前可以表現出唯唯諾諾,對你百依百順的,但婚後就完全變了個人,這其中就不能排除有報復心理的可能了。

遺傳的基因;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當初嫁給他,他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的?他家人平時的性格脾氣如何,你多少是應該是要考慮的。

人格分裂,變態的心理。

最後這一鐘,是上面四種的綜合體現,是上面四種心理狀態沒能得到及時根治,而衍生出來的現象。

7

家暴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在家暴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向施暴者認同。

調查顯示,中國家庭暴力的發生率是29.7%-35.7%,其中,有1/4是人格障礙患者,甚至還有些是反社會型人格。

當這些遭遇家暴的孩子,逐漸成年後,幼時埋下的「施暴種子」,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除,反而會因為力量上的優勢,逐漸讓這個種子發芽

8

家庭暴力中的孩子也許會是下一個施暴者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曾做過一個實驗。

研究者從史丹佛大學附屬幼兒園中,各挑選了36名男孩和女孩,並分成三個組。

其中,有一組兒童會觀察成人對波比娃娃施暴的場面。

一邊踢,一邊謾罵,暴力場面持續10分鐘後,實驗者會把孩子帶走。

最後,所有參與實驗的孩子,會被帶進一個放置了攻擊性玩具的活動室。

研究人員等著孩子們對此作出反應。

實驗發現,那些觀察過暴力行為的孩子,其攻擊性,遠高於別的孩子。

在這些孩子中,男孩平均表現出104次暴力行為,而女孩只有48.4次。

同時,男孩的身體攻擊傾向明顯,而女孩的語言攻擊傾向明顯。

9

不要再孩子面前施虐

當成人在兒童面前施暴時,就等於在給兒童傳達這樣的信息:暴力是被允許的。

因此,兒童自身對攻擊傾向的抑制,就會減少。

當一個孩子成長於家暴環境中時,他每次挨打,都會加深一個信念:只有暴力才能解決問題

如果這個想法在他今後的成長中,沒有得到修正,他就會從「受虐者」逐漸變成「施虐者」。

他們認同了施暴者的力量感,並相信,這種力量可以幫他們改變「受虐」的命運。

家庭生活中難免上有矛盾、有爭吵,

這也許是夫妻之間的,也許是孩子與父母的

但是當矛盾上升為家庭暴力時,

這需要每個家庭成員重視。

一味地忍讓解決不了問題,只會更糟糕!

提前發現,提前解決。

需求科學正確的方式解決,

避免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將他轉給需要的人吧!

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的故事!

往期精彩推薦

馬雲強調預防大於治療:對自己不好,真的會死

孩子受欺負了,這樣做比讓他「打回去」更有用!(內含福利)

你的負面情緒,毀了我的生活!

12月21日-23日|母親大學第二屆《父母覺醒》全國大型公開課,願天下父母醒來!

一句話,他不配為人父!

媽媽,我想吃棒棒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ek21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