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孩子有想法 我們就想辦法!掌握親子教養關鍵前6年的「吸收性心智」 - 賀啦!哇哉

親子教養的過程,就如同一趟發現孩子的天賦之旅。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旅程,走起來腳步才輕盈、輕鬆又自在。暢銷書《孩子有想法 我們就想辦法》說到,零到三歲的孩子,有什麼就學什麼,無時無刻無意識在吸收著。三到六歲的孩子,想什麼就問什麼,擁有無法抵擋的企圖心和求知慾…

為這些時期的孩子營造豐富有趣的學習環境,就能引導他們探索的方向與深度。從七歲起,將引爆孩子各異其趣的深度自主學習旅程!

孩子有想法 我們就想辦法!給正確的養分與環境,就能長成大樹!

除了「敏感期」之外,「吸收性心智」這個新名詞也讓我印證了孩子如超人般的強大吸收學習力。

曾經,有一位在出生後就送給阿公阿嬤帶的朋友的寶貝,每次被接回台北就不時來一句國罵。媽媽聽了嚇壞了,趕緊跟長輩們溝通。但是阿公阿嬤卻辯解,帶孩子很辛苦,他們不可能教他罵髒話!

當然,阿公不可能刻意教孩子飆髒話,但是卻萬萬沒想到,六歲以下的孩子就像一塊海綿,其所處的環境就像是液體,無論海綿浸潤在純水、髒水、黑水、白水中,最後可都會原汁原味的吸收,然後跟著變色、變味!

我也看過很多三歲的孩童,一開口就能背誦幾百首唐詩,口若懸河,毫不費力!其實,多數孩子都有這種神力,只要大人營造一個聽覺環境,讓孩子浸淫其中,孩子幾乎都能百分百吸收!

不論飆髒話、唸唐詩,都是孩子從環境中吸收資訊的天性,到底是口出惡言還是舌燦蓮花,孩子們是有口無心,他們是性能卓越的拷貝機,不由自主就能全盤翻印!

這讓我意識到「環境」與孩子成長不可分割的關係,孩子就是在環境中攫取養分,因此幫助孩子取得學習先機的要訣就是:營造正向有力、豐富有趣的學習環境!

這讓我聯想到孟母三遷的故事,三千多年前,孟母早就充分理解到「吸收性心智」的玄妙道理吧!於是,她處心積慮地選擇最良善優質的環境來改造孟子,因而拉拔出史上一代巨擘!

親子教養》零到三歲的全然拷貝期

蒙特梭利所提出的「吸收性心智」只會發生在生命的前六年,此時,孩子深深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與塑造。這也是為什麼在戲班中長大的孩子會舞槍弄劍,分得清劉邦項羽關公劉備;音樂世家裡很容易出現音樂神童。而也只有六歲以下的孩子處在多語言環境中,能一口氣學上五六種語言,大人絕無此神力!

但是,我發現三歲以下的孩子非常特別,此時期,我的每個寶貝,對於環境的衝擊與刺激真是毫無招架之力。環境裡有什麼,他就學什麼;他接觸的人物是什麼,他就像什麼。

他們像一隻模仿力超強的小鸚鵡,傾全力的拷貝,但全然的無知。這種無意識的吸收能力,真如一刀兩刃—「浸」朱者赤,「浸」墨者黑。

毫無自主選擇權的小小孩要如何發展?當我理解到「無意識」的「吸收性心智」重大的影響力,就確認了非常重要的工作—親子教養,要為孩子接觸到的人事物把關,避免邪惡歪斜的元素不小心滲透到他們的生活中;要主動環繞以豐富有趣並且良善美好的環境!

我也開始在牆壁上掛起一幅幅音韻優美的經典佳句,走過來、走過去,就指著大聲朗誦。孩子們小小的嘴巴有模有樣的就會複誦:「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腳走好路……」一小面牆壁,就是小嘴巴浸潤美好詞彙、小生命通往真善美的沐浴美池。

「吸收性心智理論」是親子教養的「秘密武器」,因為,環境可由我提供,可由我創造,只要耍一點「心機」,不僅能塑造孩子的心性,還能讓孩子的學習一瀉千里!

親子教養》三到六歲的自主發問期

但是,我發現寶貝們到了三四歲,有了一個很重大的變化,也就是不再傻傻笨笨地接收環境中的所有訊息!

他們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對於不感興趣的事情,會大聲說NO!但對於環境中引他興致的部分,卻會展現無可阻擋的企圖心與求知慾。

此時,我天天都會接到孩子熱切的「為什麼?」、「怎麼做?」、「哪裡可以看到?」、「帶我去!」、「讓我看!」、「我還要看!」、「我還要去!」……孩子總是問個不停,問得我啞口無言,問得我頭皮發麻。

的確,如果孩子一直處在無意識的吸收狀態,那麼如何塑造出個人獨特的發展路線?三歲到六歲的孩子隨著語言能力的增進,基本感官能力的發展,他們個人的意志便逐漸浮現。他們與生俱來的興趣、個人的學習速度,開始熱情地參與學習的抉擇,正好符合蒙特梭利所說的「有意識」的「吸收性心智」。

此時的親子教養生活特別讓我興奮難耐,因為我真真確確體會到何謂「多享受了另一個童年」!依循著孩子好奇的眼光、大膽的步伐,我早已麻木不仁的耳目重新被開啟,對萬物的好奇心再度被點燃。我欣然擁抱孩子威力強勁的「打破砂鍋問到底」;也盡力排除無謂的擔憂,以免成為阻擋孩子探索的絆腳石。

我知道,孩子在一聲聲「這個不准碰!」、「那個不准玩!」的禁令下,他們天生帶來的禮物—吸收性心智,一定會因無處伸展而逐漸凋萎,終將呈現被動懶散、呆板無活力的樣貌!

親子教養》七到十二歲的多元自主學習發光期

當孩子入小學時,我發現了更為有趣的親子教養時期,每個孩子都像忙碌的小行星,都有自發性忙不完的工作,享受於自己創造的學習領域中,每個孩子從不叫無聊,只會跟我喊時間不夠用。

老大忙著寫故事,老二運用各類媒材動手做模型,老三則是大自然的孩子,對動物著了迷。他們好像三條平行線,每個人都擁有別人無從理解、也無法參與的極樂世界,而對於自己無法自拔的喜好,也都自信奕奕的一路追求,非達完整的段落,則無法停止。

這種景況好像是學齡前「敏感期」發展模式的延伸—自發性、重複、勤奮而投入,直到完整經歷,有自我滿意的成果,才告結束。

我這才想通一個道理,學齡前的「敏感期」發展是「自主學習」的根基,不僅鍛鍊了孩子的感官系統,讓他們建立好基本的操作與辨識能力,同時,更開發出孩子自我鍛鍊的自信與毅力。孩子經過一次又一次「敏感期」的完整操練,似乎已為自主探索奠下雄厚而穩固的基礎。

而經過三到六歲「有意識」的「吸收性心智」熱場衝刺後,更逐漸凸顯出孩子的興趣差異與特定學習方向,循著天生不同的氣質、潛能與興趣,再配合七歲萌生的「文化敏感期」—對歷史、地理、人文、風土、自然、科學等強烈的求知慾,他們便各自展開了令人驚艷的自主學習旅程。

人生經驗豐富的父母,可能會因為太清楚人生的成功捷徑,很早就勒令孩子要亦步亦趨的按照他們的藍圖來發展,限制孩子在環境中自由選擇、自由探索、自由發展。

因之,不愛音樂的孩子被強迫苦練鋼琴;喜歡塗鴉的孩子被錯認在浪費生命;愛上益智遊戲的孩子被迫學習枯燥的珠心算,埋沒了天生靈活好用的金頭腦!

結果是,孩子從小就無緣體驗自己對環境的主動追求,無從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更無從經歷由自我的動力所牽引的一連串愉快而完整的精采學習。

最令人遺憾的是,孩子天生的潛能與稟賦可能就此埋葬,不見天日!

接下來就自己去看書嘍《孩子有想法 我們就想辦法》推薦給您~
博客來9折金石堂85折優惠連結

(編取自 孩子有想法 我們就想辦法:開始天賦教養的5堂課 一書 /作者:彭菊仙 /本文經 時報出版 授權刊載)

孩子有想法 我們就想辦法:開始天賦教養的5堂課 一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hela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