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Google Home 開箱與一日體驗,Google Assistant 確實很方便但在台灣只能用來練英聽跟放音樂

Google Assistant 語音助理在 Google I/O 2017 中出盡鋒頭,雖然目前搭載的外部設備僅有 Google Home 一款,但在龐大資源的加持下,功能性的豐富度上更是贏了 Alexa 那麼一點點,完全不讓前輩專美於前,這回 C 編也從美國入手了一部 Google Home,為你帶來簡單的體驗心得。 
 Google Home

C 編本身對於語音助理類、AI 等非常感興趣,甚至已經到了魂牽夢縈的地步,這回剛好友人前往美國,於是特地請朋友為我代購了一台 Google Home,儘管只有英文版,不過我就是想要玩一玩!這就是我的新玩具啦!(誰都別想阻止我!)

 Google Home 開箱

整個紙盒其實不大,這點完全超出我的預期,其實在我的預想之中,它至少會跟個電腦用的三件式音箱的重低音喇叭一樣大。

整體紙盒的設計頗為精緻,質感也很不錯,打開後可以看到 Google Home 安穩地端坐在裡面,讓 C 編有種掀開新娘花轎的雀躍感。

除了音箱本體,裡面的配件非常簡單,幾張說明與一條電源供應線而已。

電源供應線採用麵條扁線,外皮的材質彈性頗佳,不像某水果的電線很會破皮。

讓人覺得很妙的是,儘管這款產品目前沒有在任何中文語系地區上市,在變壓器的部分還是有簡體中文標示。

接下來看看 Google Home 本體吧!本體以乾淨的霧面白色為主,雖是塑膠材質卻不會給人廉價感,整體設計非常簡潔素雅。

上方圓形面板有兩個小孔,這是麥克風,用以接收各種語音指令。

至於中間部分更是觸控面板的所在處,除了語音外,你可以藉由觸控來調整音量大小聲與暫停播放。

觸控面板中心另外一個功能則是用來顯示燈號,當你喚醒 Google Home 時也會有燈號顯示。

※Google Home 啟動時的燈號顯示

在本體上僅有一個實體按鈕用來開啟與關閉收音麥克風,或是長按用以重置系統;下方的白色燈則為電源顯示燈。

其實 Google Home 本體分為上下兩個部分,而兩部分利用磁體互相結合,下部可以拆下更換不同顏色與材質的揚聲器保護罩。(紅圈部分為磁鐵)

拆開後你可以清楚看到三個揚聲器呈矩狀分布,其中一面上有個專司服務用的 Micro USB 接孔,一般消費者並不會使用到。

使用體驗

Google Home 在安裝上很簡單,只要把電源線分別插上本體與電源插座就完成了,它並不能充電使用,所以還是離不開插座。接下來就是在你的手機上安裝《Google Home》應用程式(Android 和 iOS 均有上架),跟隨提示步驟進行設定很快就可以完成了。

雖然應用程式內是中文的,但 Google Home 目前並不支援中文,如果想要入手可能要思考一下能不能與它溝通。在應用程式中,會將你手機裡面已經安裝並支援的程式列出,你可以先連結音樂娛樂應用程式與相關設定後,接下來就可以動口不動手地使喚 Google Home 啦!(目前有支援台灣使用的很有限,至於未來會不會開放更多就很難說啦!)

除了播放音樂外,Google Home 還可以做很多事情,像是與家中的 Chromecast 搭配使用就能為你直接點播影片或電影,若是與支援的家用智慧裝置配合使用則可動口控制溫度、燈光等。另外,也能請 Google Home 告訴你天氣、新聞等,不過這要你進一步在應用程式中手動去設定,看是將哪家媒體加入你的新聞清單,當然都是國外的囉!
 

下面就來給大家看一段 C 編用退化很多的英文與 Google Home 的對話,以及對它下的指令。

Google Home 是利用 WiFi 環境與行動裝置相連結的,它能夠做到非常多的事情,像是我在打字工作時可以動口請它變換音樂、告訴我最新的新聞,雖然全都是英文的對話,但 Google Home 沒有什麼奇怪的腔調,而且你也可以跟它互動對話,用來練習英文聽力還不錯。在幾天前的 Google I/O 2017 中宣布將會為 Google Home 增加像打電話、買東西、提醒通知等功能,雖然 C 編的內心是充滿期待的,不過礙於部分的地域性限制(像是打電話必須與電信業者之間協作),所以還是抱持著不期不待不受傷害的心情以及知足常樂的想法會比較安慰。總之,這款硬體設備從質感到反應都蠻值得稱讚,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可支援的應用程式與功能開放囉!
(C 編:其實有點想要多買幾個串聯使用,就算我的廚房做菜也可以動口要它放音樂了!)

您也許會喜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kocpc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