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

好了,現在主菜端上來了。

設計:既有乍見之歡,更久處不厭

騰訊視頻

好了,現在主菜端上來了。

設計:既有乍見之歡,更久處不厭

Please click here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騰訊視頻

好了,現在主菜端上來了。

設計:既有乍見之歡,更久處不厭

iPhone X 開箱 、評測:史上變化最大的iPhone,究竟值不值這個價? - 電腦王阿達

本篇出自合作媒體「愛范兒」經授權刊登於本站,作者:何宗丞

往年這個時候,iPhone 的話題基本上已經歸於平靜了,但因為iPhone X 的存在,iPhone 8 似乎只是一道平淡無奇的前菜,調動用戶大半年的好奇心和熱情,彷彿才剛剛開始釋放。


影片原出處:騰訊視頻

好了,現在主菜端上來了。

設計:既有乍見之歡,更久處不厭

iPhone X 開箱

一模一樣的正面設計延續了三年,iPhone 8 的設計似乎已經不能調動消費者的味蕾。

iPhone X 燃起了我對智能手機的「乍見之歡」。一塊5.8 英寸的屏幕幾乎覆蓋了整個正面機身,一直延伸到手機邊緣,你再熟悉不過的Home 鍵消失不見。

雖然進化為「全面屏」,但相比三星Note 8 弧面屏和極窄邊框,iPhone X 的視覺衝擊力並沒有那麼強。

iPhone X(左)與三星Galaxy S8(右)

但這並不影響iPhone X 成為一款非常耐看的設備,它的美觀體現在軟硬結合的高度一致性上,屏幕邊緣的弧度不僅與邊框倒角一致,甚至也與UI 保持協調。

唯一讓人覺得揪心的是「額頭」處一條佔據1/2 屏幕寬度的窄條。當然,這也讓iPhone X 成為史上辨識度最高的一部iPhone。

iPhone X 明顯變得更加修長,為了適應你的手,iPhone X 右側的電源鍵也變得更長。

(上:下X iPhone:iPhone 8更多)

與iPhone 8 一樣,iPhone X 也採用了雙面玻璃的設計,這種設計不僅質感更好,還帶來了無線充電,缺點是一旦摔碎,維修成本足夠買一台小米MIX2。

(左:iPhone X 右:小米MIX2)

iPhone X 只有兩種配色——深空灰色和銀色,不過兩種顏色的正面面板都是黑色,只有邊框和背部顏色不同。其中銀色版的不銹鋼邊框有著鏡面一般的效果,而背部則是一種透露著金屬質感的白色,深空灰版的邊框與背部顏色相仿,看起來更像一個整體。

不銹鋼的中框與2.5D 玻璃的銜接非常平滑,幾乎感受不到段落感。

相比iPhone 7,iPhone X 的厚度增加了0.6 毫米,這可能和雙玻璃外殼、內部雙層主板有關。攝像頭凸起仍在,只不過改為了縱向排列。

如果說全新的外觀能帶來「乍見之歡」,那麼長期使用的手感和便利性則是「久處不厭」的必要條件。

iPhone 8 Plus 沒能達到「久處不厭」的標準,除了兒時玩過的「大哥大」,它是我用過最重的智能手機。

而iPhone X 的體積、重量和手感都更接近與4.7 英寸的iPhone,既不會握不住,也不會有墜手感。

在此基礎上,iPhone X 屏幕顯示面積卻超過了iPhone 8 Plus——這就是全面屏最大的好處。

全面屏改變的不僅僅是信息呈現,更是十年的交互方式

iPhone X 開箱

iPhone X 這塊屏幕,雖然絕對尺寸上超過了iPhone 8 Plus,但如果不對比,你可能覺得後者屏幕更大,因為iPhone X 之大在於狹長,寬度卻比iPhone 8 Plus 窄不少。

所以,屏幕尺寸更大的iPhone X 顯示的內容未必比iPhone 8 Plus 多,比如讀文章,iPhone 8 Plus 能顯示更多段落,而在微信聊天欄,iPhone 8 Plus 卻比iPhone X 少顯示一行。

但就屏佔比而言,iPhone X 的效率是很高的。除了頂部的「劉海」,它的屏幕幾乎延展到邊框四周,蘋果甚至不願浪費「劉海」兩端的屏幕空間,這就使得iPhone X 的顯示屏成為一塊不規則的圓角屏幕。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蘋果毫不遮掩這個「劉海」,而是讓它暴露在所有的界面上,app 的顯示倒還好,在全屏呈現圖片、視頻和遊戲時,凸起的「劉海」部分直接遮擋了一條畫面,雖然不會影響到主體內容,但可能會逼死不少強迫症。不過,在圖片和視頻中你都可以手動縮小畫面,來規避這個「劉海」。

雖然有不少人吐槽「小劉海」的設計,但它也為iPhone X 帶來極高的辨識度。

 

在iPhone X 上,左側的「耳朵」用來顯示時間,右側「耳朵」則顯示信號、Wi-Fi 和電量。值得注意的是,受限於狹小的空間,電量無法以數字百分比的形式呈現。

狀態的圖標位置會根據情況自動調整。比如在已經有時間顯示的鎖屏界面,左側的「耳朵」會顯示運營商信息,而在主界面和應用界面,運營商信息則會變成時間。而當你長按應用圖標時,右側的「耳朵」會出現一個「完成」的按鈕。

蘋果開放了權限,開發者可以自由定制這兩塊區域的界面,不過目前我還沒有特別的發現。

目前,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的大廠app 都已經適配了iPhone X,諸如新浪微博等不適配的app 因為分辨率問題,會在iPhone X 上下兩端留下黑條。不過隨著iPhone X 的上市,這個問題應該很快得到解決。

(左:Instagram 右:新浪微博)

不過我也發現,app 的適配工作並非適配分辨率那麼簡單,iPhone X 的全面屏還會影響到輸入法、Dock 等交互上的細枝末節。

比如下面這些情況,虛擬白條擋住了Dock 和表情。

這裡有個細節不得不提:如果只看iPhone X 的屏幕,其實有點類似iPhone 4s 過渡到iPhone 5 的感覺,屏幕變長了。但這次不同的是,手機的下巴也沒了,所以你持機相對於屏幕的位置發生了上移,也就是說,你在操作iPhone X 屏幕底部的時候,是比之前更吃力的。

蘋果做了一些調整來適應這種變化,鍵盤是最典型的例子:iPhone X 的鍵盤位置上移了約2 厘米,輸入法切換鍵和語音識別以兩個單獨的按鍵放到了下方。如果與iPhone 8 Plus 對比,你會發現兩者鍵盤的高度是一致的。

iPhone X 屏幕另一個最大的變化是搭載了OLED 屏幕,同時支持廣色域。因為屏幕尺寸的擴大,分辨率也提升至2436 x 1125,ppi 從iPhone 7 Plus 的401 升級到458,蘋果把這塊屏幕稱為「超視網膜高清顯示屏」。從實際觀感上看,這塊屏幕顯示效果比iPhone 8 高出不少。

相比iPhone 7 及之前機型上的傳統LCD,OLED 面板最大的特點是各像素點自發光。在顯示黑色畫面時,OLED 看上去會「更黑」,畫面對比度更高。並且,由於顯示黑色的那部分像素不發光,理論上講OLED 較傳統LCD 會更省電。

不過OLED 也有色彩偏色、壽命短等劣勢。我手上的這台iPhone X,右側屏幕有一些發紅發紫。

全面屏擠掉了延續十年的標誌性設計,你使用手機的方式也變了

牽一發而動全身,硬件構造變了,軟件交互也隨之改變。

對你影響更大的是Home 鍵的消失,作為iPhone 的標誌性設計,正面面板唯一一個按鍵,也是用戶每天接觸最多的按鍵,Home 鍵在交互中至少承擔著7 種操作:指紋解鎖屏幕、回到首屏、多任務、激活Siri、截屏、激活Apple Pay、畫面下移。

延續近10 年iPhone 的交互第一次發生重大的變化。

蘋果在屏幕底部設置了一條虛擬的橫線,利用手勢進行操作。蘋果的產品經理告訴我,圍繞虛擬橫線進行的手勢操作,刷新率都達到了120Hz。因此,這些手勢操作都異常順暢。

在任何界面下,當你將虛擬橫線往上拖動到屏幕中央時,就能回到主屏幕。

習慣了實體Home 鍵,我在使用iPhone X 時拇指總會下意識地按動屏幕,不過適應了這個交互後,我發現這比按Home 鍵方便不少,畢竟手勢操作速度更快且不需要費力。

當手指向上滑到一半停住時,則會進入多任務管理界面,而直接左右滑動這條橫線時,可以直接切換應用,這個效率也比雙擊Home 鍵更高。

當然也有效率不高的操作:原本從底部呼出的控制中心,現在需要從屏幕右上角向下呼出,這個變化可能會讓不少新用戶不適應,除了習慣之外,在更狹長的手機上單手滑動屏幕右上角,非常彆扭。

呼出Apple Pay 的方式是雙擊電源鍵,同時按住電源鍵和音量+ 可以完成截屏。

除了主屏幕,這條虛擬橫線會一直常駐屏幕下方。除了礙眼,在大部分app 中這條橫線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如果在橫屏操作的遊戲中,這條橫線就會佔去一定的屏幕空間,造成上下畫面不對稱。為了防止遊戲操作誤觸這條橫線,你只有兩次上滑這條橫線時才會退出app。

但如果你玩的是《水果忍者》……嗯,就沒有辦法了。

 

FACE ID,究竟能不能替代掉指紋識別

儘管iPhone X 額頭的劉海廣受吐槽,但iPhone X 絕大部分新功能卻來自裡面高度集成的傳感器,在這一塊方寸之地,蘋果驚人地塞進了一堆傳感器,從左到右依次是:紅外攝像頭、泛光燈、距離傳感器、環境光傳感器、聽筒、麥克風、正面攝像頭和光點投射器。

這裡面有近一半的傳感器用於面部識別,蘋果將它稱為面容ID(Face ID)。

相對於獨一無二的指紋 Touch ID,蘋果把你的臉也定義為一種ID,通過掃描面部進行解鎖。

首先你需要像Touch ID 一樣錄入面部信息,將臉部置於手機屏幕中的圓圈範圍內,然後像和尚念經那樣搖頭晃腦兩次,就完成了面部信息的輸入。

不過,面容ID 只能錄入一個面容信息,這點跟能錄入多個指紋信息的Touch ID 不同,也就是說,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解開你的手機。

面容ID 的原理是,通過屏幕上方的原深感攝像頭在用戶臉上投射超過30000 個肉眼不可見的光點,繪製出一個專屬於你面部的深度圖,而當解鎖的時候,通過紅外線掃描進行比對。

蘋果特意增加了一個「需要注視以啟用面容ID」的選項,用人話講就是只有你眼睛盯著屏幕才能完成解鎖,閉著眼睛或者斜視無法解鎖,這個設置可以防止你睡著時手機被他人解鎖。

外界大多認為,面部識別解鎖只是蘋果無法解決屏下指紋解鎖的妥協,一方面是因為市面上大多配備了面部識別的產品體驗都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是,指紋識別的便捷程度已經深入人心。

無論如何,蘋果用面容ID 革了Touch ID 的命。但它究竟能不能替代掉指紋識別?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看看Touch ID 或指紋解鎖為什麼能深入人心並成為幾乎所有智能手機的標配,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自然,它給用戶帶來安全的同時,並沒有造成解鎖上的不便:拇指在按下Home 鍵這個過程,同時進行著兩件事——點亮屏幕和指紋驗證,由於速度很快,用戶感知不到指紋識別這個過程。

最好的科技,是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

具像一點,我總結為:自然、可靠、高效、安全。如果Touch ID 可以在「自然」上打10 分,那麼「可靠」、「高效」、「安全」都可以打9 分。失分點可以舉出不少例子:比如手汗多的同學,就常常會出現反复無法解鎖的情況。

那我們看看面容ID 解鎖的過程是怎樣的:拿起手機,iOS 11 的「抬起喚醒」功能點亮屏幕,傳感器進行面部識別並完成解鎖。如果你沒有開啟「抬起喚醒」,則需要用手點一下屏幕亮屏。

iPhone X 的面部解鎖不需要用戶抬起手腕,也不需要視線平齊,面部識別不受髮型、妝容、白天黑夜的影響,基本上沒有需要用戶適應的地方,面部識別這個過程基本上做到了隱於無形。

效率和可靠性上,iPhone X 識別率夠高,極少有識別失敗的情況。解鎖基本上在1 秒內就可以完成。

如果按照蘋果所說,面容ID 的安全性高於Touch ID,我們把iPhone X 「安全」作為標杆10 分,那麼「自然」、「可靠」、「高效」三項我可能會打9 分。

失分點其實一部分來自機制問題:當你用Face ID 完成了解鎖之後,你仍然需要向上滑動屏幕才能進入主界面。蘋果產品經理告訴我,之所以選擇多一步滑動的過程,是考慮有些用戶只是希望查看時間和通知。

不過,當你習慣了這個過程後,其實不必等面部解鎖完成後再滑屏進入主屏幕,完全可以直接滑屏,面部解鎖會同時進行。

面容ID 對你的姿勢也有一定限制,少數使用場景可能會讓面容ID 解鎖不那麼靈光:一種情況是躺在床上,手機屏幕距臉部過近,面容ID 就無法完整地識別面部。另一種情況是,手機平躺在桌面上,如果手機屏幕與面部夾角過大,也就無法解鎖。

在「高效」這一點上,我認為面容ID 的解鎖速度仍然有待提升,半秒鐘談不上長,但也不會超出用戶的預期,iPhone X 目前還無法做到滑屏的同時就完成面部解鎖。

此外,面部解鎖在效率上有個天然的劣勢——指紋識別可以在你掏出手機的過程中完成,而面容ID 必須完全掏出手機才能啟用。

不過,在應用內安全驗證上,面容ID 比指紋識別快捷不少。比如LastPass、Outlook,在app 開啟載入的時間內,已經完成了解鎖驗證。而諸如微信發紅包的驗證過程,就不需要動手指了。

所以我的結論是:面容ID 作為替代指紋識別Touch ID 的方案,它是合格且靠譜的。在效率上,面容解鎖的便利程度不如成熟的指紋解鎖方案,但應用內的安全驗證,面部解鎖又比指紋方便不少。經過兩天的使用,我也適應了面部解鎖的方式,但我確實時不時地惦記那顆看得見摸得著的Home 鍵。

鑑於Touch ID 發展了兩代才達到如今的可靠水平,我們相信 FACE ID 仍然有長足的進步空間。

 

究竟是iPhone 8 還是iPhone X?

iPhone X 是十年來變化最大的iPhone,但你至少需要為此付出 41500 元。而iPhone 8 的起售價只有 25500 元,相差一萬多元,但我們卻不能說iPhone X 比iPhone 8 體驗多出的那部分,就值一萬多元。

從一個普通用戶的體驗看,他可能根本無法感知OLED 屏和LCD 屏幕的區別,更不會知道兩者成本的差異,而蘋果耗時數年才攻克的面部識別技術,在用戶眼中,也不過是一種與指紋識別效率相當的新解鎖方式,而能把用戶表情做成動態Emoji 的技術,雖如同魔力一般,卻也只是錦上添花而非必不可缺之物。

iPhone X 是一部前瞻性的智能手機,它的意義不在於消費端,更多在於其誕生十年的紀念意義,在於探索未來智能手機的設計方向,在於蘋果自身乃至整個智能手機行業。

至於魚和熊掌如何選擇,我們依然是評測iPhone 8時的那個觀點:

iPhone X 從外觀形態和系統交互上,已經完全迥異於現在市面上的iPhone,這就決定了它需要改變使用習慣,付出學習成本。對於只想要一部擁有「更好的性能,更流暢的體驗,更出色的拍照,改變不大的外觀和新顏色,更準確鮮亮的屏幕」手機的用戶來說,iPhone 8/8 Plus 是一種更為經濟且穩妥的選擇。

但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對於有一部分用戶而言,新鮮感才是買買買最大的動力。如果連乍見之歡都沒了,誰又在乎那多出的一萬多台幣呢?

 

注:關於iPhone X 的拍照性能、續航部分等未盡事宜,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詳細測評。

本文圖片由劉罕拍攝

您也許會喜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kocpc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