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小心台灣經濟陷入日本魔咒 - 今周刊

近年來,台灣經濟彷彿是日本翻版似的,僅能仰賴出口免強支撐,所幸相較於日本,台灣仍有兩項優勢,或許可以自日本魔咒脫身。

近年來,台灣經濟彷彿是日本翻版似的,包括經濟成長率、薪資成長與投資等各方面都停滯不前,也造成利率低到近乎零的水準。糟的是,低利率又使資金加速外流,形成惡性循環,僅能仰賴出口勉強支撐台灣經濟。

然而為了維持出口競爭力,出口國的貨幣通常得維持比貿易對手國較弱勢的水準;但弱勢貨幣卻也意味著人民愈來愈窮,更不利經濟成長。十五年來,日本經濟便是處於這種困境。

所幸相較於日本,台灣仍有兩項優勢,或許可以讓台灣自日本魔咒脫身。

首先,台灣的經濟規模非常小。過去台灣的經濟規模比俄羅斯還要大,但曾幾何時,如今俄羅斯經濟規模已經是台灣的三倍;而中國經濟規模也曾和台灣相當,但現在已是台灣的十倍了。

不過,從出口國的角度來看,經濟規模較小的國家比大國有利得多,因為大國出口最終會面臨外銷市場飽和的問題。中國已不可避免遇到出口極限,再也沒有一個市場,能夠消化中國製造出來的龐大出口產品;過去中國的經濟成長動能來自於「世界工廠」的大量製造規模,但在全球經濟成長趨緩下,上檔空間已經非常有限。因此,中國已明顯被迫從出口經濟轉型為內需經濟,設法發展出更強的消費市場。

近來中國政策有了重大轉變,對出口廠商愈來愈不友善,從實施《新勞動合同法》、漸次取消租稅優惠,以及降低加值稅等各項措施,已逼使不少出口企業關廠或遷廠;尤其是《新勞動合同法》,為的就是將財富從資本家手中移轉到勞工身上。

台灣的第二個利基是,過去二十年並未與中國驚人的成長產生密切連結,而今正當中國準備發展內需市場,台灣剛好有絕佳的機會卡位「國內市場」(home market)。雖然在政治上,中國仍屬於台灣的「外國」,但就地緣和文化上的密切程度,大可視為國內市場。

不過,經營中國內需市場,台灣必須與對其他國家出口的模式有所區隔;對全球其他市場可以採取單一產品大量出口的方式,如PC或各類消費電子產品;但對中國則必須建立自有品牌與通路,並逐步放棄製造。台灣企業聚焦品牌不僅是成本考量,更重要的是保持產品彈性。近來台灣積極建立品牌及通路的製造業,多能維持良好的獲利能力。

台灣企業的經營模式開始轉型,可望提升經濟成長力道,脫離長期遲滯的泥淖。當然,台灣經濟也不能只靠中國,但在台灣的經濟模式裡,加入中國這個要素,如同發展美國、歐洲及日本等市場般,勢必能獲得更大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打破兩岸的經濟藩籬,對台灣經濟發展如此重要的原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businesstoday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