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鬼才!一部橫越1萬5千公里的拍攝 揭露國寶級漫畫大師鄭問,如何成為台灣驕傲 - 今周刊

畫漫畫不外乎使用鉛筆、細水筆,但在台灣卻有位大師使用塑膠袋、菜瓜布、打火機作為創作工具。

他是鄭問,曾以非日籍人士拿下日本業界最高榮譽的「漫畫家協會優秀賞」,還創下首位台人在香港連載《大霹靂》漫畫的傲人紀錄。

鄭問因心肌梗塞於2017年辭世,在眾人奔走下,成了首位進入故宮的漫畫家;一群拍攝紀錄片團隊踏上1萬5千公里的旅程,試圖完整勾勒出鄭問一生孤獨的創作歷程。

本名鄭進文的鄭問,畢業於復興商工,1984年發表首部漫畫作品「戰士黑豹」,著有「鬥神」、「刺客列傳」、「東周英雄傳」等作品,寫實水墨加上精實素描功力,引領台灣漫畫走向世界。

 

為真實還原鄭問的一生,《千年一問:鄭問紀錄片》拍攝團隊實際走訪日本、香港、北京,橫跨1萬5千公里的拍攝路程,訪談逾50位漫畫與出版重量級人士,像是日本講談社前總編輯栗原良幸、日本漫畫家池上遼一、港漫教父黃玉郎與知名作家張大春。

 

低調籌備兩年,目前已完成所有拍攝及剪輯,但後製和上映卻面臨資金缺口,因此發起群眾募資,希望達到一千萬的目標,可望在2020年的秋季於電影院播映。

 

 


▲塑膠袋、沙子、菜瓜布都曾是鄭問的創作工具。(照片/牽猴子提供)

 

汲取日港中經驗 不只是屬於台灣的「鄭問」 

 

紀錄片在2018年4月正式開拍,背後推手便是曾打響《看見台灣》知名度的牽猴子整合行銷總監王師。

 

王師本身是鄭問迷,「我國中的時候是美術班,那時就接觸了很多國內外漫畫⋯當時就注意到鄭問這位漫畫家,但因年紀還小,從沒想過為什麼台灣漫畫家的作品是由(日本)講談社出版。」

 

直到2017年,他接到曼迪傳播創辦人的電話,問他是否有興趣合作拍攝鄭問紀錄片,二話不說就扛下來,身兼監製一職,「作為一個粉絲,能用紀錄片向鄭問致敬,真的是無比尊榮⋯」

 

不願這部紀錄片淪於追思、對話形式,王師輾轉找到文學紀錄電影《他們在島嶼寫作》、《擬音》(音效師胡定一紀錄片)的導演王婉柔,以拍攝過藝術家、文學家的豐富歷程,剖析鄭問的創作世界。

 

但導演王婉柔坦言,在拍攝這部紀錄片前,她其實完全不認識鄭問,正因如此,她能用客觀第三人角度,詮釋鄭問,讓「鄭問」不再只是名字,而是一個還原成能貼近觀眾、活生生的人。

 


▲導演王婉柔(左)與監製王師表示,這部紀錄片若是晚一年拍攝,很可能就拍不成了。 (編按:去年的香港反送中、和今年全球的肺炎疫情)(照片/貝殼放大提供)

 

王婉柔分享,在王師的支持下,拍攝上並沒有太大的困難,反而最大困難是「情感上的請託」。

 

由於鄭問辭世,「大家在這個(訪問)過程中都很愛鄭問老師,我相信大家看的出來。」

 

她舉例,像是香港導演劉偉強形容他看到《阿鼻劍》的感動,還有劉偉強工作室內的一位分鏡師,看完鄭問故宮展,激動地握著導演的手說:「你一定要好好拍!」

 

這讓王婉柔一度有很大的壓力,儘管原本電影有篇幅刻畫鄭問在北京發展的十年——像是他徒弟搬了新家,鄭問卻買了滅火器當作贈禮;當徒弟們問怎麼畫人物的眼睛時,鄭問只淡淡回了:「等你畫了十萬顆眼睛,就知道了。」

 

 

資金斷炊靠「憨膽」撐過 比《看見台灣》還有成就感

 

為追隨鄭問創作歷程,最困難部分是無法預先了解鄭問海外發展情況,只能用雙腳去走、實際田野調查。

 

一個意外插曲是,與日本講談社約定好訪談時間後,資金近乎斷炊,但王師瞞著製作團隊一人扛下,幸好碰巧申請到文化部的補助案救急,「現在想想,我真的是靠憨膽(台語)來拍這部紀錄片!」

 

為精彩地呈現鄭問生平的作品與歷程,需要仰賴許多2D、3D後製團隊,像是知名攝影師韓允中、金鐘金馬剪輯指導陳曉東、三金配樂王希文,都是重要一員。

 

 


▲在故宮展出之前完整拍攝原畫,請昔日助手模擬當時的創作技法。(照片/牽猴子提供)

 

王師認為,這次做了很大的挑戰,透過2D、3D技術,做出世界級程度的技術,更讓他有信心能與劇情片平分秋色,他直言,《千年一問》是他從業二十多年以來,最有成就感的一部片,更勝《看見台灣》。

 

拍出了鄭問如何在挫折中創作、練習,成就一張張氣勢滂礡與華麗的作品,製作團隊認為,這不只是要給所有創作者鼓勵,更讓台灣人一同驕傲,我們曾有過這位被日本漫畫界譽為「亞洲至寶」的台灣藝術家。

 

集資資訊詳見《千年一問》集資計畫官網連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businesstoday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