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消防人沒權利選擇戰場...」鋰電池爆炸傷10名消防員後,我們更該關心的3個問題 - 今周刊

20191227編按:北市光華商場附近一棟大樓24日驚傳大火,據悉,火災地點大約存放了500顆鋰電池,電池爆炸火勢瞬間延燒,10名消防員因在火場過久遭高溫燙傷送醫,所幸送醫後沒有生命危險。

 

驚聞鋰電池爆炸,10位消防弟兄受傷,第一反應是應該仔細調查這場爆炸之火災,即便受傷同仁都是輕傷,也不能等閒視之。

 

我立刻打電話給曾經並肩作戰,卻在此次火災受傷的兄弟。

 

「老大,消防隊沒權利選擇戰場。」這是受傷的兄弟告訴我的一句話。

 

「我們進入火場,常常不知道現場到底存在哪些危險物品,我們會面對什麼樣的危險。這個火場剛進入時,只覺得堆了很多東西,我們兩條水線在裡面射水,感覺煙變得比較淡,溫度也下降了,心想火勢應該已經控制了,沒想到突然發生爆炸,我脖子燙到,手腕關節也起水泡,還好都是輕傷。」

 

 

聽完兄弟的說明之後,我查閱了所有媒體的報導,發現多數都在探討鋰電池為什麼會爆炸,爆炸後的現象,我完全沒有看到消防隊進入火場救災,多久後引起爆炸的內容,當時消防人面對是什麼情境,未來該如何避免消防伙伴受傷的報導。

 

在我聽到消防兄弟告訴我「老大,不用擔心,都是輕傷」後,其實我更擔心。

 

因為是輕傷,所以我猜這個案子,應該一、二天之後就被社會遺忘。但身為消防的一份子(即便我已經退休,但我以終身消防人自豪),我實在很想瞭解消防人什麼時候知道他們面對的是鋰電池火災?如果一直到爆炸時都還不知道,那就跟高雄氣爆是同樣的情境,這個問題不解決,第一線消防人永遠都是在賭命。

 

 

戴著面罩,為什麼還會吸入性嗆傷?是不是我們的面罩器密測試有需檢討,因為目前消防隊使用的面罩都是歐美國家進口,而歐美人的臉型、頭型跟台灣人不太一樣,用他們的人頭模型所做的氣密測試真的氣密嗎?該不該讓每個同仁自己戴著面罩做測試。

 

為什麼戴了頭套、手套還會燙傷?受傷的程度及部位?是頭套、手套保護不足,還是這樣的火災,目前的防護設備都是沒有用的。現場有沒有其他同仁沒有受傷,如有,為什麼沒受傷?我記得以前看過美國消防人受傷的調查報告,通常瞄子手因為身上有水氣,比較容易受傷。這些沒受傷是不是因為身上沒有水氣?

 

為什麼溫度下降後,才發生爆炸?第一次爆炸跟第二次爆炸間隔多久?哪一次爆炸比較危險?需要多少的水量,才能防止鋰電池爆炸?多少的鋰電池爆炸,有可能造成消防人重傷或殉職?在同仁受傷之後,做了哪些改進策略?

 

如果沒有真的搞清楚上述的問題,並提出因應之道,在鋰電池越來越普及的未來,萬一再面對相同的災害,可能就不是我的兄弟輕描淡寫:「老大,只是輕傷。」,而是「老大,為什麼會這麼嚴重。」

 

我以前常講「不要談對錯,要談未來怎麼做」。

 

而在這個案子中,除了希望有關單位仔細調查,並將結果分享給所有第一線消防救災伙伴之外,我也利用這個機會分享我的一些看法。

 

很多年前,我就開始研讀鋰電池的資料,談鋰電池火災的搶救,首先必須瞭解什麼是鋰電池,鋰電池為什麼會燒起來?。

 

在2017年美國NFPA關於固定電池儲能系統防火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 on Stationa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討論的一些內容,提到鋰電池搶救首重通風。因為鋰電池火災時會產生大量的濃煙,所以一定要做好通風。

 

另外,鋰電池火災光撲滅表面火焰是不夠的,因為內部還有很高的溫度,必須用大量的水降溫,而且要持續降溫,直到鋰電池反應結束。所以鋰電池火災搶救應該要搭配熱像儀去監控溫度之變化。

 

 

以前我就會去調查鋰電池的火災,剛好有機會看到一個照明設備的鋰電池爆炸事故,我知道這個事故時,已經是幾個小時之後,當時我用熱像儀測試,該電池的溫度還高達將近攝氏60度,也就是說鋰電池火災要滅火,必須要能達到冷卻效果,所以用大量的水是最好的選擇。

 

談完鋰電池火災的一些基本特性,我們還需要瞭解鋰電池本身可燃物不多,但因會持續發熱,如果電池旁邊有大量可燃物,而這些可燃物又剛好接觸到鋰電池,就有可能擴大燃燒。在台北市這個火災,我看到媒體拍到的相片,電池是裝在紙盒內,換句話說,檢討這個火災突然發生爆炸的原因,一定要把周邊可燃物的影響納入考量。

 

最後,鋰電池已經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萬一不幸發現鋰電池火災,要記住鋰電池可能會在短時間就產生大量濃煙,甚至引發爆炸,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儘速離開。

 

作者簡介_林金宏

專長研究領域    
防災宣導、消防救災、火災原因調查    

學歷    
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安全管理碩士
臺灣中央警察大學消防學系學士
美國火災原因調查及防治縱火技術研究    

經歷    
臺灣內政部消防署 前災害管理組組長、民力運用組專門委員、火災調查組專門委員、火災預防組科長    

 

※本文獲林金宏的消防天地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businesstoday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