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非洲面臨氣候難關,足堪亞洲借鏡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臺灣

分享

專題報導 氣候
4 mins 2021 年 1 月 6 日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2020年11月,綠色和平發佈科學報告指出,非洲許多地區面臨熱浪、洪水和暴雨等極端氣候事件日趨頻繁,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糧食安全和生物多樣性。為什麼我們必須關注非洲的氣候災難?

二十一世紀,整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開始出現極端且難以預測的氣候型態,2020 年初的非洲蝗災,數千億隻蝗蟲一天內可吃掉 3 萬 5 千人的糧食,引發嚴重的糧食危機這場蝗災的成因和氣候變遷有關。當海洋暖化引發更多氣旋,為蝗蟲製造了更有利的繁殖條件。(延伸閱讀:蝗災:氣候變遷加劇,敲響全球糧食危機的警鐘

2020年初非洲遭受70年來最嚴重蝗災,成因與氣候變遷有關。

2020年初非洲遭受70年來最嚴重蝗災,成因與氣候變遷有關。

事實上,非洲災難不斷,不到兩個月前,非洲國家蒲隆地、吉布地、衣索比亞、肯亞、盧安達、索馬利亞、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及烏干達,共約 600 萬人遭受洪水侵襲。氣候科學家指出,氣候變遷對非洲帶來的影響,在未來幾十年將會更為明顯。我們也必須以此為警示,為減緩氣候變遷立即做出實際行動。

2018年,肯亞發生豪雨,河水暴漲湍急,使缺乏完善排水系統的村落遭逢水災,造成人民傷亡與財產損失。

2018年,肯亞發生豪雨,河水暴漲湍急,使缺乏完善排水系統的村落遭逢水災,造成人民傷亡與財產損失。

2020年再次受水患襲擊,數千人無家可歸,上百人喪命,農作被損毀。東非的天氣模式受氣候變遷影響,糧食安全成為當地面臨的危機。

2020年再次受水患襲擊,數千人無家可歸,上百人喪命,農作被損毀。東非的天氣模式受氣候變遷影響,糧食安全成為當地面臨的危機。

2014年,辛巴威因豪大雨導致土石流,毀壞房屋更奪走人民性命,照片為村民參加喪禮的場景。

2014年,辛巴威因豪大雨導致土石流,毀壞房屋更奪走人民性命,照片為村民參加喪禮的場景。

非洲是否能度過氣候的難關?

綠色和平非洲辦公室和綠色和平科學部門(Science Unit),在2020年11月發表了一份全面性的報告《氣候風暴難關:非洲的極端天氣與氣候變遷》(Weathering the Storm: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Change in Africa) ,探討非洲極端天氣事件與氣候變遷之間的關係,並彙整了非洲各地氣候危機的科學數據,包括前所未有的異常熱浪、水患、乾旱與氣旋。最貧窮的社區往往受到特別大的影響,因為面對意外事件,他們最無力承擔也難以適應。事實上,在貧窮或發展中地區,比起其他已發展地區,承受了更多氣候的惡果。

2019年2月,奈及利亞發生長時間的乾旱,沙漠化使當地農作難以收成,也無法畜養家畜。在糧食缺乏的困境下,出現許多暴力事件,超過2,000人死亡。

2019年2月,奈及利亞發生長時間的乾旱,沙漠化使當地農作難以收成,也無法畜養家畜。在糧食缺乏的困境下,出現許多暴力事件,超過2,000人死亡。

本世紀末,非洲的年升溫可能會超過攝氏2度

  • 以目前全球暖化情形預估,非洲未來的平均升溫速度將超過全球平均。
  • 如果繼續維持高碳排,預計到 21 世紀末,非洲大部分地區的年升溫幅度將超過攝氏 2 度,甚至可能升溫 3 至 6 度之間,比《巴黎氣候協議》要求的攝氏 1.5 度最低增幅,高出了 2 到 4 倍。
  • 氣溫升高可能導致死亡、流離失所、異常降雨、飲用水短缺、農業生產危機,與氣候有關的衝突將會增加,而非洲特有的物種也將加速滅絕。
  • 在非洲南部、東部和北部已經出現了極端氣候的現象,預計發生的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將會升高。

2019年11月在中非共和國,一位30歲的媽媽站在被水淹沒的稻田中,失去糧食的她還有4個孩子要照顧。這場水災已讓她損失5公頃已播種的農地。

2019年11月在中非共和國,一位30歲的媽媽站在被水淹沒的稻田中,失去糧食的她還有4個孩子要照顧。這場水災已讓她損失5公頃已播種的農地。

危機來自人為,需靠人為解方

科學數據顯示,襲擊非洲大陸災害中,因自然造成的天災很少,多數是人為所致。而人為引發的危機需要以人為的方式解決。非洲是人類的搖籃,它也將成為未來氣候行動的搖籃。災後祈禱以及賑災的糧食無法確保健康、安全、和平與正義。綠色和平非洲專案總監Melita Steele表示:「懂得守護的人才能夠倖免於難。非洲領導人必須宣布氣候緊急狀態,以保障我們的集體未來。」

非洲應積極利用科學數據,不能再依賴外援

過去50年,非洲經歷了攝氏1.5度的升溫,遠遠超過了全球的平均。綠色和平報告的作者之一,同時也是氣候科學家及「黑人女性參與科學」(Black Women in Science)的創辦人Ndoni Mcunu表示,「非洲原住民的知識必須更完整地納入極端氣候事件的科學數據中。非洲領導人需要更積極地參與新數據資料庫和模型的開發,不能依賴非洲以外的國家。同時,各國對於未來的規劃,必須建立更好的溝通管道,訊息的獲取與分享也必須透過地方社區來提供。」

2019年南蘇丹發生水患,被淹了水的道路如同一條河流,人民只能涉水而過。

2019年南蘇丹發生水患,被淹了水的道路如同一條河流,人民只能涉水而過。

敏感脆弱的地區,氣候危機衝擊最大

擁有12億人口的非洲大陸氣溫持續在上升之中,這片廣大土地上的人民決心要挺身而出,對抗氣候變遷,淘汰化石燃料,阻止工業化農業對森林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烏干達氣候活動家Vanessa Nakate表示,「我看到氣候變遷對我的社區、我的國家和非洲大陸的人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對農業帶來了災難性的破壞,而農業是我們生存的關鍵。我們的生計受到威脅,水患、乾旱和熱浪奪走了一切。非洲領導人,您們必須醒悟過來,一起面對糧食短缺和飲用水不安全的威脅,終止暴力和氣候變遷造成的各種不公現象。正視科學數據,勇敢面對氣候危機。」

馬達加斯加幾乎每年都會遭颶風和洪水襲擊,照片為2007年時拍攝,紀錄流離失所的居民被迫在堤岸上紮營。

馬達加斯加幾乎每年都會遭颶風和洪水襲擊,照片為2007年時拍攝,紀錄流離失所的居民被迫在堤岸上紮營。

氣候變遷不分地域與疆界

非洲的氣候危機離臺灣並不遙遠,2020年2月的蝗災開始於非洲,一路侵略非洲、中東等地,更延燒至中國大陸和印度,百萬人民受災,使當地陷入嚴重的糧食危機。全球性的危機,在臺灣的我們當然也難以置身事外,更應負起減碳責任,改變現況。

2020年12月7日公布的「2021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CCPI 2021),顯示臺灣排名倒數第五,在減碳政策與再生能源發展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氣候變遷的衝擊跨越疆界,需要地球每一個公民開始付諸行動。邀請您一起督促政府與企業,推動落實能源轉型,設立碳中和目標,並儘速制定強而有力的氣候政策,為減緩全球氣候危機付出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原文:Greenpeace Report: Intensifying weather events threaten the most vulnerable in Africa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greenpeaceorgtaiwa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