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面對高齡:無法轉變人性,所以必須優先改造環境 專訪謝偉士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謝偉士建築師-id SHOW好宅秀居家設計平台


謝偉士

東海大學建築碩士
中華民國註冊建築師/仲裁人

謝偉士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人
四維聯合設計 建築設計總監
通用認證UDCA業師顧問
交通部觀光局體驗觀光環境營造顧問
交通部台鐵局員訓講師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業師
無障礙設施/公共安全勘檢委員
CGNTV中文台 居住環境設計專欄講師
雙連安養中心/社福/日照設計師
論壇報《剝房子》當代建築專欄

請問您身為建築師,當初為何決定邁入高齡設計這條道路?
當初退伍畢業後進入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時,其實並沒有刻意去挑選案子,不過事務所在30年前就已經開始重視高齡空間的規劃,也成為國內醫療安養設計的先驅者之一,大約18年前,我剛好被分配到這類型的設計任務,那時我沒有任何關於銀髮族的生活經驗,因此第一時間無法推出合適妥善的提案,而對於建築師來說,體驗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我花了許多時間去吸收相關知識,也前往諸如日本、荷蘭等十餘國考察高齡設施,逐漸累積了這方面的資訊,後來的設計就越來越得心應手。

等到自行開業後,有些過去在國內外接觸過的團隊,找上門來委託我替他們設計,於是小到護理系的模擬教室、大至安養園區,我都相當樂意嘗試,並且除了空間之外,我也嘗試設計各種輔具,例如拐杖、適老傢俱等,有時候甚至只是解決一個廁所背靠墊的問題,我都會自己畫圖找廠商進行打樣,然後再應用到案子中,於是在不知不覺之中累積了蠻豐厚的資歷,坦白說我也不是只做高齡空間,但確實持續收到這方面的邀約,而我也非常高興能替台灣的高齡設計盡一份心力,至於今日有幸被許多人認為是高齡空間的設計專家之一,其實內心有些愧不敢當,卻也感到與有榮焉。



在規劃高齡空間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細節與特色呢?
民眾在討論高齡空間時,很容易把這件事情想得太單純而流於表面,事實上,仔細研究之後就會發現長輩的居住空間依照不同需求其實要提出不同方案,例如老人家是健康狀況良好、失智或是失能?每天在此過夜還是早來晚回?甚至連宗教民俗的差異性都會影響到設計,例如我曾經替照顧回族長輩的機構做空間規劃,剛開始完全沒想到需要設計兩間廚房去分別處理不同食材,還天真的以為只要將使用過的鍋子洗乾淨就好,當然後來才了解到這樣做是不行的,所以在設計前期就必須要先針對使用者的想法做詳盡的溝通與調查,之後的過程才能比較順利。

不過簡單來說,高齡空間的設計重點可以分為3大項目,分別為:安全、舒適、美觀。其中安全包含支撐、止滑、緩衝;舒適包含易用、平順、辨識;美觀包含創意、風格、融合,唯有將這3個元素都完美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好設計。有些專家在推廣高齡/長照空間時,往往太過強調技術性細節的解釋,卻忽略了一般人可能聽不懂也沒興趣聽的事實,在我看來,一般民眾只要了解概念就好,就像是知道空間必須安全,但不用去研究材料摩擦係數到底是多少,我之所以一直說明觀念的重要性,就是因為無論設計多麼優良,如果缺乏正確的認知,那麼終歸無效。

多年來,我設計過許多公部門與私部門的安養機構,觀察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許多住戶即使年歲已高、行動不便,但依舊「不服老」,拒絕使用拐杖或輪椅的輔助,寧願坐著一般的滾輪辦公椅吃力前進,如此行為反而更加危險,不過勸說他們的效用不大,直接從環境下手改變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例如台灣有些傳統的住家浴室牆壁使用磁磚,老人家半夜起床上廁所時因為覺得壁面溫度太冰所以不願意觸碰,缺乏支撐的情況下就可能跌倒危害生命,所以設計師該做的是更換壁面材料,畢竟總無法強迫長輩夜晚不准起床,換個角度思考,設計才能創造出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有鑑於此,我在長庚科大的老人生活模擬情境教室,從地板材料到餐具桌椅都營造專屬體驗情境,甚至模擬台灣小吃店菜單,並選用不同顏色及對比,讓護理系學生透過老化體驗,實際感受視覺辨識的結果,也有助他們日後得以妥善照顧患者。

我也想再次說明,高齡並不代表衰弱殘疾,但肌肉量少三分之一、肺活量少一半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甚至失智症、腦萎縮導致性慾高張不知羞恥,是很實際的腦損造成行為脫序的例子,只要有正確的認識,精巧安排居住環境與保持正面應對的心態,老化其實並不可怕。

以我之前設計的雙連安養中心新莊社福大樓為例,雖然是日間照顧中心,仍然以居家感受為前提,由出入口、門窗把手、穿脫鞋、刷牙洗臉、如廁等,既是日常生活,也是創意設計的靈感來源,例如高齡設施首重氣味,這是所有來賓的第一印象,因此設計時就得施展多種控制氣味的招數,像是架設負壓設備、自動清除滴漏尿液的裝置、吸水同時釋放負離子的建材等,而在選擇建材方面,則要注意防滑抗菌,還有燈光、色彩的相互搭配,進而達到紓緩情緒的作用,以上種種細節都是我們在從事高齡設計絕對要注意的。



規劃高齡或無障礙空間時,遇到最大困難為何?
高齡空間在設計上只要摸清楚使用者需求,後續的施工主軸就不會有太大的偏差,而無障礙空間就不一樣了,由於無障礙設計多半使用於公共環境,所以需要照顧到的障礙別種類就非常多元,因此絕對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以我在台鐵擔任設計評委的經驗為例,單是一間廁所到底要怎麼規劃就會遭遇到不同團體質疑,除了最基本的男女廁之外,還要不要有性別友善廁所?親子廁所?寵物廁所?但實際上全台240個車站無論是經費還是土地都不可能滿足以上全部需求,最終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溝通,以及各團體之間的相互退讓與妥協,才能讓這個社會繼續向前邁進,所以與其說去討論設計上所面對的困難,不如說大家的心態需要調整才正確。



針對老屋改建的高齡住宅最常遇到的問題為何?
一般而言,新房子因為目前法規要求的緣故,所以在格局與動線上大多都已符合最基本的高齡空間動線標準,改造起來也較為簡便,而老宅在這方面的變動確實麻煩許多,以輪椅來說,即便目前新的輪椅與以往產品相比在體積上縮小許多,並且功能更強,價格也降低不少,但老宅在通道的寬度及迴轉半徑是否足以讓其通過仍是一大考驗,而老宅除了各種建材陳舊之外,還包含像是為了避免蟑螂等昆蟲進入室內,所以門檻較高,這些小地方也都會阻礙輔具的使用或移動,不過前述這些情節都只算是小問題,老宅最麻煩的地方在於垂直動線的缺乏,直白的說就是沒有電梯,因此行動不便的長輩難以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自行出門或返家,這個現實的情況並非靠設計可以解決的,最終只能依賴都更或危老條例來加以處理,因此無論是站在建築師或一般民眾的角度,我都大力支持老舊建物的更新重整,除了保障住宅結構安全外,也進一步提升行動不便者的尊嚴與生活品質。



與國外相比,台灣的高齡空間規劃還有哪些不足之處嗎?
在我剛進入建築設計領域的時候,台灣的高齡醫養與空間設計與國外相比確實存在許多落差,但是這麼多年下來,坦白說,台灣不斷在進步,無論在政策法令、軟硬體建置、服務項目、勞動人力安排等方面,都取得了優異的表現,加上台灣的健保與民主安定環境,在高齡生活領域已創造出許多獨有的實戰成果。

台灣受日本工匠技藝的影響,營建裝潢的完成度都相當高,同時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擁有家庭工廠的歷史,搭配我們在小五金手工具、電子、資訊與材料科技都具備相當紮實的基礎,所以非常輕易就可以將這些元素整合至高齡設施的設計當中,進而形成台灣強大的優勢,如果說過去我們是在追趕歐美國家,現在可說不知不覺中,已經在許多領域方面超越他們了。

舉個例子來說,我曾經設計過一些日照中心與醫療機構,有廠商願意直接補助設備經費,條件是要我們將大數據資料回饋給他們,例如長輩在使用設備後的經驗、肌耐力增長比率…等,而廠商就可以依照這些數據在未來製造出更實用、耐用的產品。另一方面,由於施行健保的緣故,所以相關單位能夠取得統整後的醫療數據,像是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在國內民眾當中的罹病比率,於是養護機構就能依照這些資料規劃出合適的空間與合用的設備,而這種卓越條件是包含歐美在內的許多國家所難以想像的。

但我也必須承認,雖然台灣在高齡設計上享有豐沛的資源與人才,不過市場太小卻是一個始終無法改變的事實,就像是我們在設計製造輔具上的實力非常強,可是最終很難打造出自有的知名品牌,仍然要仰賴國外市場,如何讓台灣的這一塊產業在全球化浪潮下依然得以保持強烈競爭力,的確需要業者與政府共同努力。



如何看待智能居家/AI與高齡/長照空間的結合?這會是一個很好的輔助方案嗎?
其實內政部舉辦過類似課程,可以說智能化這件事早就可以做,也早就在做,但重點在於夠不夠人性,例如曾有廠商在推銷監控設備,能夠全面測量長輩的體溫、活動軌跡、器官健康狀態…等,不過老人家未必喜歡將自己的隱私全部攤開給別人觀看,因此這樣的產品就算在技術上相當成熟,卻沒有從使用者角度去思考,自然難以獲得多數人支持。

目前高齡照護還停留在自動化、智慧化為主,AI照護機器人雖已進展到機械深度學習,可以陪伴長輩聊天、提醒用藥等,但功用也僅限於此,對於使用者來說吸引力依舊不足。而實務界現有的監測判讀,如臉部辨識、骨骼掃描、步態掃描等,則可以提供長輩的簽到、失智症的遊走管理,隨著科技持續發展,未來將可以發揮預測性維護與組合最佳化的優勢,例如長期記錄步態而做出下肢損傷預測,甚至髖關節更換時間預測,真正達到防患於未然的目標。

早期的電腦能力有限,如今伴隨人工智慧的進步,台灣醫療AI也隨之推進,於是高齡數據也因此大量累積,如今我在規劃空間時,可以在描繪室內3D模擬圖時,套用高齡眼疾視覺的障礙參數,呈現長輩所看到的缺色、扭曲、遮蔽等畫面,用以調整環境的設計、配色與擺飾,以符合高齡長輩使用,簡而言之,台灣的智慧居家或AI技術已經到達一定高度,未來只要搭配商業模式,整合建商與室內設計,相信一定能大量且廣泛運用到市面上的建築當中,對此,我是抱持樂觀心態來看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idshow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