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女力對談: 職場女性在多重角色下的應對與轉換 建築師 方薇× 關惠尤-id SHOW好宅秀居家設計平台


投身建築界的兩位,認為女性設計師在業界有無優勢或劣勢?

:我覺得無論何種性別在建築界皆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但主要還是仰賴個人設計能力、專業度與團隊合作,因為建築是一個整合性的工作,完成一棟建築需要經過非常多次的溝通,在專業上並無所謂過於明顯的男女之差。

:就性別角度而言,我認為女性的優勢在於心思這塊相對來說較男性來得細緻,在傾聽與溝通過程中能保持相對開放的態度,雖然建築給人鋼筋水泥較剛硬的印象,但在建築物產出的過程中是環環相扣的,而在這之中我覺得女性能夠更柔軟、客觀地去了解客戶需求。


如何將女性視角帶入工作中,進而傳遞出有別於傳統認知的設計作品?

:我會適時地加入一些來自生活的記憶與想像,對設計題材所規範的既定空間進行再創造,並從中找到樂趣。另一方面也會依照自身興趣選擇競圖,訴求上希望能讓空間和自然生態、日常生活產生緊密連結,強化人與環境的對話性。

像我們在宜蘭壯圍的這個案子,原本屋主希望打造一個私人的招待會所,讓親友們在此相聚,但其實基地本身的地理條件非常優秀,還能遠眺龜山島,因此我們將它設計成一個存在於天地之間的居所,在天空中的茶屋,如此一來便能邊泡茶,邊仰望滿天星斗。另外也增設了簷廊空間,即使在行經間也可眺望龜山景色。最後,考量到屋主兒女會在週末前來同樂,也為子女設計了各自獨立的房間,於是原先功能單一的居所,便由此衍伸出了各種可能,甚至成為一處可容納三代同堂的場域。女性視角的部分在於構思更為細膩,把屋主想像的房子解構重組後,再賦予它一個全新的生命力。


:建築師行業有一個很大的特質,就是扮演著一個整合的角色,建築師其實沒有那麼厲害,可以全攬一切事情,我們要接觸很多來自各種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如何有效地整合,讓整個案子在各個環節的銜接是最契合的,這是對於建築師來說最大的挑戰跟任務。而女性視角的部分在於女性能夠比較客觀、易地而處地看待事情,很多時候建築師扮演著一個指揮的角色,而男性往往會站在一個比較主觀的地位,以這樣的方式推進事情這並非不好,而據我所觀察,女性建築師更能夠以一個共享共好的角度,讓每個人在不同角色上去展現最大的價值。


請問在職場上會否曾因為自己的女性身分而遭遇到質疑,或遇到以往沒想到過的困難?

:最開始要與工班師傅溝通時曾因為語言、專業度等遭受過質疑,透過自我加強,到後來取得師傅信任,最後合作關係變成是很緊密的,在工程上我覺得女性少不了要懂得自我保護,就能夠讓合作關係呈現一個正向的發展。

記得在設計一個忠孝東路的商辦大樓案,當時我將建築外牆的玻璃帷幕切割成多種尺寸,有70、90、150 等各種尺寸分割,讓整個立面的比例是跳躍、有層次的,在設計階段時跟廠商討論過後的結果皆是可行的,但到現場監工時,發現實際執行起來光是一片90x375cm 的玻璃就可能需要到9 位施工人員去搬運組裝,也因為這個案子我了解到施工實作面的困難,自此之後的每個設計案,也都會將材料尺寸與施工性納入考量。


關:從挑戰角度談男女在社會角色認知本體上,本來就存在性別差異,無論是否在建築這個行業我想都會遇到的問題,相較男建築師而言,走入婚姻、走進家庭的女建築師,時常必須面對除了工作以外生活中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多元的。絕大部分在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中,媽媽總是主動去面對和處理事情的角色,職場女性在生涯各階段、各角色間平衡的拿捏,我覺得是女性會面臨到一個蠻大的挑戰。


請問如何看待女性建築師在這項產業中的工作現況?覺得存在哪些挑戰或機會?

:女性的工作處境最終都會面臨到家庭的挑戰,以建築產業來說,如何將建築工作和母親的角色連結,例如我自己經歷過生產,會接觸到一些醫療體系空間、月子中心、幼稚園、共融公園環境等等,母親的優勢在於這些空間你都實際走過一遍,會更清楚哪些部分的現況是有待加強、可以更友善的,親身經歷後,你看待這些空間時就會有新的見解。現在也會接一些幼稚園的競圖,評審對我們的設計細節也都蠻喜歡的,比方說當小孩子跟家人分開的那刻,他其實會有很多情緒,因此設計幼稚園時我會將情緒轉換的空間加入考量,在小孩下車到幼稚園入口的中間,我們會設置一些幫助情緒放鬆的小花園、吸引注意力的遊具等,讓小孩能夠忘記即將和母親分開的這個事實。在內部空間設計上,身為母親,我會將設計重點放在安全相關的問題上,例如老師能否無死角地看到所有狀況,讓小孩活動時能更友善地受到照顧等,這些都是換了一個角色後得到的體會與潛藏的機會點。



關:女性因為角色多重,體現在包容理解性上雖然是優勢,但也常因各種角色的比例該如何分割,孰輕孰重感到矛盾,回到產業中時這個矛盾又會變得更大。在我求學的年代念建築的女生,一個班可能只有3、4 個,直到現在學建築的女生在班級中人數的比例已過半數。現代社會無論何種產業,女性的比例或重要性早已不再是少數,但走入職場到後期,你會發現最後留存的女性其實很少,以建築產業的大環境來說,它有很多不同的型態和轉變,女性在建築裡面可以發展的向度是很廣的,你要說這是侷限或是契機都行,女性可以更廣闊、更彈性地發展,也許優勢就存在於此。


請問針對想朝建築業發展的女性們,兩位會給她們什麼建議?

:我從事建築行業有十多年了,學生時期常聽黃聲遠建築師的演講,他說「建築是一生的邀請」,直到現在我更有體會,從開始時的興趣到成為此生密不可分的志業,這需要很大的熱情,也建議未來想朝建築發展的女性們可以從自己有興趣的方向去接案,不然很容易在無止盡的熬夜趕圖、比圖中,把熱情消磨殆盡。記得研究所時郭文亮教授曾出過一個設計題目:「Agenda me」,這個題目是很痛苦的,也一直影響我到現在,他在十年前就讓我們去問自己,未來會怎麼面對建築這個工作?你會成為一個怎樣的建築師?會怎樣安排工作等等,把它當成一個設計題目,進而朝這個方向重新檢視自身能力、興趣、缺乏之處,我也非常推薦大家去做這個練習。任何建築作品都有被完成的那天,但設計你自己這件事情,它的時間軸是不會終止的,可以拉得很長很長,在不小心迷失或感到迷惘時,回頭看看當時自己設定現在的我應該要做什麼、在哪裡,也許可以給到自己一個重新出發的勇氣與力量,非常受用。


關:除了執行業務以外,我教書將近20 年,我的學生們走入職場後有些成為了優秀的建築師,有些走進家庭,但身為女性,她們可能不免對30 歲這個年齡門檻感到擔憂,我究竟會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設計者嗎?還是被孩子牽絆?在兩者之間拉扯。但其實我認為是可以雙贏的! 如果真心喜歡建築的話完全不必太過焦慮,主要來自角色定位有些既定的認知,但產業會不斷產生新的東西或是新的衝擊,這些變因會導致不一樣的發展結果,如果能夠一直保持這種開放的觸角和心境,那麼要做建築到80、90 歲都不會是問題。



請各自介紹一個目前自己認為最有特色的作品

:2009 年時我參與一個華山紅磚區的設計案,由於老舊屋頂都已破損、雨水會滲入,於是我便設計了一個很大的綠色屋頂,重新把8 個紅磚屋給壟罩起來,並將裡面規劃成涵蓋有機生態植物園區、活動展演空間、花卉培育中心、設計圖書館、商業空間等區域,礙於本案當時屬於公共工程範圍,而前一個建築師將設計重心放在古蹟修復上,最後採取折衷作法。這個案子是我剛畢業設計想法最活躍、無拘束的時期,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關:說來也巧,早期我也曾做過一個與台北華山有關的案子,最大的特色是它將台北市最核心地帶,也是當時僅剩的一個比較大型的都市空間,做了一個打開的動作。當時我們對這片基地的想像就是一個Event、一個活動發生的場所。現在的華山,無論是工廠活化、戶外都市空間、簡單生活節、遊戲大草原等,都把我們當初對這片基地的想像,一一付諸實現了!記得當時團隊與都發局討論這塊地究竟該如何定位,曾經主導德國魯爾工業區發展的德國建築師顧問說到:「你們不要急,城市它自己會長,規劃者不需要急著把每個地方都填滿,城市會自己發展出屬於它的樣子。」

20 年後回望,的確城市的發展不可能像企業佈局那樣,把每一步、每個細節都算完,有時候適當的留白,讓空間跟著城市發展,你會發現它發展的方式甚至超乎你的想像,這就是城市運作的方式。


圖片提供

關惠尤建築師事務所
桃園市中壢區新中一街22 號1 樓
03-4611-316
[email protected]

術刻建築師事務所UrbanCarve Architects firm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345 巷4 弄51 號5 樓
02-2772-0658
[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idshow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