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主政者的決斷—面對世界挑戰的高雄港 – 薰風

©宋濟達(翻攝自薰風第2期)

 

高雄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及主政者的刻意規劃而成為全台首要的港灣城市。在面對各個歷史進程上的挑戰時,在位者的眼光與決斷,著實影響了城市的發展。筆者以官方的視角,試著梳理高雄港發展的歷史脈絡,對應當前的規劃方向,希望高雄成為未來新南向政策的門戶,連結全世界。

 

日本時代與其延續造成的空間權力集中

高雄在一八六四年因天津條約被迫開港通商,整個城市的現代化發展卻始於一八九五年日本統治後一連串的築港及填海造陸計畫。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希望以高雄成為南進基地而進行一連串工業發展,在港區旁規劃戲獅甲工業區,配合軍需工業需要,引進鋁業、化學等重工業,為後來高雄奠定重工業發展的基礎。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於一九五三年開啟了高雄港十二年擴建計畫,總計填築新生地五三四公頃,包含中島商港區及前鎮、小港等貨櫃中心。一九六六年成立第一個免關稅加工出口區(前鎮),在當時是世界首創的創新措施。到了一九七三年開始發展發展重工業,以石化、鋼鐵、造船工業為主,重工業的高度擴張加上第二港口完工啟用,高雄港貨櫃裝卸量逐年上升。八〇年代末,第一港區(舊港區)則因為船舶大型化,碼頭不符需求逐漸衰退閒置,過去以工業軍事為港的港灣城市,不再以製造業及物流為主,商港功能逐步外移至深水碼頭,「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也應運而生。

   

這段時期的發展可歸納出以下特性:

一、經濟發展掛帥,以特區之名來阻隔市民與港灣互動。

二、港區污染的環保議題尚未受到關注。

三、傳統的藍圖式規劃,並未考慮土地再生所衍生的土壤汙染整治、開發財務等事項。

 

第一期築港時的打狗港(鄭喬維提供)(翻攝自薰風第2期)

 

1912年後的打狗港模型(鄭喬維提供)(翻攝自薰風第2期)

 

日本時代高雄港的現代化設施(鄭喬維提供)(翻攝自薰風第2期)

 

政黨論替後的空間轉型

時間推進到二〇〇〇年,當政府在尋找煙火施放地點的過程中,發現了位於舊港區邊的老倉庫群,經過整修後蛻變為著名的「駁二藝術特區」,現在已成為高雄市影視數位內容、文化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據點,每年吸引超過四百萬人次參觀,「文創人才駐市計畫」更為開創性作法,與傳統工業區不同,將老倉庫空間釋出給創作人才進駐,成了培植在地文化商品的另類產業發展基地。

 

在港口方面,隨著船舶大型化、水深需求改變,舊港區的商港功能逐步移到了港區南邊的深水碼頭;但港灣周邊土地的發展卻一直沒有轉機,遲至二〇〇五年陳水扁總統任內,空間使用的思維才有所改變。在積極與港區主管機關高雄港務局的爭取、協商下,港務局終於同意和高雄市政府簽訂行政契約,軍方也終於遷出十三號碼頭,港灣與城市隔離的圍牆逐步打開,周邊的發展腹地才得以一一開放。透過渡輪、燈會及海洋博覽會等活動,讓市民第一次能跨越圍牆,進入近在眼前卻長久被隔離的港灣。

 

本篇完整內容,詳見薰風2017年 Vol.2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kunputwcom_1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