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憂愁的石川欽一郎 – 薰風

〈台灣總督府〉水彩,34X25cm,約1916,台北倪氏家族授權。(翻攝自薰風第3期))

 

「在台灣的無用廢物裡,能排上『大關』等級的就是總督府的塔樓吧。」洋畫家石川欽一郎在一九二五年七月十三日的《台灣日日新報》上畫了一個有鐘樓的台灣總督府,並在畫旁繼續寫著「不過,東西有沒有用端看你怎麼用它,何不效法倫敦的國會議事堂的大時鐘,在塔上也安裝一個自鳴鐘,讓報時的鐘聲傳遍周遭四面,這才是時間宣傳的妙招啊!」

 

〈豈有此理!〉,《台灣日日新報》,1925.7.13。(翻攝自薰風第3期)

 

所謂的「大關」是指高級的相撲力士,這裏卻是指塔樓大而無當。石川還在其他地方稱它為「煙囪」,有更多民眾則笑它是「阿呆塔」。當時台北城的市區改正暫告一段落,這些嘲諷則表達出居民對這類都市計劃的矛盾愛恨情緒。在這個現代性事業裡,行政單位要拆什麼舊建物,誰都有意見,要蓋出什麼樣的新築建物,風格又難盡如人意,更無奈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只能眼看著它發生。

 

石川欽一郎,1871-1945,彭瑞麟攝影,倪伯毅提供。(翻攝自薰風第3期)

 

石川在二次來台期間曾好幾次描繪這棟象徵殖民統治的阿呆塔。不過,每次他站在現在的凱道上仰望著阿呆塔時,或許就像看著一個有著自己意志的現代怪物吞吐整個城市,而在事理的另一面,這個怪物又是大眾賴以為生的建設——下水道建設阻止了瘧疾等傳染病蔓延;堤防阻擋了淡水河帶來的水患;通風採光良好的磚造建築帶來了身心健康。如今所有人都必須與這個怪物相處,其中堤防對石川特別重要,因為他熱愛謠曲,而表演場所如料亭與戲院多聚集在堤防內,現在的西門町一帶。

 

在台灣的石川也是首次碰到市區改正這種事。這個計劃在日治初期就已被提出,由此建立了著名的三線路與新公園,並在建築規則裡列入了留出「亭仔腳」的規定,以應付台灣悶熱多雨的天氣。但是真正大動土木則是伴隨著真正的災難而起。一九一一年的風災水患再度重創台北城,當局就趁機汰換毀壞的建物,沿著三線道等大馬路旁建立了三階磚造家屋。石川不喜歡這些新築建物,因為它們的立面切得太齊,加上路邊行道樹不夠多的關係,亭仔腳反而讓家屋與道路之間顯得各自孤立。他在一九一四年台北城內到處大興土木時說「(家屋)整頓成這樣子,就算是日本的其他都市也不曾看過這樣的現象。」接著就開始懷念起東京曲折的街道。確實,他在台灣看到的是日本首次的都市計畫實驗,這個實驗最初的主事者是著名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他回到內地後,也將台灣的都市規劃經驗用於東京市區的改造上。

 

〈裏町〉水彩,48X28.5cm,1910,台北倪氏家族授權。(翻攝自薰風第3期)

 

這些變動都為石川的創作帶來不一樣的餘音。他繪於一九一〇年的〈裏町〉,主題是富商李春生的洋樓建物,位於現在的迪化街上。石川刻意將主題放在後景,前景部分——從左側房屋牆壁的痕跡推斷——則是拆掉舊屋後留下的空間。這種安排近於歐洲風景畫裡的浪漫主義傳統,在這個傳統裡常可見到希羅時期的廢墟遺址,被用來代表遠方或是遠古的時空感。

 

〈台灣基隆顏家花園〉水彩,26x36cm,台北倪氏家族授權。(翻攝自薰風第3期)

 

然而,在市區改正開始後,這些牆面上的痕跡除了想像外,更疊加了現實裡的荒謬感——現在可不是開玩笑,這些台灣老房子是真的會「被」消失,而且因為老房子越來越少,懷念消失事物的牧歌式風格反而益顯真實。

 

不僅如此,伴隨著幾乎是週期的自然災害,這個現代怪物同時也加速了人們的時間感。石川欽一郎在一九一六年回到東京後,期間曾前往歐洲旅行,回到日本後碰上了一九二三年的關東大地震,以及其後由後藤新平主導的「帝都復興計畫」。等到他在一九二四年第二次來台時,時隔八年,卻像是過了一個時代般。他拿出以前的寫生簿,在報紙上刊起了「今昔台北」的比較,新的寫生簿則用來繼續記錄台北市,偶而伴隨著酸言酸語,諷刺著人們的舉止尚未跟上城市發展的腳步。

 

台北初代都更最後為石川帶來了兩種鄉愁風格。一方面,他像是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說的城市漫遊者,不過他其實更像是被現代性推著走的老派人物。他對於美術的見解近於十九世紀的英國畫家康斯坦伯(John Constable),專注在對自然的觀察,以及詩與畫的感通經驗上。他對於同時代「為藝術而藝術」的現代主義則刻意保持距離,此外在面對體制的態度上,他也從來不是具反體制性格的前衛主義者。

 

台灣第一位西畫家倪蔣懷,倪伯毅提供。(翻攝自薰風第3期)

 

石川欽一郎愛徒倪蔣懷的履歷書,倪伯毅提供。(翻攝自薰風第3期)

 

另一種牧歌式的鄉愁則較接近他最初來台灣時找尋的意象,而都更則是把他外推到了城市以外的其他地方。此時他彷彿又落入了後殖民理論者的口實,成為「觀看他者的視線」,不停地與日本風景對照比較。不過當時他已在台北師範學校(今台北教育大學)任教,旅行寫生行跡所至多伴有台灣學生的身影,例如家住郊區汐止的陳植棋;前往新竹講習美術時則有李澤藩當嚮導。基隆的倪蔣懷則是石川第一次來台時,在國語學校兼課時認識的學生,往後也成為他在台推廣水彩畫的重要助手。

 

 

本篇完整內容,詳見薰風2017年 Vol.3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kunputwcom_1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