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與生命告別之所—台灣的「齋場」 – 薰風

高雄市齋場之現況©陳坤毅。(翻攝自薰風第2期)

 

人的生命終有結束的一天,不同的國家或民族,對於往生者身後事的處理方式有所差異,衍伸出多樣的葬儀文化。流程雖不盡相同,但都表現後人對前人的尊敬與思念。台灣早期除了原住民族,主要的喪葬習俗受到漢人文化影響,與儒、道、佛教之信仰緊密相扣。日人治台後,開始對地方風俗加以調查,將早期台人的葬禮儀式詳盡記錄,當時的傳統葬禮多選擇土葬,今日我們熟悉的火葬係後來由日人引進。

 

日本葬儀文化主要受到佛教影響,一般認為江戶中期以後火葬已成為庶民普遍接受的埋葬方式。雖然明治維新之後,因排佛運動曾於一八七三年(明治六年)實施火葬禁令,但受到都市化國家如英國的影響,加上政府基於都市衛生考量,遂於一八七五年(明治八年)解除禁令,並曾以內務省的「衛生勸獎費」設置火葬場。

 

日本治台之始,初來到台灣的日本官民,有些因為水土不服,急病過世,都先行在台灣火葬,再送返家鄉,各地火葬場設施也因應而生。由於台人習慣之土葬會產生土地利用和疾病傳染等問題,政府當局希望以火葬取代舊慣,開始推廣新式葬儀,帶入日本葬儀文化。但入土為安的習俗難以被改變,且古代漢人文化多顯示出對火葬恐懼,直到一九〇四年(明治三十七年)才出現了第一位進行火葬的台人,為台北的佛教徒。後期則因為獎勵措施,台人願意火葬者才逐漸增加。

 

在日式葬儀中,「通夜」是往生者過世後的第一個對外公開儀式,原為遺族與亡者最後共度與共餐的時間,逐漸演變為告別式前的前夜祭;「告別式」則為往生者家屬、友人或其他關係人士進行弔祭之儀式,結束後「出棺」,將遺體送往火葬場火化。舉行通夜與告別式所需的專門場所,稱為「齋場」,亦可稱「葬儀堂」或「葬儀場」。齋場原為神道用詞,專指進行祭祀儀式的場所,演變至近代,多用來稱舉行葬儀的會場空間。除了齋場外,往生者自宅、其生前所屬單位的場地、日本佛寺,或開闊空間所搭設的臨時齋場等,亦是時常舉行葬儀的場所。

 

具日本社寺風格的臺北三板橋葬儀堂,《臺北市衞生施設要覽》,1936年。(翻攝自薰風第2期)

 

縱觀漢人文化的殯葬習俗,並無齋場一類專門舉行喪禮的公用場地,大多私設靈堂。一八九八年(明治三十一年)年落成的台北葬儀堂,是台灣首座齋場建築,位於三板橋內地人共同墓地(今康樂公園、林森公園一帶)旁,在佛教曹洞宗布教師佐佐木珍龍的奔走,以及在台內地人的捐款下才順利建成。後因規模較小,也為了讓不同宗教信仰者均可使用該設施,隨即於一九〇六年(明治三十九年)進行改建,完成後由台北廳管理營運。

 

初代新竹葬儀堂,《新竹文化地圖》,1997年。(翻攝自薰風第2期)

 

台灣其他幾個主要發展地區,由於人口急遽地膨脹,象徵文明進步所需的相關建設應運而生;公營齋場的設置,也成為許多城市的重要政策。繼台北之後, 一九一七年(大正六年)新竹廳在南門外枕頭山腳(今大眾廟後方一帶)設立了齋場,於一九四一年(昭和十六年)改建後,更名為「新竹修禮堂」;台南的齋場建於一九二四年(大正十三年),位於南門外桶盤淺地區(今南英商工南側);一九三三年(昭和八年)設立的高雄市齋場,位於市區北郊的田町地區;台中市齋場落成於一九三四年(昭和九年),位置在新高町台中神社北側(今新興停車場)。

 

綜觀台灣幾個州治城市的齋場設置區位,多選擇鄰近墓地、火葬場的位置或市郊交通便利的地區。早期齋場建築的外觀,原形為日本佛寺風格,以台北及新竹的齋場為代表,爾後受到近代建築風格及新式材料影響,出現了裝飾藝術(Art Deco)語彙,高雄市齋場即是重要代表。而內部空間,也逐漸從寺殿格局轉變成長型的「式場」樣態,多可容納數百人,端部設有祭壇的陳設空間。

 

日本時代在齋場辦理葬儀的往生者,大部份為內地人,本島人佔少數,當時會特別刊登在報紙上的告別式,多為有功將官或著名士紳。台北葬儀堂可說是台灣最多著名人士舉行相關弔祭儀式的齋場,像是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陸軍大將乃木希典夫婦及其母親、台北天然足會創立人黃玉階、台灣民眾黨領導人蔣渭水等。另外,被視為重要南進基地的高雄,市營齋場從一九三〇年代末期開始,頻繁舉行了許多「英靈告別式」,藉由市葬向參與聖戰犧牲的軍官及士兵致敬,具有濃厚的戰時色彩。

 

林百貨創立人林方一之告別式於臺南葬儀堂舉行,《林方一君追想錄》,1933年。(翻攝自薰風第2期)

 

 

 

 

本篇完整內容,詳見薰風2017年 Vol.2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kunputwcom_1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