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木下靜涯—最後的淡水人 – 薰風

〈江山自有情〉,1939,72x167cm,墨彩絹本,台北市立美術館藏(翻攝自薰風第6期)

 

 

木下静涯在淡水山丘上的房子被他命名為「世外莊」,是棟老舊的二層樓台灣磚瓦建築。他的畫友村上無羅提到有一年秋天去拜訪他時,木下正好全家出遊,連門都沒鎖。後來,村上正要離開時驚動了養在屋簷下的猿猴,牠們跳上跳下地叫著,幾隻白色的火雞也跟著高聲啼叫。村上於是摘下帽子,呆站在原處駐足良久。他之所以摘下帽子,是因為那些動物就像是木下的家人。

 

村上無羅駐足的院子裡除了鳥獸的喧嘩,還有襯托這些聲音的幽靜環境。這也許是木下静涯決定寓居台灣的原因。他出生在長野縣上伊那郡的中澤村,本名木下源重郎。一九一九年,他與三位友人在前往印度參觀佛畫途中於台灣停留時,其中一位畫友忽然得了傷寒。木下基於道義自願留下來陪他,也因此花光了自己的旅費。後來他當起旅繪師到台灣各地旅遊寫生,賣畫籌措回家旅費。一九二三年關東大震災後,他決定不再回去,把家人接來台灣,就這樣在淡水落腳了。

 

日治時期的淡水從台北城坐火車約一小時車程,此時已不是過去的大商港,留下的是寂靜的港口與河面稀疏的小舟,沿岸則是各種混合西洋與台灣的古建築。這些建築背向大屯山系,沿著山丘修築而上。白樓、紅毛城、淡水司、淡水中學、馬偕醫院等古蹟,一間間夾構出蜿蜒的坡道。

 

年輕時的木下靜涯,攝於東京友人家中。(翻攝自薰風第6期)

 

世外莊位於現已拆除的白樓與紅樓之間。木下只要走到院子,就可以看見山坡下河岸邊的樹叢枝葉伸展、淡水河面巡遊著幾艘戎克船,水鳥停佇在河中段的沙洲上,對岸則是身形像觀音側臉的觀音山,山頭平時雲霧繚繞,天氣好時可看到鼻頭。他在一九二五年出版的《在台の信州人》裡表示:「淡水真是個好地方,天氣好時可以去海水浴場戲水,附近的觀音山與大屯山也只要一天就可以走完,這裡甚至還可以釣魚跟泛舟。」這些愜意的一日遊以外,木下其餘的時間則是作畫,靠著個展與賣畫為生。一九二三年,他擔任淡水街協議會員後,也開始忙於地方事務。

 

第7回台展審查員紀念照,前排左起結城素明、台灣帝大校長幣原坦、藤島武二,後排左起為小澤秋成、廖繼春、木下靜涯、郷原古統、鹽月桃甫、陳進。(翻攝自薰風第6期)

 

淡水泛舟的木下静涯當時大概沒預見到,一九二六年台灣日日新報社舉辦的台灣八景票選活動,連同隔年開辦的台灣美術展覽會,將把描繪台灣風景帶進畫壇主流。木下與郷原古統台展裡同為東洋畫的評審,他認為包括淡水在內,整個台灣的風景雖然怡人但缺乏趣味,原因在於缺乏在地的藝術傳統,以至於單純的寫生能夠充實的意象有限。清國的文人畫無法提供太多藉鑒,因為梅蘭竹菊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畫。他與郷原在首回台展裡就淘汰了一堆這樣的作品。另一方面,木下也曾經因為說台灣的日本畫直到有台展後才開始發展,當場被長輩斥責為出言不遜,後來他自認沒說錯,所以決定再講一遍。對他而言,一個新的在地藝術傳統正要開始建立。

 

木下與郷原都嘗試探索台灣風景的特色,不過他的作品截然不同於郷原古統那種細密描寫的風格。來到台灣後,木下也有畫細密的花鳥膠彩畫,但最著名的還是南畫風格的水墨寫生風景。在內地時,他原本是中澤的學校代課老師,後來前往東京師從村瀬玉田學習四條派繪畫。當時的四條派在日本文人畫(南畫)的基礎上加入寫生,在近代又加入了西洋畫的影響。這種方法在一般人手裡容易產生一堆平庸之作,但在木下的手裡卻能透過純熟的筆墨技巧與氣氛融為整體,順著文人畫的思維,將風景化為個人修養觀照風景的心象。

 

《あらたま》封面(翻攝自薰風第6期)

 

從世外莊望出去即是現成的一河二岸式構圖,這同時也是日本畫傳統中常見的格式。木下早期畫過像風景明信片般,景物辨識度高的作品,但他也持續探索不像淡水的淡水。從他的作品裡,可以感覺到他在找尋淡水的一種姿勢,或者說是一種趣味。後來,他找到了淡水日常裡,那無時無刻漫過門腳的濕氣,而濕筆也一直是他所偏好的筆法。這些圍繞在淡水地區的寫生,逐漸變成一種自發性的日常語彙。他為俳句期刊《あらたま》(一九三七)畫的封面裡,除了岸邊的樹與河上的船外,上方還畫了一片沙洲。儘管這裡沒有出現觀音山,但這裡依然是淡水。可惜的是,這片沙洲現在已經消失了,或許有天連這個封面也會認不出來了吧。

 

〈淡水港〉,127×41.5cm,膠彩絹本,私人藏(翻攝自薰風第6期)

 

雖然他畫遍淡水地區,作品卻很少透露出對蜿蜒的坡道,或是節比鱗次的建築等人文景觀感到興趣。這可說是他特意取材的視角,作為對照,陳澄波著名的〈淡水夕照〉也是從世外莊再走進去的紅樓門前取景,卻全然是不同的結果。在一九四二年的《新南土》裡,木下畫了紅毛城與淡水港的速寫,在後者的說明裡,他一邊想著河面上泛舟垂釣的日子,一邊想著戰後淡水港能否再度恢復昔日大商港的熱鬧光景。這時他是以畫家與淡水諮議員的雙重身分在思考。或許他心裡的淡水並不是因為古蹟,而是因為人與自然共存共生而美麗。

 

〈紅毛城〉,《新南土》內頁插畫(翻攝自薰風第6期)

 

 

本篇完整內容,詳見薰風2018年 Vol.6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kunputwcom_1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