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焦點議題】兒童腦瘤治療新契機! 解開小腦惡性腫瘤謎團

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120~140位新發腦瘤病童,而「小腦髓母細胞瘤」 (medulloblastoma)是幼兒最常見的腦部惡性腫瘤,如果延誤治療,致死率高。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與法國團隊合作,利用尖端影像技術破解了其中致病機轉,也開啟了治療的新契機。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信宏表示,在幼兒惡性腦瘤中,最常見為髓母細胞瘤,好發於小腦,早期可引起肢體無力、手腳動作不協調、步伐不穩等症狀,但因不明顯而被忽略,等腫瘤較大,引發水腦症,造成頭痛、嘔吐、複視、意識障礙等症狀時,才會就醫確診。

臨床顯示,兒童腦瘤病患10年平均存活率約7成,但部分病患出現併發症與後遺症,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神經功能減損等,影響學習能力,影響生活品質。

目前研究顯示,台灣兒童腦癌個案雖無顯著增加趨勢,但是建議3歲以下小孩應遠離輻射,避免非必要放射線檢查與治療。

為何小小年紀就出現腦瘤?這不僅家長關心,也是腫瘤學界亟欲破解之謎,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透過先進影像技術,發現幼兒「小腦神經幹細胞」上的「初級纖毛」如果過度活化,恐讓腦細胞過度增生,增加罹癌風險。

過去科學家很早就知道一種名為Atoh1的轉錄因子與小腦髓母細胞瘤有關,卻始終不明白其中機轉。法國居禮研究所5年前透過台法交流活動,開始與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進行一系列合作。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蔡金吾副教授進一步指出,研究團隊利用「小腦電穿孔」技術,第一次成功追蹤小鼠「小腦神經幹細胞」的發育過程,在顯微鏡下成功看到神經幹細胞的癌化現象,解開這個困惑科學界已久的謎團。

蔡金吾副教授表示,幼兒小腦發育期間,原始「小腦神經幹細胞」持續分裂與分化,發育成正常的小腦細胞,這些小腦神經幹細胞最特殊的是具有一根像天線一樣的「初級纖毛」,接收外來訊號,讓幹細胞在發育階段持續分裂,製造小腦細胞。

研究成員張家祥博士首次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toh1轉錄因子影響小腦細胞的發育過程,如果Atoh1轉錄因子過量表現,讓這個天線過度活化,以致小腦神經幹細胞大量分裂,最終造成細胞癌化。

目前治療髓母細胞瘤,以手術為主,如果能夠切除98%以上的腫瘤,配合術後放射及化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手術治癒率相當高,如果癌細胞已經轉移,則5年存活率大幅下降。

此研究日前發表在發育生物學排名第一的知名國際期刊《Developmental Cell》(細胞發育),蔡金吾副教授指出,破解小腦腫瘤的致病機轉後,只要阻斷此路徑,就有機會阻止小腦神經幹細胞癌化。

文/《媽媽寶寶》編輯部
採訪諮詢/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信宏.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蔡金吾副教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mombaby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