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不安全感總是如影隨形?想適應社會?先從想像一個有目標的精神生活開始!

社會生活對個人影響極大,個人卻很難影響社會生活,即使有所影響,範圍也很有限。可以說,社會規律是世界上唯一的絕對真理,適應社會是個人的唯一出路。動物為了適應環境,可以長出堅硬的角、鋒利的爪子和牙齒等,可是人不行。

人只有發展心靈,加強對社會的認知和思考能力,並付諸行動,才能消弭如影隨形的不安全感。社會是我們壓力的來源,也是我們生存的唯一環境,心靈的所有能力都是在適應社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目標是行動的引導者

人類心靈最顯而易見的傾向,就是所有的心理活動都指向一個目標。因此,心靈並不是一個靜態的整體,而是各種運動著的力量的綜合體,這個綜合體是一系列原因的結果,並且為了完成一個單一的目標而運動著。

這種目的論,這種朝向目標的奮鬥,是內置於適應的概念之中的。我們只能想像一個有目標的精神生活,在這個目標之下,存在於精神生活中的各種活動都被引導到了這個目標上。

人類的精神生活是由目標決定的。沒有人能夠思考、感覺、做夢,除非這些活動自始至終都被決定、推動、修改和管理,以實現一個目標。這是由於有機體必須調整自身以對環境作出反應。人類生活的身體和精神現象就是建立在上述基礎之上的。

我們無法設想心靈的進化,除非它始終有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本身是由生命的動力所決定的。我們可能認為目標本身是變化的,也可能認為它是靜止的。

在此基礎上,心靈的所有現象都可以看作是在為未來的某些情況做準備。在人類的心靈中,除了一種朝向目標的力量,幾乎一無所有。而個體心理學則認為人類心靈的表現無一例外,都是指向一個目標的。

瞭解了個體的目標,也對這個世界有所瞭解之後,我們必須理解他的各種行為表現意味著什麼,以及這些行為表現在多大程度上有助於他達成目標。儘管那個永恆的目標總是處在變化之中,心靈並不遵守自然法則,我們也必須知道這個人需要採取什麼行動才能達到目標,就像我們知道手裡的石頭落地時的軌跡一樣。

不過,如果有人矢志不渝,始終抱定一個目標,那麼每一種心理傾向都必然伴隨著某種衝動,就好像它在遵守自然法則一樣。支配精神生活的法則確實存在,但這是一種人為的法則。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證據來談論一種精神法則,他就是被表象蒙蔽了,因為當他相信自己已經證明了環境的不變性和決定性時,他就是在暗中做手腳。

這就像如果一個畫家想要畫一幅畫,人們會把一個以畫畫為目標的人所具有的態度全都歸到他身上。人們預測,他將會做出所有必要的動作,帶來必然的結果,就像自然規律在起作用一樣。但他真的非畫這幅畫不可嗎?

自然界的運動和精神世界的運動是有區別的。所有關於自由的問題都取決於這一點。現在人們普遍認為,人的意志是不自由的。的確,人的意志一旦和某個目標糾纏或捆綁在一起,就會受到約束。而且,既然這一目標往往是由大環境和社會關係所決定的,那麼,我們常常會覺得精神生活似乎處在不可改變的法則的統治之下,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這種看似存在的法則卻無法約束那些否認和對抗自己的社會關係的人,或者說不肯調整自己以適應生活的人。這種人會以自己的新目標為基礎建立一套新的法則。同樣,共同體生活的法則對那些生活迷茫,並試圖消除自己對同伴的感覺的人,也沒有約束力。

因此,我們必須斷言,只有當適當的目標被設定時,精神生活中的運動才有必要產生。反過來,我們可以透過一個人的行為推斷出他的目標。考慮到很多人都不瞭解自己的目標是什麼,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由於同一個行為可能有很多涵義,這件事並不簡單。

好在有個辦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就是搜集個體的各種行為,對比之後做一個圖表。首先,我們要確個體的態度,然後找到與這種態度有關的兩種行為,再根據時間差異,將這兩種行為分別展現為兩點,連成曲線。這種方法使我們對一個人的生活有一個完整統一的印象。

童年形成的人生目標不會輕易改變

一個人童年的生活方式和他長大成人後的生活方式,兩者之間有什麼連繫?以下案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問題。有個男人,三十多歲,攻擊性非常強,儘管成長過程中遇到困難,他還是混得很成功、很風光。他因為嚴重的憂鬱前來諮詢,說自己不想工作,或者不想活了。

他解釋說,他快要訂婚了,但他卻覺得未來一片黑暗。他被強烈的嫉妒折磨得生不如死,他的婚約也很可能會被解除。每個人都覺得他的未婚妻完美無缺,他到底在嫉妒什麼呢?這種對未婚妻毫無理由的質疑,表明問題全都出在他自己身上。這種人在生活中其實並不少見。每當他們對另一個人產生好感,想要靠近對方時,他們卻立刻會用充滿攻擊性的態度來破壞他們本想建立的關係。

接下來,我們不妨分析一下此人的生活方式。首先,我們要從他的人生中找到一件和他當前態度有關的事,這件事得要從他最初的童年記憶中找。不過我們必須承認,童年記憶的價值很難確定。這個男人最初的童年記憶是這樣的:母親帶著他和弟弟到市場買菜,市場裡人多,摩肩接踵、嘈雜混亂。

母親把他抱了起來,結果不一會兒又把他放下,抱起了弟弟。原來母親一開始想要抱起來的就是弟弟,之前抱他是因為搞錯了。他當時只有四歲,被四周的大人擠得東倒西歪,非常害怕。在敘述這段記憶時,他帶著埋怨的神情和口吻,這表明他不確定母親愛不愛他,他嫉妒弟弟得到了母親的愛。

他當前的性格特點在這段童年記憶中已經有所體現,這進一步證實了前面的論述。我們解釋了他當前的狀況和童年記憶之間的連繫,他非常驚訝,並立即看清了兩者的關係。每個人都是在一個共同目標的指引下行動的。至於這個目標究竟是什麼,要看童年的生活環境給他留下了怎樣的影響和印象。

在成長的過程中,這些影響和印象會讓嬰兒迅速確立一個明確的人生態度和獨特的行為模式。每個人的理想狀態,即目標,可能是在他生命的最初幾個月形成的。因為人的部分直覺已經足以使稚嫩的嬰兒產生快樂或不快的情緒。

他們表達喜怒的方式或許極為原始,但心靈早就開始發揮作用了。總之,人早在嬰兒期,心靈就已經開始接受外界的影響,並作出反應。當時的目標將牢牢地在他心裡紮根,並不會隨著之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而輕易發生改變。

心靈的能力是為了適應社會

人每天都要遇到各種問題並加以解決,人心是衡量問題、選擇路徑的主導因素,所以人心絕不能,也不會是自由和盲目的。心靈只有參照了社會生活規律,才能判斷、解決問題。所以,社會生活對個人影響極大,個人卻很難影響社會生活,即使有所影響,範圍也很有限。

社會生活有兩個顯著特點:複雜性和多變性。當前的狀態永遠不會是它的最終狀態。因為每個人都必然要受到社會生活的影響,和社會生活產生複雜的連結,如此一來,人心也就複雜和隱密起來,沒人能真正看穿另一個人心底的秘密。

想要衝破人心難測這個困境,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社會生活邏輯視為世界上一條終極的絕對真理,堅信只要逐步解決由社會生活—主要是個人能力和制度的侷限—所引發的各種問題,就能越來越靠近絕對真理。馬克思和恩格斯詳細闡述了社會物質層面的問題,我們需要仔細研究他們的觀點。

根據他們的教導,經濟基礎,即人生活於其中的技術形式,決定了「理想的、合乎邏輯的上層建築」,即個體的思想和行為。這和我們提出的「人類社會生活邏輯」和「絕對真理」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只是歷史經驗和個體心理學告訴我們,經濟壓力往往會使個人變得目光短淺,從而草率地作出錯誤的反應。

人在努力擺脫經濟壓力的時候,可能會不可避免地陷入錯誤反應的陷阱。在努力靠近絕對真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越過無數這樣的錯誤。

每個人確立的目標,絕大部分都受到社會的影響。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所以我們從小就在社會的束縛中尋找著一條既能保證自身安全,又能與外在環境相適應的道路。也許在嬰兒期,我們就已經知道在現實中做到哪一步,才算獲得了真正的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安全,不是脫離險境的安全,而是一種舒暢優越的生存環境,一種普遍意義上的安全係數,就像機器在某個安全係數內才能以良好的狀態運轉那樣。但是,對我們來說,平安長大這種層次的安全是不夠的,因為我們心裡還有控制別人、超越別人的欲望。

別以為只有大人才有這種欲望,小孩子也有。淩駕於所有競爭者之上,這是人從小到大一以貫之的欲望。在兒童時期,優越感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早就已制定的兩個目標:獲得安全感、證明自己有強大的適應能力。所以,孩子會想方設法獲得優越感,目標越明確,心底的不安就越重。而在人逐漸長大的過程中,這種情緒還會越來越強。

遇到必須即刻作出反應的緊急情況,因為害怕應對失當從而受到責難,於是尋找藉口以逃避責任,這種行為其實反倒暴露出了人心裡對優越感的渴望。以逃避的態度面對緊急情況的人,如果有充足的思考時間,也可能會選擇迎難而上。

人心裡的目標雖然一致,行動卻可能截然相反,因為人心的反應不是恒定不變的,這點尤其需要注意。換句話說,心靈的反應未必是最終答案,因為它有很強的片面性和暫時性。孩子是這樣,成人也是這樣。所以我們在評價自己的心靈時,目光一定要放長遠一些。同樣的事情,悲觀的心態和樂觀的心態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一個人如果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就會覺得世界一片灰暗,性格變得懦弱、內向和多疑。

本文出自高寶書版《走出孤獨:阿德勒的勇氣指引,教你覺察尋不到的安慰、戒不掉的依賴、停不住的寂寞、擺不脫的焦慮、定不了的未來,活出自我價值》一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top1health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