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上課竟沒有固定版本的教科書?適時地「放手」更能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 華人健康網

尼翰是教授八年級生的數學老師,教學經驗超過十年,溫文儒雅,慢條斯理。我從學生七年級開始便觀他的課直到學生八年級,他是我在個案學校中數學科課堂參與觀察次數最為頻繁的老師。

然而,我對於他在課堂上始終沒有使用固定、單一版本的教科書教學一直感到好奇。在本土,使用單一版本教科書一直是數學科教學的常態,但在個案學校裡卻非如此。

那麼,師生如何進行教學?以尼翰師生教學歷程為例,他們大多已培養有一默契模式:尼翰先在白板上寫下今日的學習任務(通常是一至兩個任務,任務內容則與麥克給學生的任務內容相似)→學生自行運用科技或工具輔助學習→尼翰暫時回到座位,學生開始自主學習→尼翰起身走動觀察學生學習情形並給予形成性回饋→學生完成任務後邀請尼翰給予確認或查看→學生利用剩餘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教導同學)→尼翰繼續走動觀察學生學習情形並給予形成性回饋⋯⋯

有一次課中,我好奇地請教尼翰:「為什麼師生沒有一本固定的數學教科書?那是否會讓教學便利許多?」尼翰聽聞後回應:「恐怕不需要⋯⋯他們可透過任何資源或工具去尋找自己需要的訊息。」下課後,我又好奇地問學生:「為什麼師生沒有固定一本教科書?」正當大家不知如何回答我的問題時,一位女學生H眉蹙地反問:「為什麼要有教科書?」她接著說:「我們要看什麼書可以自己去找,不需要一本教科書⋯⋯」乍聽她的回答啞口無言的同時,好像也明白了些什麼⋯⋯

爾後幾天,我仍花了一點時間進行焦點觀察與訪談,想把整個被師生視為「理所當然」的氣氛弄得更明白一些。原來,在個案學校裡,以數學教學來說,一至六年級仍有一至兩本固定的教科書來輔助學習,但到了七年級之後,在意圖培養並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前提下,師生不再使用單一版本的教科書,改以提供或引薦多樣性學習資源以為用,這些學習資源包括:線上課程、學習影片、參觀展覽、教師自編或調適教材等,這與學習心理學與認知理論也有相當謀合之處。

再以麥克的教學為例。麥克指出,通常在確認教學目標後,他便會去閱讀並選擇合適的材料加以調適,然後整理成學生「可駕馭」(can handle)的學習資料後才複印並發給學生一人一份。為何以「可駕馭」作為調適學習材料的原則?他指出,意圖在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材料必須是學生可以處理的。

他也進一步指出,隨學生年級越來越高,他也適時地「放手」,他會逐漸減少學習鷹架提供的次數,改以鼓勵學生主動地去尋找所需的學習資源為替代,此時,作為學習工具的平板、電腦等,往往是學生自主學習時重要輔具選項之一,簡言之,由於沒有固定一本教科書,數學教學還包括了「學習如何學習」能力的培養。

此外,值得一提是,由於沒有固定一本教科書,數學課堂上,倒非常仰賴透過筆記本來學習。事實上,在個案學校,幾乎所有學科教學都運用筆記本(學校免費提供)來幫助學習,學生會將上課重點、任務內容、思考過程、評量結果等,一併寫在筆記本,日積月累下來,筆記本上不僅記錄了所學的數學知能,甚至還有以文字表徵的反思札記,可說同步完成了個人學習歷程檔案的編輯。

茲以一位學生在學習「幾何」單元後的自我反思為例如下:

我認為這是很好的學習方式,至少對我來說是。還有,我們可以獨立工作、靠自己來解決問題也很棒,而非將老師的繪圖和板書加以複製而已⋯⋯此外,描繪出圖的特性並為它們做出說明也很有趣⋯⋯(七年級學生數學筆記本某頁,2018)

據此,親師生或許更能看到學生學習的軌跡,也提供相關利害關係人反省數學教學歷程,甚至大部分教師(不僅數學科)也都將筆記本書寫作為評量項目之一,足見師生對於筆記本的重視甚於單一版本教科書之運用。

整體來說,芬蘭課室並非不強調使用參考書或教科書,事實上,在班上仍列有多個版本的數學書籍隨時備用,惟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師生不過於依賴這些書本,在不膠著於單一學習資源方式和來源下,他們更重視的是培養主動學習的精神,然此也相當倚重於教師專業教學設計能力、多樣化學習資源的無償提供且易於取得等。

本文出自遠流出版《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芬蘭中小學教育現場課室親身觀摩365日》一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top1health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