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抱寶寶也有技巧!WM型姿勢最能讓寶寶感覺舒服 | 健康類 | 雜誌出版推薦 | 華人健康網

抱著寶寶、照顧寶寶的時候,請記得時常留意是否讓寶寶處於一個舒服、安全的姿勢。讓寶寶雙腳打開、呈現M字型開展,而背部的形狀要像在寫日文平假名的「も 」,就是掌握這個姿勢的重點。

讓寶寶可以自然地舒展開來的姿勢,就是雙手呈現W字型、胯下和雙腳呈現M字型的WM型姿勢。尤其雙腳的「M字型開展」是相當重要的原則,勉強去拉扯或夾緊寶寶的雙腳等動作,都是讓髖關節脫臼的主要原因。特別在出生後一年之內的這段期間,記得要讓寶寶保持在不會讓髖關節產生負擔的M字型開展姿勢。

讓寶寶的雙腳呈現「M字型開展」

寶寶的姿勢,會隨著成長的過程而逐漸變化。在媽媽肚子裡的胎兒,背部會蜷曲成C字型曲線;生下來之後寶寶的脊椎骨,就像是在寫平假名的「も」字一樣的形狀;從開始學步起到進入學齡期的這段期間,背脊骨則會漸漸地長成跟大人一樣的S型曲線。

至於腳的形狀也會改變,嬰兒時期,寶寶的腳是O字型,到了幼兒時期,會變成X字型,進到學齡期就會變為筆直的形狀了。

就如同上述提到的,孩子的成長過程具有階段性,因此,寶寶的脊椎骨並不是突然之間就變為S字型、而雙腳一開始也不是筆直的。一旦在成長過程用了不對的姿勢,就會導致骨盆周圍或脊椎骨扭曲變形。

對寶寶來說,最安全且舒適的姿勢就是「WM」型姿勢了。以這個姿勢作為基準,不管是對於抱寶寶、哺乳或是換尿布等照顧寶寶的工作來說都非常重要。特別要留心雙腳必須呈現M字型開展的這個重點,因為寶寶的腳只要呈現筆直的狀態,就會容易造成髖關節脫臼的問題,一定要特別注意。

使用錯誤的姿勢來抱寶寶或進行各種照護行為都是危險的, 寶寶會因為髖關節快要脫臼的不協調感而覺得不安,而因此開始哭泣或出現身體往後仰的動作。嬰幼兒時期,是寶寶骨骼、肌肉、大腦的各項機能都在迅速發展的重要時期,使用「安定抱法」的話,會讓寶寶的脊椎骨呈現圓弧狀並讓雙腳保持M字型開展,就不會阻礙寶寶的成長了。

當心寶寶的「髖關節脫臼」問題

髖關節的骨頭移位,這樣的狀態就稱做是「髖關節脫臼」;而骨頭偏離原位、不穩定固著於該有位置的狀態稱為「髖關節半脫臼」;髖關節發育狀況不好(髖臼骨未完全形成)則稱為「髖關節髖臼骨發育不良」。

雖然髖關節脫臼有先天和後天的分別,但幾乎都是後天造成的為主。因為跟歐美人比起來,我們亞洲人包覆著髖關節的髖臼骨本來就比較淺,所以更容易發生髖關節脫臼的問題。而且起因多半都是在嬰幼兒時期就埋下的種子,而造成日後出現脫臼的病症。此外,比起男孩,此種病症更好發於女孩身上。爸爸媽媽若看到寶寶出現以下的症狀,就要懷疑有可能是髖關節脫臼了:

● 兩邊的膝蓋高度不一樣(脫臼的那隻腳的膝蓋高度會比較低)。

● 雙腿的長度不一樣(脫臼的那隻腳會比較短)。

● 雙腿張開困難,或者是張開雙腿的時候會出現「喀」的聲響。

● 兩側大腿的內側皮膚皺褶不對稱。

● 寶寶起步走路較晚,或是會拖著腳走路。

由於這類問題不會有疼痛感,因為沒有留意而造成嚴重問題的案例並不少。而這類情況發生時會出現下列的症狀:

● 髖關節活動困難。

● 髖關節有疼痛問題。

● 行走困難。

● 無法蹲下。

● 雙腿長度不一。

● 腰痛或是椎間盤突出。

● 坐骨神經痛。

● 髖關節變形。

要解決髖關節脫臼問題,能夠在嬰幼兒健檢的時候早期發現是最好的。只要感覺寶寶「可能」有這樣的問題,就要儘早去小兒科或整形外科就診。

為你解答育兒的疑難雜症

在育兒的過程中,每個媽媽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煩惱。不管是第一個寶寶也好、第二個寶寶也好,和媽媽的年齡多大也都沒有關係。請媽媽記得用「寶寶和自己是一體的」這樣的視角來看待育兒這件事。即使是年幼的寶寶,也和我們一樣有情緒和感覺,會依照不同的時間而有所差異。正因為如此,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去面對並且貼近寶寶的情緒和感覺。

本文出自出色文化《3秒鐘讓寶寶不哭的抱法》一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top1healthcom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