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院長連吉時 深耕社區 打造有尊嚴的醫院_聰明醫療_文章專區 | 常春月刊--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字體 小中大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院長連吉時 深耕社區 打造有尊嚴的醫院

連吉時要將萬芳醫院打造成一所有尊嚴的醫院,讓每個走進來的人都有幸福的感覺,不只病人、家屬有滿足感,醫院同仁也能高興的來上班。

 

文∕吳佩芬     攝影∕鍾君賢

 

去年8月接任萬芳醫院院長的連吉時是創院元老,不論是醫學研究,還是醫務管理,他都人如其名,時時刻刻用心準備好自己,如猛禽出擊,等待上升氣流,在「良辰吉時」,展翅高飛。

 

萬芳醫院有18年的歷史,連吉時笑說:「從萬芳醫院成立第1天,就在這裡擔任內科部主任了,之後又擔任了副院長14年。」接任院長之後,他打算將萬芳醫院打造為一所有尊嚴的醫院,讓每個人走進來都有幸福的感覺,不只病人、家屬有滿足感,醫院同仁每天也都能高興的來上班。

 

以醫學中心服務品質,深耕社區

相較於大台北地區其他大醫院,從第1任院長開始,萬芳醫院歷任院長都秉持「病人為尊,社區為重」的理念,深入社區和居民互動密切。連吉時也是到了萬芳醫院後,深感醫療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社區內,因此,和社區里長間的互動密切,很多醫務都是透過里長和社區居民宣導、接觸,比如送餐給獨居老人,還有病人安全委員會的成員,也包含了里長聯誼會長、派出所主管、排班計程車隊隊長、社區內有名望的教授等,很早就介入社區的營造。

 

由於醫院的建物已超過20年有點老舊,連吉時打算著手整頓建物外觀與結構,確保病人、家屬就醫的安全;軟體上,招募有長才的醫療人員,開辦有特色的醫療服務,譬如膠囊內視鏡的人體實驗將在萬芳醫院展開,還有副院長謝茂志為癌末病人施行腹膜剝離手術及溫熱療法。

 

除了醫療服務外,教學研究的任務也很重要,教學得好、有用心,學生自然就會回饋;研究是艱辛的路,一旦開花結果,來自同儕間的讚許,感覺也是相當好的。不管是醫療服務、研究教學,只要做得好,都能從中得到滿足。

 

志在消化道器官,也是小腸癌權威

連吉時應家族長輩的要求,肩負著家族使命唸醫學院當醫師,而且很早就立定志向選定消化系統作為努力的目標,因為家族成員中,有多人長期為十二指腸潰瘍所苦。他完成醫學訓練,達成家族交付的使命,救治民眾,也把親人的十二指腸潰瘍的毛病治癒了。

 

十二指腸潰瘍等良性病的學習是開端,但學醫總免不了接觸到和癌症相關的治療,連吉時後來的研究就是專注在消化道癌症方面。消化內科包含食道、胃、小腸、大腸在內的管狀消化道,還有實體器官的肝膽胰臟,他則鎖定管狀消化道器官做研究。

 

在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則是針對小腸癌,當時,他發表論文在《Cancer》期刊,論文中的病例數應該是全球第2多,第1位是美國梅約診所的70多名病人,連吉時的論文則是有52位日本人,已經算是人數很多了。因為小腸癌很少見,相較於大腸癌而言,小腸癌的發生率低了許多,所以,沒有像大腸癌受到許多關注。

 

韜晦待時10年, 終露曙光

除了院務和小腸疾病的研究外,也從事大腸癌的相關研究,除了配合國健署的糞便潛血篩檢,同時也考慮病人進行內視鏡檢查時會感到不適與害怕,而致力於膠囊內視鏡的研發。由連吉時主導的膠囊內視鏡研發,已和台大電機系合作多年,在胃的部分,已通過醫院人體實驗委員會(IRB)的核准,現正報備食藥署核可通過後,就可進行過去台灣史無前例的膠囊內視鏡人體實驗。

 

連吉時發現,台灣人對於內視鏡等檢查的忍耐力比日本人差,在日本醫院幫病人進行胃鏡檢查30分鐘,是一件很自然平常的事,但在台灣進行30分鐘的胃鏡檢查,病人有可能會向醫院進行申訴或抱怨。因此,他和當時的直屬長官,也是後來北醫附醫院長潘憲報告台日間的民族性差異,並提及有關膠囊內視鏡的想法。他說:「是否可把內視鏡縮小到膠囊般,然後在體外以磁場進行操控?」當時是1989年,膠囊的靈感來自小學時曾看過1966年發行《聯合縮小軍》電影,把一組醫療人員放入潛水艇,然後縮小後放入體內。

 

潘憲回答:「可以研究看看。」他同時詢問台大電機系教授,結果在以前的時空背景下,教授卻說:「不可能。」後來,因為都把心思花費在醫務上,也就慢慢地淡忘,直到2000年,遠赴美國聖地牙哥參加消化系大會,看到以色列研發出來的膠囊產品,又回想起最初的構想。回台後,找了台大電機系的年輕教授重啟討論,連吉時說:「時機對了。」膠囊構想在沈澱10多年後,重新啟動。

 

磁控系統研發,另一個10年的等待

有構想,就要付諸行動、應用到臨床,又是一個10多年的準備和等待。連吉時檢視以色列的新產品,發現膠囊內視鏡進入腸胃道後完全不受控,新上市的膠囊內視鏡經口吞嚥到消化道後,只能靠著腸胃道蠕動前進,當進入胃中,因胃部蠕動,膠囊內視鏡的滾動是沒有方向性的,根本無法順利達成檢查任務;等進入小腸後,膠囊內視鏡才能發揮功效,但比起胃和大腸,小腸病變機率較低,可發揮的效用有限。

 

因此,連吉時和台大電機團隊專注在膠囊內視鏡磁控系統研發,以體外磁場操控膠囊內視鏡的行進路線,順利在胃部完成檢查。他指出,大小約500毫克容量的膠囊,經由人為磁場控制,可以平移、轉彎、前進、後退、上下移動,和醫師以鋼絲控制內視鏡檢視前端的手法一樣便利。

 

夢想成真,磁控膠囊即將人體試驗

2001年努力迄今,已耗費10多年的時光,專注在人體毒性測試及磁場操控研發,現在才要進入人體實驗階段。目前市面上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膠囊內視鏡業者只有2家,包括最早的以色列產品、日本知名相機大廠的產品,另外,還有韓國和中國的業者。4家產品同質性高,只能用在小腸檢查,這2年以色列的業者也研發出可用在大腸檢查的膠囊內視鏡,2013年已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可,但仍有許多的條件限制。

 

現在連吉時所進行胃部膠囊內視鏡,只要確定膠囊操控得宜,未來應用到小腸、大腸,應該不是件難事。他希望在退休之前,膠囊內視鏡的磁控系統可以建構完成,對於全球醫界的消化系統疾病能有貢獻。

 

不單打獨鬥當英雄,跨領域整合團隊是王道

近年來,生技產業是未來的明日之星,各界莫不寄予厚望,連吉時的膠囊內視鏡搭上這波順風車,他感觸良多:「以前大家都是單打獨鬥,像我去找台大電機系的跨領域合作者,還是局限在學術界內。現在,研發環境較好,一方面,因為企業界、科技業在發展上碰到瓶頸、需要突破,所以,熱心轉而投入生技業;另一方面,政府衛生單位也以開放的心胸,接受研發團隊的申請,並熱心協助通過審核;甚至國家工業技術研究院也花了許多心力在統合學術、醫界、科技企業界的合作關係上」。

 

迄今,連吉時的膠囊內視鏡參與團隊已不限於台大和北醫附醫(北醫附醫、萬芳醫院是姐妹醫院),連新竹科學園區的業者、工研院也參與了。「因為有10年蹲苦窯、不放棄的準備工作,才能搭上政府推行生技醫療的政策風,在短短近3年內開啟了異業結盟的藍圖。」

 

因為生技產業,尤其是醫材研發的成功,必須倚靠跨領域研究和異業結盟,引發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也十分關注這個議題,於是在今年內成立了醫學工程學院,打算網羅許多跨領域人才,精英研發團隊加上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從實務上引導,才能確保醫工研發出來的醫療器材,可廣泛應用到人體疾病檢查治療上。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95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ttvc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