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免疫低落.老是感冒拉肚子_透視疾病_文章專區 | 常春月刊--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字體 小中大
免疫低落,老是感冒拉肚子

 

文/周瑋峻、林心平

 

冷鋒一波波來襲,工作場所、學校或是捷運、公車上,感冒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多;報紙和電視新聞紛紛預告,當氣溫降得更低時,流行性感冒的規模就會擴大;近來透過新聞報導,各國不斷傳來因感染伊波拉病毒致命的消息,壓制不住的疫情,迅速蔓延開來。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孝義表示,想要預防經常性的小感冒、嚴重的流感,甚至是伊波拉病毒上身,就要平衡體內的免疫系統,以提升抗病力。

 

免疫力,意即免除疾病

免疫力的好壞影響身體的狀況,免疫力好的時候,自然不容易受到外在病毒、細菌等感染,而免疫力之所以稱為免疫力,意味著能免除疾病。

 

林孝義表示,人體反覆受到基因或外在病菌的攻擊,自體細胞組織無法發揮保護作用,以致經常發生感冒、傷口難以癒合、不斷感染等情形,就有可能是免疫力低落。老年人、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病患、癌症或接受化學治療的病患,都是最容易出現免疫力低落的族群。

 

人體的免疫力可分為先天性免疫及後天性免疫兩種,先天性免疫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而後天性免疫則需經過調節與適應後才會出現。林孝義以螞蟻舉例說明,當螞蟻在洞口看到一顆糖果時,牠本能反應會先去嚐一口(如同人體先天性免疫機制,innate immunity),確定是食物後,螞蟻會回家告訴蟻后,再號召工蟻出發一起來搬糖果(後天免疫機制,acquired immunity)。當人體感受到有外來細菌或病毒侵犯時,約4小時內會啟動先天性免疫機制,96小時內調節後天性免疫機制,以達到全身免疫的效力。

 

免疫力低落,疾病一籮筐

身體健康與否與免疫力好壞大有關係,免疫力低落容易感染病菌,引發疾病;但免疫力太強,也會導致身體產生的抗體攻擊自己,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都是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免疫是細胞處在「平衡」狀態下所產生的保護力,一旦失去平衡,過與不及都會引發疾病。

 

年長者、嬰幼兒、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飲食營養不均衡等,都會影響體內免疫平衡,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流行性病毒傳染力大增下,更容易誘發疾病。以下是免疫力低落,所容易引起的疾病,尤其在冬季,更容易發病:

 

▌流行性感冒:因免疫力不足以抵抗流感病毒,導致病毒在體內肆虐,造成患者出現急性上呼吸道症狀,包括發燒、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咽喉腫痛等,有時也可能出現腸胃道疾患如上吐下瀉的症狀。對於免疫力較弱的65歲以上老年人、幼兒、孕婦及50歲以上慢性病患,政府已有公費流感疫苗供民眾施打。

▌上呼吸道疾病:免疫力低落者,組織黏膜功能不彰,人體與外界第一線接觸是透過鼻腔、口腔等黏膜過濾病菌、髒污,一旦鼻黏膜或口腔黏膜失效,導致致病因子直接進入呼吸道,就會引起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症狀。

▌神經疾病:如帶狀?疹(皮蛇)就容易因為免疫力不足而引起。帶狀?疹與水痘是同一種病毒,曾經長過水痘或有接種水痘疫苗的人,水痘病毒會潛藏在神經組織,當免疫力低下時,體內衛兵無法抵禦水痘病毒的攻擊,就會誘發帶狀?疹,引起劇烈的神經疼痛、出疹等不舒服的症狀。

▌口腔潰瘍:口腔是最能看出免疫功能好不好的部位,受到病菌感染或過敏,甚至是營養素的缺乏等,首先都會從嘴破、口角炎等開始表現,因此,當出現口腔潰瘍時,患者須有所警惕。不過,免疫力過高,也會引起口腔潰瘍,這是因為自體免疫攻擊口腔黏膜所導致,可以經由抽血檢查,確定是免疫力過高或是低落所引起。

▌腸胃炎:因病毒入侵引起的病毒型腸胃炎,會導致上吐下瀉的症狀,讓人極度困擾,影響生活。包括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都喜歡在寒冷的冬季活動,當免疫力低下時,即是病毒肆虐的最好時機,容易造成急性腸胃炎。

 

對抗伊波拉病毒的最佳利器

如同幾年前SARS引發的恐慌,伊波拉病毒現在也在國際間散布,成為全球最熱門的健康衛生新聞。林孝義指出,直至目前醫學界仍沒有找出伊波拉病毒的來源,再加上高達9成的致死率,更增添其神秘與恐懼。伊波拉病毒透過體液感染,患者會有出血熱症狀,初期包括喉嚨痛、肌肉痛、發高燒、噁心、嘔吐、吐血等,重症者病情會逐漸影響至全身器官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引起休克併發全身器官衰竭而致死。

 

雖然伊波拉病毒致命性強,但林孝義強調,只要人體能提升對病毒的抵抗能力,還是能有效降低感染伊波拉病毒的機率;同時也要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觸被傳染者的血液、分泌物等、非必要時不要前往疫區。

 

跟著這樣吃 

免疫力隨著年齡增長會有所下降,長期服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或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也可能會影響到免疫力的平衡,建議平時注意個人飲食與生活習慣,盡量讓免疫力維持恆定狀態,才能阻止病菌侵襲,避免疾病的發生。

 

▌均衡飲食:人體需要各種營養元素,包括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各種微量元素,這些從飲食中就能獲得所需。因此,不挑食、不偏食,以五榖雜糧等粗糧取代營養成分流失過多的精緻米麵食,增加蔬果攝取,以補充各式營養。

◎蛋白質:是身體組成的重要成分,有足夠的蛋白質,人體免疫系統才能正常的運作。

◎維生素E:能幫助製造抗體,增加T細胞活性。

鋅:可以幫助人體抵抗病菌的入侵,維持免疫力功能。生蠔、蛤蠣、牡蠣等帶殼海鮮皆含有豐富的鋅;至於花枝、魚類等海鮮,亦含有少量的鋅營養素。

◎維生素B群:供應細胞活動能力,包括增殖、氧化與還原作用,並能製造抵禦病菌的抗體。

◎維生素A:能維護組織黏膜,例如鼻黏膜、口腔黏膜、肺部黏膜、腸胃道黏膜,阻止病菌入侵及保護器官,同時維生素A也能有效提升免疫力,研究顯示,長期缺乏維生素A的人,容易有免疫力失調、抗體反應變差、B細胞與T細胞運作功能不佳等狀況,導致身體容易生病。除了攝取維生素A含量豐富的食材外,補充β-胡蘿蔔素也能轉換成維生素A。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含維生素A的食物包括菠菜等深綠色蔬菜或紅蘿蔔、地瓜、豬肝等。

◎維生素C:可刺激身體分泌與免疫功能有關的激素,以破壞病毒的結構;也能促進膠原蛋白的生成,讓細胞緊密結合,病菌無縫隙可鑽。

 

李婉萍表示,在壓力大時補充維生素C,可有益於壓力荷爾蒙的調整;另一方面,民眾也需認知自我的瓶頸及極限,不要拚命吃來不斷增加免疫力,因為免疫力過與不及都不是一件好事。

 

維生素C的攝取可透過營養補充品來達到目標,每天攝取到的維生素C若超過2公克,容易導致輕微腹瀉的狀況。天然維生素C的來源,像是柑橘類水果的柳丁、橘子、葡萄柚、奇異果、草莓、芭樂等,皆有豐富的維生素C。不過,補充高維生素C食物千萬別過量,若每天超過10公克持續一段時間後,當不吃高劑量的維生素C時,身體反而會適應不良,容易有維生素C的缺乏。

 

◎維生素D:增加維生素D亦可增強免疫力,除了吃魚類、香菇等食材,多曬太陽也有幫助。

 

◎多醣體:能增加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的效果,並且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數量與活性,研究已證實能提升免疫力。多醣體多存在於蕈菇類,如香菇、金針菇、靈芝等。

.

◎硫化合物:存在於大蒜、洋蔥等辛香料中,能提升巨噬細胞與T細胞的活性,增強免疫力。

 

◎乳酸菌:加強T細胞分泌激素,增加抗體。

 

◎硒:堅果、菇類及黑木耳等,含有礦物質「硒」,它對增強免疫力也有一定助益。

 

◎辛香料:炒菜時添加的蔥、薑、蒜也是抗發炎,增加免疫力的好食材。一旦發現快感冒了,或天冷引起的流鼻水,不妨可喝熱薑湯或燉煮大蒜雞湯,選用天然食材補身體、增強免疫力。

 

▌減少垃圾食物的攝取: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如麻辣鍋、鹽酥雞、炸雞、蛋糕、餅乾等鹹食與甜食,會抑制體內免疫功能。國外研究報告指出,當人體吃下約100克的精緻糖,白血球的抗病能力將會降低50%以上。油脂則應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多的植物油,飽和脂肪酸濃度高的油品容易在高溫烹調時發生氧化,產生會攻擊免疫細胞的自由基,增加罹患疾病的風險。

 

▌調整生活作息:古有明訓:「早睡早起,身體好」,但現代人不只工作繁忙,娛樂選擇也多,犧牲的就是不斷延後上床睡覺的時間。長期作息不正常,將會降低免疫力。

 

▌睡眠充足:每天至少要睡足8小時,讓身體獲得足夠的休息與修復。

 

▌適度放鬆:醫學研究證實,心理會影響生理狀態,每天被繁重的生活與工作壓力壓著,身心無法獲得舒展,因此,常會有頭痛、記憶力減退,甚至是精神官能症等症狀。適度放鬆,摒除造成壓力的來源,透過旅遊、看書、聽音樂、戶外踏青健行、泡湯等活動,甚至是一個人懶洋洋地放空,呆望藍天白雲,都不失為放鬆的好方法。

 

▌養成運動的習慣:要活就要動,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有效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廢物的排除,增強身體抵抗力。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0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ttvccomtw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