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華民國時光走廊》民國32年開羅會議與台灣光復 - umedia 優傳媒

中美英三國開羅會議   民國32年11月25日,中美英三國首腦及他們的重要幕僚在開羅會議期間於米納飯店外的草坪上合影。由於蔣中正主席不諳英語,由宋美齡女士擔任翻譯。會後發表開羅宣言,明載「日本竊自中華民國的領土,包括東三省、臺灣與澎湖列島必須歸還中華民國」,這份決定性的文件,日後亦成為日本投降文書的一部分,更確立中華民國光復臺灣的史實。羅斯福總統身後的中方人士為王寵惠博士。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32年(1943)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國元首在北非開羅(Cairo)舉行戰時領袖高峰會,習稱「開羅會議」,是二次大戰時同盟國十四次高峰會中,唯一以「中緬印戰區」(China-Burma-India Theater)對日作戰為議題的會議,也是中華民國領袖首度與美英領袖平起平坐的會議,被視為中國戰時外交的最高峰。

 

民國31年(1942)為同盟國對軸心國作戰最為艱苦的階段,然而自翌年起,戰局逐漸扭轉。2月,蘇聯收復史達林格勒(Stalingrad),德軍轉為守勢;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將日軍逐出瓜達康納爾島(Guadalcanal)。5月,美英聯軍收復北非,軸心國勢力退出非洲。9月,義大利向同盟國投降。盟軍在歐亞戰場節節勝利,軸心國敗象已露。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著眼於下一階段對日作戰方略的商討及戰後國際新秩序的重建,策劃於年底舉行中美英蘇四強領袖高峰會;但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史達林(Joseph V. Stalin)以蘇聯與日本之間尚有中立條約為由,不願與中國領袖會面,致使四強高峰會最終分在開羅、德黑蘭(Tehran)兩地舉行。

羅斯福總統簽署對日宣傳文件    民國30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太平洋艦隊的次日,羅斯福總統在國會發表講話,譴責日本偷襲美國的暴行,稱這天是美國的國恥日,並要求國會對日宣戰。下午4時10分,他戴著悼念珍珠港事件死難者的黑袖章,在對日宣戰書上簽了字。(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美國發行中國抗戰紀念郵票    民國31年7月8日,羅斯福總統、美國郵政總局局長弗蘭克.沃克(中)和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宋子文正在白宮檢視美國新發行的面值5美分的「中國抗戰」紀念郵票。這枚郵票背景是中國地圖,左邊是林肯的頭像,右邊是孫中山的頭像,中間是「青天白日」,上面寫著「抗戰建國」的中文。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經典歷史影像    民國32年11月25日,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會議期間在開羅的米納飯店外合影,從左至右分別為:蔣中正主席、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和宋美齡女士。此為開羅會議的經典照片,被反覆使用,也是中華民國在二戰國際地位的象徵。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32年11月18日上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伉儷率代表團搭機離開重慶,途經印度,於21日上午飛抵開羅,下榻於開羅市郊金字塔附近的「米納飯店」(Mena House)。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S. Churchill)係於同日中午抵達;翌(22)日上午羅斯福到達後,高峰會正式展開。在五天的會期中,蔣、羅、邱三人同場會面計三次,分別是11月23日上午商議盟軍反攻緬甸計畫;25日上午的領袖攝影;26日下午議訂《開羅宣言》文稿。蔣羅、蔣邱之間亦各對談數次。中英對談聚焦在緬甸作戰方略,中美對談則更涉及戰後國際制度、戰時軍事經濟,以及對日占領、天皇制度存廢、其領土(包括日本控制之東北、台灣、澎湖、朝鮮、琉球、東南亞與西太平洋諸島等)處置、戰後賠償等要項。

鰜鰈情深    民國32年11月27日,蔣中正、宋美齡夫婦手牽手站在開羅某處古跡的樓頂,鶼鰈情深。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開羅城,旁邊的羅伯特爵士正用手杖指著城裡某處講典故。(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1月27日,羅斯福、邱吉爾轉赴德黑蘭;蔣中正伉儷則在遊歷開羅古蹟後,於當晚搭機返國。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同時發布《開羅宣言》,明訂:「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由此觀之,開羅會議不僅決定了台灣的光復,也擘劃了戰後東亞的新秩序安排。使中華民國於戰後擠身世界四強之一,徹底地掃除了1842年鴉片戰爭以來的百年國恥。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0月25日在台北中山堂舉行日本投降儀式,結束50年的殖民統治,台灣正式回歸祖國的懷抱。

蔣氏夫婦遊覽開羅古鎮    民國32年11月27日,在英國政府的安排下,開羅會議結束後的蔣中正夫婦遊覽開羅的旅遊景點。照片中最左邊的是第14航空隊指揮官陳納德將軍,蔣中正右側身後的是美國空軍第9軍的司令拉爾夫.博伊斯中將。(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中華民國外長宋子文聯合國大會演說    民國34年5月1日,討論在二戰結束後組建聯合國的國際組織聯合國會議於美國舊金山市召開,中華民國派出了以外交部長宋子文為首的11人代表團,圖為宋子文在大會上代表中華民國發言,後面主席台上左邊的是此次會議的總秘書長阿爾傑.希思,右邊正在喝水的是美國國務卿小愛德華.史迭汀紐斯。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中、美、英、蘇四強外長   民國34年5月12日,在國際組織聯合國會議召開期間,中、美、英、蘇四國代表,也是後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重要成員國代表在共同商討一份文件,從左至右分別為英國外交部長安東尼.艾登、美國國務卿小愛德華.史迭汀紐斯、蘇聯外交部長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和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宋子文。(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抗戰的激情   民國32年11月,蔣中正主席在印度蘭伽的中國駐印軍訓練基地檢閱完部隊後,向官兵作即興演講,充滿激昂的士氣。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裝備精良的中國現代軍隊    民國32年12月,中國駐印軍在蘭伽的美軍訓練基地整齊地排好方陣,準備接受蔣介石的檢閱。蔣介石夫婦剛參加完開羅會議,回程時特意在此地停留檢閱這支部隊。中國駐印軍總指揮是史迪威將軍,軍長鄭洞國,下轄新38師、新30師和1944年編入的新22師、新50師,當時駐印軍是中國裝備最好、訓練有素、最具戰鬥力的部隊。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觀看部隊演練    民國32年12月,蔣中正、宋美齡夫婦在檢閱完於印度蘭伽訓練的中國駐印軍後觀看部隊演練。站在戰壕上方從左至右分別為中國駐印軍軍長鄭洞國、蔣中正主席、蔣緯國、宋美齡女士和盟軍駐東南亞總司令蒙巴頓將軍。蔣緯國此前已經在此基地訓練多時,參與自行火炮的穩定器維護工作。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光復歷史性的一刻   1945 年10 月25 日,日軍代表安藤利吉在臺北公會堂(今臺北市中山堂)簽署降書時,外頭擠著大批的市民,爭睹這歷史性的一刻,歡慶臺灣光復。(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圖文版權所有,須經《優傳媒》同意才能使用

作者簡介

徐宗懋圖文館負責人徐宗懋先生從事記者二十年,近年極力耕耘世界近代歷史影像,推動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研究工作。過去曾在前線採訪過以巴衝突、美國轟炸利比亞、薩爾瓦多內戰、尼加拉瓜內戰等。目前是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出版品以徐宗懋圖文館(臺灣)、秦風老照片館(中國大陸)為品牌。收藏珍貴歷史事件老照片,推廣老照片為近代歷史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倡議新的歷史影像革命,堅持藉由歷史原件的搜集,呈現給讀者最高畫質的視覺知識饗宴,並透過對歷史的敬畏,與品質的追求,加上對工作無限的熱愛,以堅定的步伐,在歷史圖像的出版上,走出一條精彩的路。

中美英三國開羅會議   民國32年11月25日,中美英三國首腦及他們的重要幕僚在開羅會議期間於米納飯店外的草坪上合影。由於蔣中正主席不諳英語,由宋美齡女士擔任翻譯。會後發表開羅宣言,明載「日本竊自中華民國的領土,包括東三省、臺灣與澎湖列島必須歸還中華民國」,這份決定性的文件,日後亦成為日本投降文書的一部分,更確立中華民國光復臺灣的史實。羅斯福總統身後的中方人士為王寵惠博士。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32年(1943)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國元首在北非開羅(Cairo)舉行戰時領袖高峰會,習稱「開羅會議」,是二次大戰時同盟國十四次高峰會中,唯一以「中緬印戰區」(China-Burma-India Theater)對日作戰為議題的會議,也是中華民國領袖首度與美英領袖平起平坐的會議,被視為中國戰時外交的最高峰。

 

民國31年(1942)為同盟國對軸心國作戰最為艱苦的階段,然而自翌年起,戰局逐漸扭轉。2月,蘇聯收復史達林格勒(Stalingrad),德軍轉為守勢;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將日軍逐出瓜達康納爾島(Guadalcanal)。5月,美英聯軍收復北非,軸心國勢力退出非洲。9月,義大利向同盟國投降。盟軍在歐亞戰場節節勝利,軸心國敗象已露。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著眼於下一階段對日作戰方略的商討及戰後國際新秩序的重建,策劃於年底舉行中美英蘇四強領袖高峰會;但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史達林(Joseph V. Stalin)以蘇聯與日本之間尚有中立條約為由,不願與中國領袖會面,致使四強高峰會最終分在開羅、德黑蘭(Tehran)兩地舉行。

羅斯福總統簽署對日宣傳文件    民國30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太平洋艦隊的次日,羅斯福總統在國會發表講話,譴責日本偷襲美國的暴行,稱這天是美國的國恥日,並要求國會對日宣戰。下午4時10分,他戴著悼念珍珠港事件死難者的黑袖章,在對日宣戰書上簽了字。(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美國發行中國抗戰紀念郵票    民國31年7月8日,羅斯福總統、美國郵政總局局長弗蘭克.沃克(中)和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宋子文正在白宮檢視美國新發行的面值5美分的「中國抗戰」紀念郵票。這枚郵票背景是中國地圖,左邊是林肯的頭像,右邊是孫中山的頭像,中間是「青天白日」,上面寫著「抗戰建國」的中文。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經典歷史影像    民國32年11月25日,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會議期間在開羅的米納飯店外合影,從左至右分別為:蔣中正主席、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和宋美齡女士。此為開羅會議的經典照片,被反覆使用,也是中華民國在二戰國際地位的象徵。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32年11月18日上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伉儷率代表團搭機離開重慶,途經印度,於21日上午飛抵開羅,下榻於開羅市郊金字塔附近的「米納飯店」(Mena House)。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S. Churchill)係於同日中午抵達;翌(22)日上午羅斯福到達後,高峰會正式展開。在五天的會期中,蔣、羅、邱三人同場會面計三次,分別是11月23日上午商議盟軍反攻緬甸計畫;25日上午的領袖攝影;26日下午議訂《開羅宣言》文稿。蔣羅、蔣邱之間亦各對談數次。中英對談聚焦在緬甸作戰方略,中美對談則更涉及戰後國際制度、戰時軍事經濟,以及對日占領、天皇制度存廢、其領土(包括日本控制之東北、台灣、澎湖、朝鮮、琉球、東南亞與西太平洋諸島等)處置、戰後賠償等要項。

鰜鰈情深    民國32年11月27日,蔣中正、宋美齡夫婦手牽手站在開羅某處古跡的樓頂,鶼鰈情深。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開羅城,旁邊的羅伯特爵士正用手杖指著城裡某處講典故。(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1月27日,羅斯福、邱吉爾轉赴德黑蘭;蔣中正伉儷則在遊歷開羅古蹟後,於當晚搭機返國。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同時發布《開羅宣言》,明訂:「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由此觀之,開羅會議不僅決定了台灣的光復,也擘劃了戰後東亞的新秩序安排。使中華民國於戰後擠身世界四強之一,徹底地掃除了1842年鴉片戰爭以來的百年國恥。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0月25日在台北中山堂舉行日本投降儀式,結束50年的殖民統治,台灣正式回歸祖國的懷抱。

蔣氏夫婦遊覽開羅古鎮    民國32年11月27日,在英國政府的安排下,開羅會議結束後的蔣中正夫婦遊覽開羅的旅遊景點。照片中最左邊的是第14航空隊指揮官陳納德將軍,蔣中正右側身後的是美國空軍第9軍的司令拉爾夫.博伊斯中將。(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中華民國外長宋子文聯合國大會演說    民國34年5月1日,討論在二戰結束後組建聯合國的國際組織聯合國會議於美國舊金山市召開,中華民國派出了以外交部長宋子文為首的11人代表團,圖為宋子文在大會上代表中華民國發言,後面主席台上左邊的是此次會議的總秘書長阿爾傑.希思,右邊正在喝水的是美國國務卿小愛德華.史迭汀紐斯。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中、美、英、蘇四強外長   民國34年5月12日,在國際組織聯合國會議召開期間,中、美、英、蘇四國代表,也是後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重要成員國代表在共同商討一份文件,從左至右分別為英國外交部長安東尼.艾登、美國國務卿小愛德華.史迭汀紐斯、蘇聯外交部長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和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宋子文。(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抗戰的激情   民國32年11月,蔣中正主席在印度蘭伽的中國駐印軍訓練基地檢閱完部隊後,向官兵作即興演講,充滿激昂的士氣。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裝備精良的中國現代軍隊    民國32年12月,中國駐印軍在蘭伽的美軍訓練基地整齊地排好方陣,準備接受蔣介石的檢閱。蔣介石夫婦剛參加完開羅會議,回程時特意在此地停留檢閱這支部隊。中國駐印軍總指揮是史迪威將軍,軍長鄭洞國,下轄新38師、新30師和1944年編入的新22師、新50師,當時駐印軍是中國裝備最好、訓練有素、最具戰鬥力的部隊。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觀看部隊演練    民國32年12月,蔣中正、宋美齡夫婦在檢閱完於印度蘭伽訓練的中國駐印軍後觀看部隊演練。站在戰壕上方從左至右分別為中國駐印軍軍長鄭洞國、蔣中正主席、蔣緯國、宋美齡女士和盟軍駐東南亞總司令蒙巴頓將軍。蔣緯國此前已經在此基地訓練多時,參與自行火炮的穩定器維護工作。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光復歷史性的一刻   1945 年10 月25 日,日軍代表安藤利吉在臺北公會堂(今臺北市中山堂)簽署降書時,外頭擠著大批的市民,爭睹這歷史性的一刻,歡慶臺灣光復。(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圖文版權所有,須經《優傳媒》同意才能使用

作者簡介

徐宗懋圖文館負責人徐宗懋先生從事記者二十年,近年極力耕耘世界近代歷史影像,推動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研究工作。過去曾在前線採訪過以巴衝突、美國轟炸利比亞、薩爾瓦多內戰、尼加拉瓜內戰等。目前是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出版品以徐宗懋圖文館(臺灣)、秦風老照片館(中國大陸)為品牌。收藏珍貴歷史事件老照片,推廣老照片為近代歷史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倡議新的歷史影像革命,堅持藉由歷史原件的搜集,呈現給讀者最高畫質的視覺知識饗宴,並透過對歷史的敬畏,與品質的追求,加上對工作無限的熱愛,以堅定的步伐,在歷史圖像的出版上,走出一條精彩的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umediaworld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