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華民國時光走廊》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 umedia 優傳媒

孫中山的肖像照   1914年,流亡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的孫中山的肖像照。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世紀開始,影響中國命運的是來自廣東的革命黨領袖孫中山先生,他所領導的共和革命推翻了中國數千年的帝制,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並改變了中國和東亞的命運。

 

清朝末年,自1842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遭遇西方列強一連串的侵略與殖民,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試圖推動近代化運動,然而在1895年甲午戰爭後,中國戰敗於同樣推動近代化的日本,動搖了幾千年強國的自信心,接著在1900年義和團事變和1905年日俄戰爭,中國更面臨了存亡的關鍵。

日軍攻佔威海衛防炮陣地   1895年2月22日,為威海衛港西北岸黃土崖炮臺的二門大炮。日軍攻陷威海衛城後,對劉公島的北洋水師進行水陸夾攻。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孫中山最早出現在西方媒體  1896年10月31日,英國The Graphic關於孫中山被釋放的圖文報導,標題為:孫中山案。其中文章敘述孫中山在被大清駐英大使扣押在使館14天后終於被釋放的過程。最早報導此事的是英國Globe報,其時孫中山已被扣押10天,幸得康得黎醫生(Dr. Cantlie)在報紙上公開此事,在輿論的幫助下,1896年10月24日下午5點,孫中山被交給蘇格蘭場,後獲釋。這是孫中山第一次被西方媒體關注。圖片有1張,是孫中山肖像的木刻版畫。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儘管清廷試圖以立憲改革挽回大局,但局面殘破、人心盡失,大清統治搖搖欲墜。1908年慈禧太后過世,由三歲的溥儀成為宣統皇帝,清室已無力掌控大局。

載濤率團赴海外考察軍事  1910 年,大清皇家禁衛軍首領訪問奧匈帝國,在布達佩斯拍攝的這張合影中,前排左二是哈漢章,左三是李經邁,左四是載濤,右一是良弼;二排左四是田獻章,左六是程經邦;三排左三是唐寶潮,左六是劉恩源。載濤時任陸軍大臣,年僅21 歲,代表清室赴各國考察軍事,然而來年就爆發了辛亥革命。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上海的剪辮子運動  1911年2月5日,法國Le Petit Journal關於剪辮子運動的圖文報導,標題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上海的剪辮子運動。辛亥革命爆發之前,中國一些地方就發生了剪辮子的運動。畫家用藝術的表現手法記錄了上海在剪辮子運動中的情形:有人剪掉辮子換上西裝,受到旁邊穿洋服的中國人的稱讚,也有一些思想守舊的老人嚇得驚慌失措。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11年10月9日,革命黨人在漢口事機暴露,隔天為首者遭到逮捕處決,促使革命行動提前進行,拉開了1911至1912年風雲巨變的帷幕。這一天,參與革命的部分新軍官兵進攻武昌城,與清兵發生激戰,湖廣總督瑞澂倉促逃離,造成清軍陣營大亂,革命軍迅速光復武漢三鎮,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西方文明束縛中國的鎖鏈   1911年10月21日,英國The Graphic增刊關於辛亥革命的圖文報導,標題為:西方文明正在捶打束縛中國的鎖鏈。其中評論為滿清250多年的統治已經直接受到革命的衝擊,孫中山很有可能成為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在武昌起義爆發僅11天后的英國報刊上就已經預見到革命的走勢,反而在中國可能有很多人還未聽聞孫中山的名字。圖片有3張,左上為載振貝子,右上為孫中山,下圖為溥儀父子的合影,載灃端坐椅上,懷抱溥傑,手牽溥儀。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11年10到12月間的武漢,是全中國以及外國媒體關注的焦點。武昌起義震驚清廷,清廷重整軍容,派出新軍精銳部隊南下,革命軍與清軍在武漢三鎮的戰鬥,從10月下旬持續到11月底,一開始革命軍占有些許優勢,待清軍的主力從北方開到之後,革命軍逐漸退守,最終清軍攻下漢口。

清軍的殘忍手段  1911年10月,漢口碼頭的革命軍屍體和圍觀的人群,清軍進入漢口後,在碼頭大量處決被俘的革命軍,手段殘忍,卻激起了更大的革命浪潮。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革命軍由黃興指揮,退到武昌,與清軍形成僵持。革命軍堅持作戰的同時,各省紛紛響應,計有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宣佈脫離大清。

革命軍的英姿  1911年10月,革命軍炮兵準備出發。這隊炮兵所攜大炮的口徑不大,與清軍反撲時的主力火炮差距明顯,在火力上不佔優勢。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清軍偵察兵執行任務  1911年10月漢口,現代化訓練和裝備的偵查騎兵是清末編練的新軍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訓練水準在實戰中得到檢驗,為清軍提供了重要的戰地情資。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清軍的克虜伯野戰炮  1911年10月,正在向革命軍陣地開炮的清軍炮兵,裝備了75毫米克虜伯野戰炮。這種新式的武器,殺傷力極大,對革命軍造成嚴重的威脅。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漢口領事館人員觀看兩軍交戰  1911年10月,在屋頂觀戰的日本領館人員。10月31日,漢口成為一片火海,日本領事館的工作人員聚集在屋頂上觀察戰事。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湖北新軍一部加入革命軍  1911年11月,湖北新軍混成協第四十一標第三營駐紮在長江邊。該營隸屬黎元洪的第二十一混成協,起義爆發時,該協只有這第三營留守武昌,並很快加入革命軍。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歐美及日本各大報刊都對局勢的發展作了及時的報導,這期間各畫刊對武漢地區戰況的圖文報導,除了被燒毀的城區和府衙、遭到破壞的鐵路、逃難的民眾這類常見的戰爭場景,對戰鬥雙方兩支軍隊的關注,從報導和照片的數量來看,顯然是偏重於革命軍一邊。這種態度實際上可見於辛亥革命前後幾乎所有西方報刊對中國局勢的報導。

海外中國人閱讀革命報導  1911年11月4日,英國The Graphic關於辛亥革命的消息傳到英國時的報導,標題為:年輕的中國如何接收到革命新聞,在萊姆豪斯的中國革命俱樂部內一景。其中報導了英國革命俱樂部支持中國革命的年輕人在報紙上看到辛亥革命消息的情形。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長期活動在歐美,在那裡發起革命募捐,有廣泛的華人基礎,當他們看到革命的消息自然很興奮。由於武昌起義事發突然,即使孫中山也是身在美國,事發數日後才通過當地報紙得知這一消息的。圖片共1張,是英國萊姆豪斯的中國革命俱樂部年青人收到革命消息時的水彩畫。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孫中山少年時期受洪秀全革命思想的影響,也因接觸西方文化,學習近代化的潮流,逐漸萌生推翻滿清統治的思想。1894年孫中山在夏威夷檀香山創建興中會,初期以推滿滿州人統治,恢復漢人政府為革命目標。

 

1905年,孫中山聯合黃興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吸引大批旅日中國青年,宣揚革命思想。一方面在中國內部發動多項武裝起義,另一方面周遊各國,爭取國際對中國革命的支持。

赴港的革命青年  清末時期,孫中山先生與其三位暢談革命的友人,被滿清政府稱為「四大寇」。前排左起為: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尢烈,後立者為關景良,五人攝于香港華人西醫書院。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武昌起義爆發時,孫中山正在美國演說募款,得知消息後,繼續前往歐洲遊說外國政府支持中國革命。11月24日,孫中山搭船返抵上海,隨後前往南京,由各省代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與歐洲革命黨人  1911年12月29日,法國Excelsior Journal Illustré Quotidien關於孫中山革命歷程的報導,標題為:孫中山和他在歐洲革命同志的合影。圖片共3張,從左至右分別為孫中山;孫中山和他在歐洲革命同志的合影;袁世凱。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孫中山先生赴南京就職  1912年1月1日上海,武昌起義後,各省紛紛光復。1912年1月1日,改元民國元年,孫中山、胡漢民等人在滬寧車站乘坐專列前往南京就職臨時大總統。照片正中穿深色大衣者為孫中山,孫右二為滬寧鐵路管理局總辦鐘文耀,孫左一為滬軍諜報科長應夔丞,左二為胡漢民,胡漢民後為王寵惠。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同一時期,指揮鎮壓革命軍的新軍總司令袁世凱,採取兩手策略,一方面威脅清皇室若不退位,恐遭法國大革命期間路易十六世夫婦的悲慘結局,另一方面又以脅迫清室向革命黨邀功。

臨時參議會成立  1912年1月28日,臨時參議院于南京勸業場正式開幕,圖為孫中山先生出席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開幕典禮。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於是,南北議和進行,清室內鬥加劇,在袁世凱的軟硬皆施下,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下退位詔,正式結束中國兩千餘年的帝制。

剪掉被奴役的標誌  1912年3月2日,英國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關於民國建立之初社會變革的圖文報導,標題為:強迫獲得的自由,徹底丟掉被奴役的標誌。其中文章為共和建立之初中國社會發生的變革。滿清入關後強迫漢人蓄辮,“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辮子一直是外國人眼中中國人的形象,一度是不文明的代名詞。民國成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剪除象徵滿清的辮子。還有一些人對共和還沒有適應,在街頭很不情願的被員警強行剪掉辮子。圖片共1張,是南京街頭員警給路人剪辮子的情形。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奪髮記  1912年4月6日,英國The Graphic關於剪辮子的圖文報導,標題為:奪髮記。圖片共1張,是一個小男孩在給他的小夥伴剪辮子。(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南北雙方達成協議,孫中山表明提出辭職,願意從事中國鐵道建設工作,投入和平時期的建設計畫,由袁世凱出任中華民國總統,實現共和體制。2月,孫中山辭職,但袁世凱以北方多事,不願前往南京就任,堅持留在北京。中華民國首都又由南往北移。 

孫中山最早的彩色肖像  1912年2月15日,法國Je Sais Tout關於辛亥革命的報導,標題為:孫中山,中華民國的總統。圖片共1張,是孫中山的一張彩色肖像。這是目前已知孫中山最早的彩色像肖像。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武昌起義雖然事起倉促,但卻是孫中山及革命党人十餘年奔走革命的成果。革命期間以驅除滿族統治、恢復華夏為號召,但革命成功後,改同盟會為國民黨,強調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並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全力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現代世界的舞臺。

 

★★★圖文版權所有,須經《優傳媒》同意才能使用

作者簡介

徐宗懋圖文館負責人徐宗懋先生從事記者二十年,近年極力耕耘世界近代歷史影像,推動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研究工作。過去曾在前線採訪過以巴衝突、美國轟炸利比亞、薩爾瓦多內戰、尼加拉瓜內戰等。目前是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出版品以徐宗懋圖文館(臺灣)、秦風老照片館(中國大陸)為品牌。收藏珍貴歷史事件老照片,推廣老照片為近代歷史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倡議新的歷史影像革命,堅持藉由歷史原件的搜集,呈現給讀者最高畫質的視覺知識饗宴,並透過對歷史的敬畏,與品質的追求,加上對工作無限的熱愛,以堅定的步伐,在歷史圖像的出版上,走出一條精彩的路。

孫中山的肖像照   1914年,流亡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的孫中山的肖像照。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世紀開始,影響中國命運的是來自廣東的革命黨領袖孫中山先生,他所領導的共和革命推翻了中國數千年的帝制,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並改變了中國和東亞的命運。

 

清朝末年,自1842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遭遇西方列強一連串的侵略與殖民,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試圖推動近代化運動,然而在1895年甲午戰爭後,中國戰敗於同樣推動近代化的日本,動搖了幾千年強國的自信心,接著在1900年義和團事變和1905年日俄戰爭,中國更面臨了存亡的關鍵。

日軍攻佔威海衛防炮陣地   1895年2月22日,為威海衛港西北岸黃土崖炮臺的二門大炮。日軍攻陷威海衛城後,對劉公島的北洋水師進行水陸夾攻。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孫中山最早出現在西方媒體  1896年10月31日,英國The Graphic關於孫中山被釋放的圖文報導,標題為:孫中山案。其中文章敘述孫中山在被大清駐英大使扣押在使館14天后終於被釋放的過程。最早報導此事的是英國Globe報,其時孫中山已被扣押10天,幸得康得黎醫生(Dr. Cantlie)在報紙上公開此事,在輿論的幫助下,1896年10月24日下午5點,孫中山被交給蘇格蘭場,後獲釋。這是孫中山第一次被西方媒體關注。圖片有1張,是孫中山肖像的木刻版畫。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儘管清廷試圖以立憲改革挽回大局,但局面殘破、人心盡失,大清統治搖搖欲墜。1908年慈禧太后過世,由三歲的溥儀成為宣統皇帝,清室已無力掌控大局。

載濤率團赴海外考察軍事  1910 年,大清皇家禁衛軍首領訪問奧匈帝國,在布達佩斯拍攝的這張合影中,前排左二是哈漢章,左三是李經邁,左四是載濤,右一是良弼;二排左四是田獻章,左六是程經邦;三排左三是唐寶潮,左六是劉恩源。載濤時任陸軍大臣,年僅21 歲,代表清室赴各國考察軍事,然而來年就爆發了辛亥革命。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上海的剪辮子運動  1911年2月5日,法國Le Petit Journal關於剪辮子運動的圖文報導,標題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上海的剪辮子運動。辛亥革命爆發之前,中國一些地方就發生了剪辮子的運動。畫家用藝術的表現手法記錄了上海在剪辮子運動中的情形:有人剪掉辮子換上西裝,受到旁邊穿洋服的中國人的稱讚,也有一些思想守舊的老人嚇得驚慌失措。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11年10月9日,革命黨人在漢口事機暴露,隔天為首者遭到逮捕處決,促使革命行動提前進行,拉開了1911至1912年風雲巨變的帷幕。這一天,參與革命的部分新軍官兵進攻武昌城,與清兵發生激戰,湖廣總督瑞澂倉促逃離,造成清軍陣營大亂,革命軍迅速光復武漢三鎮,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西方文明束縛中國的鎖鏈   1911年10月21日,英國The Graphic增刊關於辛亥革命的圖文報導,標題為:西方文明正在捶打束縛中國的鎖鏈。其中評論為滿清250多年的統治已經直接受到革命的衝擊,孫中山很有可能成為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在武昌起義爆發僅11天后的英國報刊上就已經預見到革命的走勢,反而在中國可能有很多人還未聽聞孫中山的名字。圖片有3張,左上為載振貝子,右上為孫中山,下圖為溥儀父子的合影,載灃端坐椅上,懷抱溥傑,手牽溥儀。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11年10到12月間的武漢,是全中國以及外國媒體關注的焦點。武昌起義震驚清廷,清廷重整軍容,派出新軍精銳部隊南下,革命軍與清軍在武漢三鎮的戰鬥,從10月下旬持續到11月底,一開始革命軍占有些許優勢,待清軍的主力從北方開到之後,革命軍逐漸退守,最終清軍攻下漢口。

清軍的殘忍手段  1911年10月,漢口碼頭的革命軍屍體和圍觀的人群,清軍進入漢口後,在碼頭大量處決被俘的革命軍,手段殘忍,卻激起了更大的革命浪潮。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革命軍由黃興指揮,退到武昌,與清軍形成僵持。革命軍堅持作戰的同時,各省紛紛響應,計有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宣佈脫離大清。

革命軍的英姿  1911年10月,革命軍炮兵準備出發。這隊炮兵所攜大炮的口徑不大,與清軍反撲時的主力火炮差距明顯,在火力上不佔優勢。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清軍偵察兵執行任務  1911年10月漢口,現代化訓練和裝備的偵查騎兵是清末編練的新軍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訓練水準在實戰中得到檢驗,為清軍提供了重要的戰地情資。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清軍的克虜伯野戰炮  1911年10月,正在向革命軍陣地開炮的清軍炮兵,裝備了75毫米克虜伯野戰炮。這種新式的武器,殺傷力極大,對革命軍造成嚴重的威脅。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漢口領事館人員觀看兩軍交戰  1911年10月,在屋頂觀戰的日本領館人員。10月31日,漢口成為一片火海,日本領事館的工作人員聚集在屋頂上觀察戰事。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湖北新軍一部加入革命軍  1911年11月,湖北新軍混成協第四十一標第三營駐紮在長江邊。該營隸屬黎元洪的第二十一混成協,起義爆發時,該協只有這第三營留守武昌,並很快加入革命軍。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歐美及日本各大報刊都對局勢的發展作了及時的報導,這期間各畫刊對武漢地區戰況的圖文報導,除了被燒毀的城區和府衙、遭到破壞的鐵路、逃難的民眾這類常見的戰爭場景,對戰鬥雙方兩支軍隊的關注,從報導和照片的數量來看,顯然是偏重於革命軍一邊。這種態度實際上可見於辛亥革命前後幾乎所有西方報刊對中國局勢的報導。

海外中國人閱讀革命報導  1911年11月4日,英國The Graphic關於辛亥革命的消息傳到英國時的報導,標題為:年輕的中國如何接收到革命新聞,在萊姆豪斯的中國革命俱樂部內一景。其中報導了英國革命俱樂部支持中國革命的年輕人在報紙上看到辛亥革命消息的情形。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長期活動在歐美,在那裡發起革命募捐,有廣泛的華人基礎,當他們看到革命的消息自然很興奮。由於武昌起義事發突然,即使孫中山也是身在美國,事發數日後才通過當地報紙得知這一消息的。圖片共1張,是英國萊姆豪斯的中國革命俱樂部年青人收到革命消息時的水彩畫。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孫中山少年時期受洪秀全革命思想的影響,也因接觸西方文化,學習近代化的潮流,逐漸萌生推翻滿清統治的思想。1894年孫中山在夏威夷檀香山創建興中會,初期以推滿滿州人統治,恢復漢人政府為革命目標。

 

1905年,孫中山聯合黃興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吸引大批旅日中國青年,宣揚革命思想。一方面在中國內部發動多項武裝起義,另一方面周遊各國,爭取國際對中國革命的支持。

赴港的革命青年  清末時期,孫中山先生與其三位暢談革命的友人,被滿清政府稱為「四大寇」。前排左起為: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尢烈,後立者為關景良,五人攝于香港華人西醫書院。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武昌起義爆發時,孫中山正在美國演說募款,得知消息後,繼續前往歐洲遊說外國政府支持中國革命。11月24日,孫中山搭船返抵上海,隨後前往南京,由各省代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與歐洲革命黨人  1911年12月29日,法國Excelsior Journal Illustré Quotidien關於孫中山革命歷程的報導,標題為:孫中山和他在歐洲革命同志的合影。圖片共3張,從左至右分別為孫中山;孫中山和他在歐洲革命同志的合影;袁世凱。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孫中山先生赴南京就職  1912年1月1日上海,武昌起義後,各省紛紛光復。1912年1月1日,改元民國元年,孫中山、胡漢民等人在滬寧車站乘坐專列前往南京就職臨時大總統。照片正中穿深色大衣者為孫中山,孫右二為滬寧鐵路管理局總辦鐘文耀,孫左一為滬軍諜報科長應夔丞,左二為胡漢民,胡漢民後為王寵惠。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同一時期,指揮鎮壓革命軍的新軍總司令袁世凱,採取兩手策略,一方面威脅清皇室若不退位,恐遭法國大革命期間路易十六世夫婦的悲慘結局,另一方面又以脅迫清室向革命黨邀功。

臨時參議會成立  1912年1月28日,臨時參議院于南京勸業場正式開幕,圖為孫中山先生出席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開幕典禮。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於是,南北議和進行,清室內鬥加劇,在袁世凱的軟硬皆施下,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下退位詔,正式結束中國兩千餘年的帝制。

剪掉被奴役的標誌  1912年3月2日,英國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關於民國建立之初社會變革的圖文報導,標題為:強迫獲得的自由,徹底丟掉被奴役的標誌。其中文章為共和建立之初中國社會發生的變革。滿清入關後強迫漢人蓄辮,“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辮子一直是外國人眼中中國人的形象,一度是不文明的代名詞。民國成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剪除象徵滿清的辮子。還有一些人對共和還沒有適應,在街頭很不情願的被員警強行剪掉辮子。圖片共1張,是南京街頭員警給路人剪辮子的情形。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奪髮記  1912年4月6日,英國The Graphic關於剪辮子的圖文報導,標題為:奪髮記。圖片共1張,是一個小男孩在給他的小夥伴剪辮子。(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南北雙方達成協議,孫中山表明提出辭職,願意從事中國鐵道建設工作,投入和平時期的建設計畫,由袁世凱出任中華民國總統,實現共和體制。2月,孫中山辭職,但袁世凱以北方多事,不願前往南京就任,堅持留在北京。中華民國首都又由南往北移。 

孫中山最早的彩色肖像  1912年2月15日,法國Je Sais Tout關於辛亥革命的報導,標題為:孫中山,中華民國的總統。圖片共1張,是孫中山的一張彩色肖像。這是目前已知孫中山最早的彩色像肖像。 (圖/由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武昌起義雖然事起倉促,但卻是孫中山及革命党人十餘年奔走革命的成果。革命期間以驅除滿族統治、恢復華夏為號召,但革命成功後,改同盟會為國民黨,強調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並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全力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現代世界的舞臺。

 

★★★圖文版權所有,須經《優傳媒》同意才能使用

作者簡介

徐宗懋圖文館負責人徐宗懋先生從事記者二十年,近年極力耕耘世界近代歷史影像,推動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研究工作。過去曾在前線採訪過以巴衝突、美國轟炸利比亞、薩爾瓦多內戰、尼加拉瓜內戰等。目前是新世語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出版品以徐宗懋圖文館(臺灣)、秦風老照片館(中國大陸)為品牌。收藏珍貴歷史事件老照片,推廣老照片為近代歷史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倡議新的歷史影像革命,堅持藉由歷史原件的搜集,呈現給讀者最高畫質的視覺知識饗宴,並透過對歷史的敬畏,與品質的追求,加上對工作無限的熱愛,以堅定的步伐,在歷史圖像的出版上,走出一條精彩的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wwwumediaworld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