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顛覆絕大多數人的觀點!這才是東北最好的出路

特別說明:歡迎您關注反做空研究中心,我們關注公司巨頭與資本大鱷的博弈,護航為人類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個人或企業,我們精選符合價值觀的優秀稿件與大家分享,歡迎來稿和提供線索,期待您成為我們隊友。郵箱:[email protected];微信號:fanzuokong001

導 讀

萬字長文告訴你:「振興東北」逆天行,「林氏藥方」不可期。或許殘酷,或許無情,但對於大多數東北人、以及東北這塊土地,這無疑是一個最好的結局。

作者:塞冬 來源:黔財有話說公號

十年前的79分

在P大讀過書有個好處:畢業后擼串時可以有許多談資,比如塞冬可以吹:「林毅夫是我老師」。

當然了,塞冬只是在修經濟學雙學位時上過林老師一門500人的必修課《經濟專題》,這門課塞冬得了79分,僅高於借人抄作業被罰分的計量經濟學。

在這種拼碼字的考試中,塞冬很少栽跟頭,因此這個79分在十年後仍然記憶猶新。

分數是小事,這門課讓塞冬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林老師反覆強調的比較優勢理論。林老師認為:

發展中經濟體不要輕易嘗試「趕超」類產業,選擇產業時要遵循自己勞動力密集的比較優勢

為此林老師舉了個例子:

「韓國以舉國之力扶持三星現代,行政指導銀行輸血以助其在全球立足,雖然成功佔領了廣大市場,但它們連續十多年難以盈利。相反,台灣則不去觸碰這種「趕超」類產業,老老實實做電子零部件和代工業,因此台灣企業能保持利潤。韓國模式看似高大上,但台灣企業和人民則過得更好」。

然而,十年後再來看,現代起亞已成為全球銷量第4的汽車集團,三星電子單季利潤100億美元,韓國的產業結構整體甩開台灣一個身位,大學生起薪達到台灣的2倍。韓國路線和台灣路線,孰對孰錯,恐怕已是不爭的事實。

林老師作為「新古典經濟學」的繼承人,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結構」的概念,強調在遵循傳統比較優勢、自由競爭的基礎上,需要根據不同地區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經濟結構,由政府頂層構建相應的產業政策。

「比較優勢」是由市場微觀主體自主判斷,還是如林老師所述的輔以「產業政策」,已成為近年來學界爭論的一大熱門話題。就以上面的例子而言——韓國在十多年前大力扶持汽車、液晶、晶元等「趕超」類產業,究竟是違背了比較優勢,還是助力它們擁有比較優勢?

塞冬的79分得的不冤,因為塞冬在試卷上認為韓國的做法是正確的。

網紅「吉林方案」

林老師近兩年新建了一個「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致力於研究他提出的「新結構經濟學」。也就在最近,該中心因為一篇《吉林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研究報告》而成為了網紅。

這個報告之所以引起極大的爭議,是因為其對吉林經濟開出的「藥方」超出了大多數人的常識,該報告這樣認為:

  • 吉林應改變重工業優先的「趕超」戰略

  • 吉林應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重點承接輕紡和電子製造業

  • 參照其他類似發展程度的兄弟省市(重慶、湖北),吉林有望通過發展比較優勢產業實現「保8爭10」的經濟增速

可見,該報告很好的保持了林老師的一貫理念——比較Low的經濟體,得先從比較Low的活兒干起,先把勞動密集型產業做好,再考慮高精尖。

對於這篇報告,輿論基本是這樣一些觀點:

1、林毅夫只提產業結構,而沒有考慮東北深層次的制度和文化問題。

2、東北的問題在於腐敗的政治生態和黑暗的經商環境,不深化改革是行不通的。

3、東北人民的心態受計劃經濟影響極深,「等靠要」、「官本位」、「托關係」等思想嚴重影響經濟活力。

4、東北人民都不生娃了,有本事的都跑了,連人都沒了還怎麼發展經濟?

然而,文章也好、評論也罷,上述這些評論和「東北藥方」基本沒有半點關係,無非是借熱點發揮,將十多年來重複了無數遍的老段子再次擺上檯面。一直以來,有不少冬粉都留言希望塞冬講講東北,因此塞冬也借林老師的東風,談談近幾年來有關東北的一些想法。在詳述之前,先提醒一句:

塞冬對於東北經濟問題的觀點可能會顛覆絕大多數人的既有想法,篇幅也比較長,請耐心讀完再發表評論。

東北——世界上最獨特的土地

從古至今,文化人分析現實問題的方法無非就是:「這屆皇帝不行,這裡官不行,這裡人不行」。彷彿世界上所有問題都是換個皇帝、換個官、或者換個人種就能解決的。對於影響社會發展的其他變數則不關心、不關注、或者說——不懂。

林老師的團隊在寫這篇報告時,無非也是建模型、翻年鑒、找變數、填數據、跑回歸。年鑒以外的其他變數呢?——恐怕一線操刀的博士/博后們並不了解還有其它什麼變數。大家無非還是依託於自古以來的邏輯——當官的制定政策有問題、人民腦子不靈活。官員們換換政策、人民換換腦子,就能「保8爭10」了。

那麼,東北問題的根源到底在何處,為什麼十餘年來的東北振興計劃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塞冬認為,我們需要從傳統思維中跳出來,先來看看東北這塊土地本身。

大家首先回憶一下這個地理知識:

是全球同緯度里冬季氣候最冷的

下面是全球一月均溫等溫線地圖,的等溫線最偏南。

有這樣一種流行的論調:「北歐、加拿大也很冷,但人家都是頂級發達國家,所以東北也可以發展得很好」。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塞冬先舉一些例子。下面是美國北部、加拿大、西北歐,以及部分城市的一月平均溫度:


從上表可以看到,最北的省會哈爾濱位於北緯46度,歐洲的巴黎是北緯48度,倫敦51度,赫爾辛基高達北緯60度。哈爾濱比他們緯度低,但一月均溫卻比他們低15-20多度。

以寒冷著稱的加拿大和北歐,95%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冬季溫度和華北差不多的地區。

西歐主要城市的緯度和齊齊哈爾、漠河這些人眼裡的「極北」之地差不多,但其冬季溫度和長江流域類似。

甚至連阿拉斯加的人口聚集區,冬季也比瀋陽暖和,就更不用說黑吉了。


總結下來:

全地球其他國家,人口大於100萬的城市,冬季氣溫低於或等於長春的,只有俄國流放犯人的新西伯利亞,和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

還有一種常見的論調是:「東北雖然冷,但資源多,東北要是獨立國家,光靠賣資源就能發財」——塞冬想說:持有這樣論調的人,還是需要補補地理知識。

塞冬之所以在副標題里說東北是「全世界最獨特的土地」,就在於:東北雖然冬天很冷,但其緯度並不高,因此夏天也足夠熱。哈爾濱的7月日平均高溫能達到27-28度,巴黎是24度,赫爾辛基只有21度,冬季比哈爾濱暖和許多的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則只有18度。

東北的夏季溫度足夠高,高到能養活大部分的農產品,高到能讓東北成為全國最重要的農場。而全世界其他和東北冬季溫度差不多的地區:北歐的北極圈以內、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亞北部、阿拉斯加北部。由於其夏季溫度太低,低到沒法產出農產品,只能處於漁獵狀態。

我們都知道,在農業社會,人口的分佈和糧食產量高度相關。19世紀中期起,清政府放開柳條邊,關內巨量農業人口闖關東,在不到一百年時間裡,東北人口從全國人口的1/100(1850年代300萬)膨脹到全國的1/10(1940年代4000萬),從20世紀中葉到現在,東北人口一直保持全國約1/10的水平,這和其緯度不太高是分不開的。

我們再來看看歐洲、美洲、亞洲類似東北一樣寒冷地區的人口狀況:

下面是北歐的人口密度地圖,其人口大多分佈在南部沿海地區,北部除了零散的中小型居民點外,大部分是空白。上方紅色圓圈內的小城名叫阿爾塔,算是挪威極北的「重鎮」,人口2萬。其一月均溫是零下8.7度,比瀋陽高近3度


下面是阿拉斯加的人口密度圖,阿拉斯加在許多人心中就是「北極」的代名詞,但是其最大城市安克雷奇的1月均溫比瀋陽還高2度。阿拉斯加比新疆還大,但人口只有70萬,且絕大部分生活在南部相對溫暖的海岸,廣大北部基本是無人區。圖中圓圈是極光勝地費爾班克斯,人口3萬,1月均溫-22度,比哈爾濱低約5度,和黑河市類似,而黑河市人口高達170萬。


由上述可知,挪威全境的冬季氣溫都比瀋陽高,其全國人口僅是黑龍江的約1/7,而油氣產量則是大慶油田的5倍。也就是說,挪威的人均油氣產量是黑龍江的30多倍。阿拉斯加如今的油氣產量約黑龍江的6成,人口僅為黑龍江的不到1/50,因此阿拉斯加的人均油氣產量也是黑龍江的30多倍。

如果黑龍江的油氣、木材等產量能達到現在的幾十倍。也就是說,如果黑龍江能生產出全地球所有的石油和木材,那黑龍江估計會和阿拉斯加、挪威一樣富裕,但這是不可能的。以俄羅斯為例,其人均油氣產量近黑龍江的10倍,但俄羅斯的人均GDP不到1萬美元。

由此可見,東北這一「世界上最獨特地區」,因為其夏季溫度足夠高,導致其人口不足夠少,因此也就不能依靠資源發財。

市面上還有這樣一種論調:「如果東北仍在日本手裡,會比現在發達的多」。那我們就來看看日本類似氣溫的地方的發展狀況。

下面是日本人口密度圖,可以看到,最北面的北海道人口密度很低——北海道面積是遼寧的6成,人口只有遼寧的1/8。紅色圓圈中是日本北部最後一個主要定居點——旭川市,人口30多萬,1月均溫-7.5度,比瀋陽暖和4度。如果遼寧的人口密度變得和北海道一樣,那遼寧人口需要從4000多萬縮減到約800萬。


我們做個小結:

  • 整個歐洲的人口密度是的60%,北歐比遼寧略暖和,比吉黑暖和得多,但其人口密度只有東三省的不到1/10

  • 整個北美的人口密度是的1/9,阿拉斯加人口密集區比遼寧暖和,比吉黑暖和的多,但其人口密度只有東三省的千分之二

  • 整個日本的人口密度是的約3倍,北海道比遼寧暖和,比吉黑暖和的多,但其人口密度只有東三省的1/3

於是我們會發現,東北真的很「獨特」,全球其他比東北還暖和一些的地方,基本都已經是無人區了。哪怕像日本這種人口密度極大的國家,人們寧可守著狹小的關東平原,也不願意去人口密度很低、空間更加廣闊得多的北海道生活——哪怕日本政府在80-90年代花費巨量投資試圖振興北海道也無濟於事。

因此,我們會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東北如今的「超高人口」,只是因為其全球獨一份的「冬冷夏熱」所導致的農業時代超高人口的自然延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人口根據產業結構要素的自由流動,東北人口大幅流出和大幅減少才是一個應該有、而且必然會有的趨勢——全球沒有一個民族有如此巨量的人口堆積在冬季如此寒冷的地區,中華民族不是外星人基因,不應有例外。

氣候、產業、人心

許多讀者看到這裡,仍然會對塞冬嗤之以鼻——「東北人不留東北不是因為怕冷,而是因為東北社會太黑、做事缺乏操守、開公司要被政府吃垮」,「東北在張大帥、滿洲國、新前期都很NB,現在之所以不NB了,是近年來政策導向問題,要真是你所說的氣候原因,那東北以前就不可能這麼NB」。

為解釋這一問題,塞冬再舉一個外族的例子,我們來看看美國加拿大邊界上的一座大城市——布法羅的興衰史。布法羅位置如下圖所示,19世紀前期,連接五大湖和哈德遜河的「伊利運河」竣工,至此五大湖區域的糧食和工業品可以乘船出海,而不用再依靠牛車。這條運河直接導致紐約成為了北美內陸的出海口、並超越費城成為全美第一大都市。同時,布法羅也由於位於交通要衝,憑藉運河、鋼鐵、麵粉等產業一舉崛起,到19世紀後期成為了全美第10大都市,且一直到1950年代仍然是全美第15大都市。

下圖為1931年建成的布法羅市政廳,直到如今仍然是全美國最高大的市政建築之一,彰顯出這座城市曾經的輝煌。布法羅甚至還是全美國第一個全面通電的城市。


然而,好日子並不長久,布法羅的人口規模從1950年代的全美第15,掉落到2010年代的全美第50。也就是說只用了60年,也就是2代人時間,布法羅從全美舉足輕重的大城市,跌落到無足輕重的「東北老工業基地」。

塞冬曾發過一張圖——美國從1930年代至今,top20都市區人口變化情況。藍色的是排名大幅跌落的城市,紅色的是排名大幅上升的城市。從圖中可以看出,不僅是布法羅,美國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全方位衰落,而南部城市則大量崛起。


為何中美衰落的都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原因也很簡單——經濟結構變了,需要的地理要素變了,並最終導致人心也變了。

我們先來看一組歷年三大產業佔GDP的比重:


如塞冬此前文章所言,在2010年時的城鎮化和工業化進度,類似於美國的1930年代,也正是在這個時間點,中美的重化工增速達到頂峰,這也是中美東北老工業基地城市最後的輝煌。

上圖中可以看到,2000-2010年間,二產的比重不降反升,全國的煤炭、鋼鐵、機械、化工、電力等量價齊升。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東北的經濟增速超過全國平均。塞冬還記得,那幾年媒體談及東北時,都是大篇幅介紹東北如何從90年代的下崗潮中恢復過來,重工業企業百花齊放,瀋陽鐵西區在當今總理帶領下完成棚戶區改造、實現工業企業的產業升級,呈現出一片興興向榮的景象。

國家支持東北地區振興 瀋陽鐵西區見證巨變

而從2010年開始,的重化工超高速發展就此結束,二產熄火,三產佔比以每年超過1%的速度躍升。大約在相同的歷史階段,中美的「東北老工業基地」集體開始了衰落。

一個簡單的事實是:農業和重化工業高度依賴於特定的地理條件——東北的大平原、大慶的油田、山西的煤炭、河北的鐵、遼寧的煤/鐵/港、沿海的深水港煉化基地等。

而三產並不在乎這些特定地理條件,三產需要的是權力、資金和人才,而這三點需要的是合適的區位和不太差的氣候條件。

東北的絕大多數地區,正好不滿足后一條——全球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樂意大規模定居於冬季如此寒冷的地區。

東北曾經的輝煌,是因為當時一、二產業佔據主導,第三產業只是點綴。而東北擁有發展一、二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大平原、煤鐵油和日俄蘇的技術輸出。

而當重工業化結束后,第三產業發展所需的權力、資金和人才,遇到了東北難以突破的氣候瓶頸。於是乎:有權、有錢、有知識的東北人,開始了「孔雀東南飛」。即便這一代人不飛,也會將財富交給下一代,讓下一代飛走。我們可以看以下這條新聞:

發改委:東北人口流失沒那麼嚴重 十年流失100多萬

文中如此說道:

「我們根據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進行了分析,基本上,十年流出的人口有100多萬」,「應該承認在東北流失的100多萬人口中,高層的、管理層的或者生產線的骨幹力量佔了多數。」

如上文所講,2000-2010是東北最後的黃金10年,這10年間人口流失總體而言並不很嚴重,但高端人口卻已開始大量離開。

慢慢的,整個東北成為了一個跳板,所有在其中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理想:「在東北賺到足夠的錢,然後離開——或者至少也要去瀋陽、最好是大連」——遼東半島是東北唯一一個冬季氣溫類似華北的地區。

於是,「東北人並不是怕冷而離開」越來越成為囚徒困境中的一句謊言。或許並不是100%的東北人都想離開,但一個地區哪怕只有20%的人畢生理想是「離開」,這20%的人不再期待家鄉會變更好,不再為家鄉的興衰榮辱增加半分投入,不再期望維持既有的人情關係,不再擔心他人對自己說長道短。甚至為了自己能離開,耗盡家鄉的資源、竭澤而漁也在所不惜。而當餘下80%的人發現居然有20%的人在偷偷建造末日逃生飛船時,他們也慌了。

於是乎,官員們在自己的任期里能撈多少是多少,能造假的先造起來,能收的稅先收上來,能宰的先宰一刀——因為三亞的別墅、天津的藍印、大連的海景、北京的房貸,全指望著這幾年的收成。近兩年遼寧統計數字的大幅負增長,就是為前幾年的虛報背鍋。

遼寧省省長陳求發:我們頂著壓力擠壓水分

塞冬的老家在祖國西南部,因此塞冬深知:「受計劃經濟毒害」的不止東北這一家;「等靠要」思想嚴重的也不止是東北;「人懶」更不是東北人的本性。

全國人均接受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最多的地區分為三類:

青、藏、疆、蒙等邊疆省區
川、渝、黔、滇等西南落後省份
東三省

論起國有經濟比重、財政支出佔比、固定投資佔比、轉移支付佔比等等,西南省市並不輸東北,其官本位思想也極其嚴重,半天麻將半天班、一頓晚飯一頓酒更是一種全民文化現象。

那麼,為何長期落後的西南地區近年來成為經濟超高速增長的典範,而東北就被他人各種諷刺挖苦?為何林毅夫老師會認為重慶、湖北這樣的內陸後進省份是東北應該學習的榜樣?東北是否能以他們為榜樣獲得翻身?我們繼續來看下一節。

湖北、重慶、大山

林毅夫老師的「吉林藥方」,或者說他的整個「結構經濟學」的精髓,就在於他認為一個地區可以參照其他發展較為成功的地區在相似發展階段時的產業結構,來設計自身的產業結構,從而比照成功經驗獲得快速發展。

「吉林藥方」給出的比照對象是湖北和重慶,因為它們的人均GDP和吉林近似,且它們是近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

重慶的產業發展思路,黃奇帆多年來已經闡述得非常詳細:通過引進PC、手機產業鏈,從上游零部件到下游組裝,完整地承接長、珠三角電子加工產業轉移——短短几年時間,重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PC生產基地,以及僅次於廣東的全球第二大手機生產基地,重慶的出口額暴增,GDP增速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成為內陸省市發展的典範。

「吉林藥方」認為,重慶、湖北依靠巨量的富餘農業勞動力承接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獲得了超高速發展。吉林和它們的人均GDP相近,且吉林地處平原,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同等發展程度所需的農業勞動力應該更少。根據「藥方」的計算,吉林有300餘萬富餘農業勞動力。因此可以將這些勞動力轉移到輕紡、電子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從而讓吉林獲得類似重慶、湖北這樣的兩位數高增長。

這個邏輯看似沒問題,但塞冬對此的評論是:

林老師團隊里一線操刀這份報告的博士/博士后們缺乏地理知識

我們先來看一個對比,湖北和吉林各地州市2015年的人均GDP


重慶是區縣直轄,下面是重慶各區縣2015年的人均GDP


從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雖然三省市的人均GDP都為8000多美元,但其分佈極為不同。重慶和湖北各地的分佈方差極大,兩省市都存在許多人均3-4000美元的貧困地區。而吉林的分佈則差別不大,最差的白城市也有人均5700美元。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地理問題——重慶、湖北存在大片連綿的高落差山區,這些地區由於地形地貌的關係,人均耕地極少,光靠農業甚至無法養活自己,大量農民只能外出打工。而東北的平原佔比顯著高於南方,人均耕地面積顯著高於南方。重慶 + 湖北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吉林省的1/3。

從下面一組數字我們也可以看出三個省市的區別:

湖北102個區縣中,25個國家級貧困縣,佔比24.5%
重慶40個區縣中,14個國家級貧困縣,佔比35%
吉林60個區縣中,8個國家級貧困縣,佔比13.3%

第六次人口普查時:

湖北戶籍人口6176萬,常住人口5724萬
重慶戶籍人口3276萬,常住人口2885萬
吉林戶籍人口2723萬,常住人口2746萬

可以看到,湖北和重慶,都存在著數百萬長期定居省外的人口,而吉林的戶籍/常住人口則基本相當。

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無法生存的耕地面積,才能造就巨量人口背井離鄉外出。條件更為惡劣的貴州,全省近20%的人口常住省外——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大學生奔赴重慶山區、湘西山區、鄂西北山區、貴州山區、雲南山區去支教、扶貧,但卻很少有人去東北支教扶貧。因為東北的大多數農村相比較南方山區實在是條件太好,根本不需要扶貧。

除了連片山區以外,另一個連片貧窮、產生巨量外出打工人口的區域是河南、山東、安徽交界的「中原塌陷區」,這一地區因為黃泛、淮害、鹽鹼和天量人口基數,導致大範圍的區縣人均GDP全國倒數。以著名的民工大市、戶籍人口上千萬的安徽阜陽市為例——其2016年人均GDP只有2500美元,不足全國平均水品的1/3,甚至只有貴州省的一半。

過去幾年裡,長珠三角向內陸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最為成功的幾個例子,也正是這些大批量產出赤貧農民工的省市:重慶、成都、鄭州、貴陽、合肥、武漢的富士康們崛起了,那些原本在長、珠三角的農民工們返鄉就業,同時也帶動了上下游電子產業鏈的發展,這些城市在過去幾年也成為了高速發展的樣板。

正是那些走投無路的無產赤貧農民工,撐起了長、珠三角90年代到2010年代依靠出口加工的高速發展,也正是他們撐起了自己家鄉從2010年到現在所承接的產業轉移。

而吉林省呢?並不存在這種大規模赤貧的偏遠山區,也並不存在黃泛、淮害、鹽鹼地,其最窮的地市人均GDP也有近6000美元,其絕大多數農民都沒有達到走投無路的地步,並沒有參與艱苦枯燥的勞動密集型加工業的動力。

我們以安徽為例:

  • 人均GDP 2500美元的阜陽市,其戶籍人口為1060萬,常住人口為800萬,1/4的阜陽人長期定居在阜陽外。

  • 人均GDP 6000美元的黃山市,其戶籍人口為148萬,常住人口為138萬,只有1/15的黃山人長期定居在黃山外

湖北、四川、重慶、貴州、河南也是類似的道理,那些居住在平原、壩子地區的人,每天的生活是麻將、扎金花、啤酒、火鍋、小龍蝦,和東北人民並沒有什麼兩樣,他們很難轉移到林老師所說的「輕紡」、「電子加工」這兩類吉林省的「希望產業」中來。

簡而言之就是:

讓戶均幾十上百畝耕地的東北農民去站台富士康和紡織廠,這一定是在開玩笑

若不是因為人均2分的零散山坡貧瘠耕地連種包穀土豆都養不活全家,南方內陸山區農民又怎會願意背景離鄉干這種低端產業

塞冬認為,能寫出這種分析文章的一線博士/博后們,一定是沒有參加過西南山區的支教活動

更重要的是,塞冬闡述了很多次——同樣都是100個人,西南地區有20人的年齡在14歲以下,而東北則只有10人。林老師的「吉林藥方」中說,吉林省16-59歲勞動力佔比高達68.6%。然而,面對一個倒金字塔型的年齡結構,如何讓這大部分年齡在40歲以上的「勞動力」走上富士康流水線?


塞冬的「吉林藥方」

東北問題的根源在於其地球上獨一份的氣候條件。所有主動、被動的試圖挽救東北的方案,都不足以抵抗這一基本自然規律。

東北的冬天足夠冷,冷到總有一定比例的人會以離開東北為畢生目標。東北的夏天又足夠的熱,熱到讓其囤積了遠超出其在後工業化時代所能承受的產業人口。

東北不夠富,高端三產所需要人和財不會在此立足。東北又不夠窮,無法逼迫無產農民走上富士康的流水線。

兩三代人後,東北的人口將會由現在佔全國的9%,下降到不足5%甚至更低。東北的產業足夠支撐其「膝蓋斬」后的人口步入發達社會,正如北歐、北海道、阿拉斯加一樣——在如此寒冷的地區,只有人口少,才能人均高。

巨量的轉移支付,巨量的固定資產投資,人為的「產業政策」,只會造成巨量的浪費。東北一些地區甚至在人口只有二百萬的地級市修建時速300km的高鐵,這無疑是一種竭澤而漁。

減少這些不必要的投資浪費,加大遼東半島城市群的建設用地供給,加大天津等華北大城市的建設用地供給。讓東北人口自然的轉移到他們更加熱愛的溫暖地帶,才是王道。

在東北內陸,同樣需要讓人口能儘可能輕鬆的在哈爾濱、長春、瀋陽輕鬆買房、落戶、安居、樂業。只有高效率的特大城市,才能儘可能低成本地抵禦嚴寒,保留住那些具有東北特色的高等教育、科研、軍工、重工產業——城市足夠大,人才才想留。

而東北的大多數地區,除了少數大城市特大城市外,成為機械化的大糧倉,成為野生動物的保留地,成為連綿的國家公園,將會是一個必然的、無法人為逆轉的未來。

或許殘酷,或許無情,但對於大多數東北人、以及東北這塊土地,這無疑是一個最好的結局。

作者:塞冬 來源:黔財有話說公號 原文標題:《萬字長文告訴你:"振興東北"逆天行,"林氏藥方"不可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