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圍城》電子版權百萬成交,經典作品將在內容付費浪潮中打個翻身仗?

2017年,距離《圍城》首次出版已經整整70年了。70年,30多個版本,《圍城》一共賣出了790多萬冊。1990年,《圍城》改編為同名電視劇,主演是陳道明和呂麗萍。

今年7月底,數字閱讀平台掌閱宣布以100萬元簽下《圍城》的全球獨家電子版權。在《圍城》被形形色色的盜版寄生蟲蠶食多年之後,錢鍾書先生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終於要迎來「新生」。

「新生」后的《圍城》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用戶會付費聽北島和他的朋友們聊102次詩歌;會花錢聽美學大師蔣勛說完一整本《紅樓夢》;也會跟隨馬雲訂閱《李翔商業內參》;還會一毛錢圍觀「知識網紅」王思聰的回答……

一時間潮聲漸起,忽而知識付費元年至。知識掮客們高舉著「碎片時間終生學習」的大旗,浩浩蕩蕩,他們在最短的時間裡滿足人們「消除焦慮感,補充社交貨幣」的需求。

在這個當口,掌閱百萬簽下《圍城》的電子版權,創下了行業內單本成交價的最高紀錄。這更像是一場新的戰役,以《圍城》為代表的經典文學作品,能在內容付費的大潮下,打個翻身仗嗎?

變與不變的「內容付費」

太陽底下無新事。

所謂的「內容付費」並不是今天才有的說法。時代更迭中,內容付費的場景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媒介形態也從書本轉向包括電子書、視頻和音頻在內的多媒體。

最早,我們花錢到學校和培訓機構接受教育;後來,我們開始買電子書、買視頻網站會員。如果說這兩者分別對應內容付費的1.0和2.0時代,那麼2016年開啟的就是「內容付費3.0時代」。在這個時代里,內容付費將人從「反人性」的學校教育中抽離出來,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選擇,我們開始為各個領域的大V們在互聯網平台上開設的課程和分享的知識經驗慷慨解囊。

主動選擇意味著買方市場,也就是說,知識和內容的兜售者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才能讓消費者自掏腰包。

最典型的就是平台思路:聚集大量優質內容。這一思路下,平台對頭部內容的爭奪也成為必然,有付費實力的平台用頭部內容建造自己的護城河,整個市場梯隊劃分清晰,格局日漸明朗。

電子書、視頻和音頻在內的多個領域都在「為好的內容買單」,時間來到知識付費3.0時代,這一思路依然行得通。米未傳媒和喜馬拉雅打造付費音頻節目《好好說話》,消費額破500萬;分答開創「付費問答+圍觀旁聽」的新模式,王思聰僅僅回答了32個問題就賺了23.8萬;豆瓣時間借力北島和其他16名詩人和譯者,訂閱用戶數7天破萬,銷售額逾130萬人民幣……

《圍城》上架掌閱僅4天,書城內簡介頁用戶瀏覽量已近400萬,閱讀量達到90多萬人次,幾乎與線下1年閱讀量持平。而伴隨內容付費的升級,數字閱讀領域的「王者爭霸」也將拉開新的帷幕。

經典回歸,移動閱讀市場分一杯羹

王小波說:「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學習自然科學、閱讀文學作品、看人文科學的書籍,乃至旅行、戀愛,無不有助於形成我的信念,構造我的價值觀」。

如果說不變的是為好的內容和知識付費的意願,那麼變得就是付費的目的和對知識的理解。

「學習、閱讀、旅行、戀愛」,看起來就少了幾分功利主義的焦慮。的確,個體經過長期的學習實踐而形成的價值體系,總比短期內堆砌起來的二手經驗來的穩固,也更讓人踏實。從這一點上看,經典文獻在淺度知識盛行的年代,依然具有不可忽視的實用價值。

正因如此,近年來的文化產業領域屢屢出現「回歸經典」的好作品,這些作品通過對傳統經典文化的挖掘,並通過現代媒介形式產品化傳播,不僅在文化評價上回饋良好,同時也取得出色的經濟效益。

影視劇上,《白鹿原》雖制播坎坷但話題熱度卻一直不減,播放前後只在掌閱APP上就有100萬人瀏覽;亦舒代表作《我的前半生》連續多天收視破2,劇本爭議拉動原作銷售;《權力的遊戲》第七季回歸又帶起了原作《冰與火之歌》的熱度……

綜藝節目上,《朗讀者》、《見字如面》之類的嚴肅閱讀節目不僅帶火了「老戲骨」,也扎紮實實的打撈了觀眾對節目中出現作品的閱讀興趣。更別提《詩詞大會》掀起的「全民飛花令」小高潮了。

影視劇和綜藝節目的火爆自然會引起出版和數字閱讀行業的反應。在今年4月份公布的《2016年數字閱讀白皮書》上,經典出版作品在不同年齡段用戶的閱讀題材偏好中都佔據著相當的份額。相比於PC端,移動閱讀中嚴肅經典作品回歸趨勢更加明顯,市場可期。

根據艾瑞諮詢的報告,移動閱讀市場上目前處於第一梯隊的是掌閱與QQ閱讀。「背靠大樹好乘涼」的QQ閱讀憑藉閱文集團的網路文學IP資源打造護城河,但是經典出版物並不是其核心業務;而一直以出版類作品見長的亞馬遜,與kindle系列相比,其手機APP的用戶體驗並不美好,中文出版物資源也僅有20餘萬冊,覆蓋率遠遠不敵英文。

與其他數字閱讀APP不一樣的是,有相當數量的用戶在掌閱上閱讀出版書,這得益於掌閱在早期就開始重視出版書。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掌閱擁有數字內容52萬冊,其中中文出版資源的市場覆蓋率達到80%。

一直穩紮穩打做著數字閱讀老本行的掌閱,在近期頻繁有大動作,除了100萬高價拿下《圍城》電子版權,2016年10月,APP首發《哈利·波特和被詛咒的孩子》;2017年1月,世界奇幻大師喬治R·R·馬丁所著的《冰與火之歌》紀念版的中文電子版全五卷共15冊登陸掌閱平台。

精品出版物的儲蓄池越做越大,池上波瀾漸起,經典作品的回潮正在醞釀著數字閱讀的新格局。

用戶體驗決定付費意願

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新格局下讀者會為正版的經典作品付費嗎?

曾經,優質且多量的內容資源儲備、具有號召力的經典作品,都不能確保讀者掏腰包買單。畢竟自克里斯·安德森的《免費:未來的商業模式》起,「免費」就一直被認為是互聯網的圭臬。

而在數字閱讀領域,與免費一起出現的,一是麻煩,二是粗糙。這種情況相信你也有過:跑遍大大小小論壇,避開各種惡意插件和小廣告,終於下載到了自己想要的資源。但是,不堪入目的排版,隔幾行就冒出來的錯別字和火星符號,一下就澆滅了好不容易燃起來的閱讀意願。

《2016年網路文學版權保護白皮書》上的調查顯示,「使用體驗」是用戶為正版付費的最重要因素,有56.5%的讀者會為了良好的閱讀體驗而為正版內容付費。這一結論不僅僅局限於網路文學領域,其他數字內容產品也同樣適用。

因此,在決定讀者是否願意為正版內容付費的因素中,閱讀體驗和內容儲備、內容質量同樣重要。

如果說盜版電子書的錯別字、漏印、錯印是對閱讀的不尊重,那粗排版的電子書就剝奪了閱讀的優雅。即使是正版,也沒人願意為「一個書名,一個作者,然後就開始通篇的文字,無盡的文字」的「簡易快餐」買單。

將圖片、甚至視頻囊獲其中的正版精排版書應運而生。

目前,掌閱利用自己研發的精品書製作工具iEditor,已經累計推出了一萬多本精排版數字內容。自2008年成立以來對正版內容的堅持也讓掌閱於2015年獲得了第四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金獎」,是獲獎企業中唯一的數字閱讀企業。

根據TalkingData的應用排行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各個季度閱讀類應用排名中,掌閱覆蓋率和活躍率均排名第一。

與此同時,掌閱也等來了內容付費的風口。政策層面,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強網路文學作品版權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法規、開展「凈網行動」嚴厲打擊盜版侵權行為;版權保護增加了用戶獲取盜版內容的時間成本,用戶開始逐漸向付費閱讀遷移。

讀者的付費意識也在不斷提升,只看正版的網路文學用戶佔比從2015年的26.4%上升至2016年29.5%。

物非人也非。無論是從知識需求、付費意識還是市場環境來看,經典文學作品的捲土重來都是指日可待。

「除了掌閱版,其他都是盜版」,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在談到《圍城》電子版時脫口而出的「宣言」,何嘗又不是市場引領者們所希冀的未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