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血戰老山:解放軍1個團靠炮火支援打退越軍6個團

老山張友俠

裝甲兵在南疆打的最後一仗屬於湊巧,假如沒有松毛嶺大戰,裝甲兵就趕不上趟了,因為以後越南人被打怕了,再沒有組織過大型作戰,兩山輪戰基本是步兵放哨,炮兵敲鼓,裝甲兵呢,用不上。松毛嶺和老山什麼關係,為什麼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們打贏了,又出來個「收復老山」?為什麼越南人對老山這樣玩命?兄弟也是問了參戰的官兵才知道真情。

原來老山這地方屬於雙方對國境理解不同的一個特殊地點。給您一個形象的說明,這個是當時一個姓常的軍官給我比喻的,他參加過712松毛嶺大戰。您張開嘴,把下巴使勁往前推,您的下頜就是一張老山的地形圖,嘴裡是,唇外是越南。國境線的兩處界碑,一處是您的左槽牙,一處是您的右槽牙。老山呢?就是您右邊的虎牙,您左邊的虎牙是八里河東山,比較低的下門牙呢?是松毛嶺。這裡邊就有問題了。越南人認為,國境么,就是界碑連直線,兩個界碑一連,老山,八里河東山,松毛嶺,包括松毛嶺後邊您那半條舌頭,都屬於越南。人認為,國境么,是按照山川走勢的,當然按照分界嶺的中心線劃分,所以,應該是沿著八里河東山,松毛嶺,老山的山脊劃分的。這就是老山領土爭端的由來,所以,雙方都認為這是「祖國的神聖領土」,從心裡就覺得對方是侵略者,所以打起來也就特別的慘烈。

這一塊土地可不小,松毛嶺長度5公里,老山,八里河東山到界碑差不多也有5公里,一個梯形,總共30平方公里左右吧。那麼我們為什麼沒有先佔老山呢?因為按照國際慣例,國界的分水嶺上,兩國都是不駐兵的,所以79年反擊戰後我軍並沒有在老山派駐軍隊。越南人呢?它79年後一般不太敢惹的,也基本遵守國際慣例。可是在老山它駐軍。原因呢?它認為那是越南國境內的領土阿,駐軍理直氣壯么。但是老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的特點是南緩北陡,好像南方的分界嶺都有這個特點。如果方面控制了老山一線,越南人就需要把自己的防線向後推78公里。更重要的是老山面對越南一方是一個盆地,越南人丟了老山,再想從這裡威脅,就要先派部隊進入盆地,再仰攻老山,但是人居高臨下,你一進入盆地我就了如指掌了,讓越南人的作戰難度大大增加。結果,就是軍隊19844月大舉收復老山。那一戰軍隊準備得非常充分。我所去的部隊有一位參謀,原來是38軍偵察大隊的人,他們參加了收復老山的戰鬥,任務是深入到越南一側進行偵察。他講的具體偵察任務記不清了,好像是針對越南炮兵,大體是和一般的戰前偵察差不多,但是有一個細節我還記得。他們鑽到了老山背後,穿著越軍制服 -- 這個好像不符合國際戰爭的慣例,有點兒 不紳士,可是東方軍隊經常這樣干 -- 當時還是天剛亮,他們發現通往偵察目標的路要穿過一個越南村子,按照計劃應該繞,可是沒走多遠就發現村莊周圍都是雷區,時間太緊,指揮官一咬牙,硬穿!按照戰前偵察的情報,這個村子沒有越南駐軍。但是他們都知道,越南人是全民皆兵,一旦被發現打起來,老山上的越軍把退路一掐,這十幾口子人就別回去了。所以大家都很緊張,手都勾著槍機,隨時準備打了。不過他們也想碰運氣,穿過了半個村子,還沒有人發現,有個女的出來,看見他們就愣住了。

當時大家都緊張壞了。有一個兵比較聰明,他見勢不妙,就朝那女的笑了一下。給我們講的這位說:他笑得比哭還難看。那個兵後來說,他想越南軍隊和解放軍挺象的,也許也有軍民魚水情,看到自己的老百姓,應該笑一下吧。不過好像越南人沒有這個傳統,那女的臉一寒,把手裡的水桶倒掉,就關門了。這後邊大家就一直提心弔膽,直到任務完成回到了陣地,才確信那女的沒有去報告,大概她以為碰上了個不正經的越南兵吧。這是收復老山的一個多月以前,以後開始打炮,越南人的警惕性就高多了,再沒那樣容易矇混過關。收復老山一戰基本是打的炮兵,奇怪的是我認識的這幾位軍官,大多是長沙炮校出身,裡面卻沒有一個對這一戰有多少具體的了解,他們比較了解的是松毛嶺大戰。

松毛嶺大戰,就是1984712日越軍越北軍區發動的奪回老山的戰鬥,越軍核心是316A師(步兵)和168炮兵旅(炮兵),當然還有其他部隊,這兩個番號是我當時記下來的,前一個肯定正確,后一個沒準。316A師是越軍王牌軍,軍隊的老對手。79年曾經馳援高平,差一點兒包了許世友的餃子。不過它的胃口太大,兵力太分散,結果反而被軍隊先一步強佔了通往高平的交通要道,它攻不能攻,懾於上級壓力又不敢跑,結果它的指揮官使出昏招,在我軍兩大集團之間停留過久,遭到兩面夾攻,損失慘重。據說打老山之前,它的師長已經不是79年那個。

軍隊的守軍指揮官是團長張友俠,我查了一下,他是將門之後,開國上將張宗遜的兒子。張宗遜打仗挺厲害,可是吃過炮兵的虧,1946年集寧戰役,他碰上了傅作義手下的名將郭景雲(後來的35軍軍長,1949年在新保安戰敗自殺),雙方同時強佔一座山峰,結果土八路先上去了。郭景雲急了,命令炮兵猛轟山頂的張宗遜部陣地。但是國民黨炮手水平不佳,炮彈都飛過山頭落到了後面,把郭景雲氣的要槍斃炮兵指揮官。沒想到的是張宗遜更慘,他為了防炮沒有在頂峰放多少人,把部隊都藏在了山頂後面的坡上,結果飛過山頂的炮彈正好落在人群里爆炸,郭景雲沒費多少力氣就拿下了山頂陣地。這是張宗遜上將少有的幾個敗仗。

這次張友俠也是守山頂,兵力和越南人比是17,可是他的處境和老張將軍完全不一樣,因為聽他招呼的炮兵,比越南人強太多了-- 還有坦克。關於張友俠的傳說,在三十八軍採訪期間我不知道守軍的指揮官是他,只聽說是一個步兵團長,他的身世和姓名,都是後來證實的,以上的部分,則是來自有關資料,不是獨家的報道。而且,那些三十八軍的參戰人員,也沒有誰真正在他身邊干過,關於他的情況,多是「我的戰友XXX...」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大炮

前面西北兄問到38軍偵察大隊參戰的情況,應該是確實參戰了,這有兩個根據,一個是我在那裡看到過他們在南疆的照片,當時我曾經問他們:「你們三十八軍沒有到越南前線打過吧?」回答的軍官是愣了一下,然後說:有,我們的偵察大隊上去了。以後才看到他們的照片。還有一個就是那位給我們講「笑比哭好」的老哥,他可是老山英模報告團的,在中央電視台亮過相 -- 也惹了麻煩 -- 大伙兒也許還有印象,當年電視上的英模報告團,有一位老哥講偵察,講到偵察到越南領土上,自己覺得有點兒問題,就趕緊解釋為什麼要偵察越南的地方,還說出來騎線嶺上不駐軍的事情,結果羅里羅唆講了十分鐘。越說越給聽眾造成混亂:咦,我們不是「收復」自己的領土么?怎麼好像仗打到越南地盤上去了?這就是他阿!打仗行的,干宣傳往往出洋相,當年認識一位某縣商業局局長,一問,他當年在東北剿匪的代號是20X首長,咦,少劍波不是203么?驚訝之下一問,才知道《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真實身份就是當年的203!和這位局長是老戰友呢。白茹,就是曲波妻子的原型。但是,這位老哥說起來一臉的不屑:「曲波?寫東西行,打仗?那可不行。。。」看看合影,唉 -- 曲波先生千萬不要看我的這篇文章阿,-- 當年仰慕小白鴿的朋友們恐怕要失望了。看來,打仗和動筆,真正是兩回事。

言歸正傳。張友俠是將門之後,雷厲風行,獨當一面的指揮官,照片上看堂堂的車軸漢子。但讀過《中越戰爭秘聞》一書的朋友也許對他的第一個印象不是威武,而是……,因為書裡面有一段「張友俠一聽炮彈沒有了,兩臂一攤當場背過氣去了。沒有炮火封鎖,他一個團怎麼樣也頂不住越軍六個團的衝擊。」很多人都記得這位背過氣去的團座大人。在38軍期間,聽到這位鎮守松毛嶺的團長很多事情,但是沒有人提到他背過氣去,我想,大概是藝術的誇張吧。

張友俠團負責的防線是在老山防線的中段 -- 門牙的位置,稱為松毛嶺,左邊是八里河東山,就是左邊的虎牙,右邊是老山主峰,就是右邊的虎牙,在左邊虎牙和門牙之間,有一條流出的口水,就是從流到越南的盤龍河,河邊有一條公路。盤龍河下游的水口村,是越軍組織進攻的中心,盤龍河的支流清水河在前面橫流,河北面的一片草地,就是越軍秘密潛伏的陣地。越軍的部署,後來的分析是主力潛伏松毛嶺前,採取不要火力準備,奇襲的打法,另以一部分兵力猛攻八里河東山。說白了,就是利用盤龍河的河谷往上摸,不去動右邊的那顆虎牙 -- 老山主峰,而打掉軍隊陣地的門牙,如果能擴大戰果就拿下左邊的虎牙 --- 八里河東山。具體大家了解的戰鬥經過我就不多著墨了,戰前我軍情報極為準確,炮兵對越軍埋伏地域進行了地毯式的猛烈炮擊,越軍一線指揮官被打死,但是一聲不出,以至於我軍誤以為自己判斷錯誤,結果午夜敵軍突然發動襲擊,直撲守軍陣地。這裡就要說為什麼那樣表彰李海欣了,大家都知道他戰死後所駐守的陣地改名為「李海欣高地」,因為他的貢獻太大了。李海欣高地原名142高地,是松毛嶺一線警戒陣地中最高的陣地,它的側後方就是松毛嶺二線陣地的大門:169高地,再後面,就是張友俠的老窩核心陣地了。他的貢獻是最先發現敵情,在周圍一線警戒陣地全失的情況下釘子一樣擋住了越軍的主力,使越軍無法快速通過一線,奇襲軍隊的主陣地。越軍拿不下李海欣高地,被迫把奇襲改為強攻,用猛烈的炮火攻擊軍隊陣地,而後發動步兵攻擊。這可就不容易了。

軍隊打老山,炮火準備了二十多天,俘虜基本都是聾子,那是什麼炮火?要知道軍隊的炮兵一向驕傲的不得了,尤其是三十八軍的。那是真厲害。我們在觀摩塞北大演習的時候見識過了。那一次有炮兵準備,步兵衝鋒的科目,三十八軍的老參們牛的不得了,告訴我們,你們看著,三十八軍肯定是第一。沒有近距離看過炮兵射擊的根本領會不了那種威風。我們離著還有一百多米,耳朵里塞著塞子,一開炮的頭一個感覺太丟人了,就是:快跑啊!--那是人逃避危險的本能。什麼叫地動山搖,彷彿空氣在顫抖,大地在燃燒,122自行榴彈炮打炮的時候就是這個感覺!老山我軍的火炮據說比這個口徑還要大!炮擊對敵人危險對自己人也危險,我軍79年反擊戰的時候,好多炮兵都因為開炮震傷,落下了終身難愈的疾患。到老山戰役的時候,炮兵普遍穿戴了防護服裝,包括特製的耳塞。這也是軍隊因為走向現代化而帶有「人情味」的開始。人家給我們指點,看,炸的黑煙是炮彈,白煙呢,那是電影道具一樣,預先埋好壯聲勢的炸藥。

果然是三十八軍第一!下來,崇拜之餘,問他們怎麼能有把握。人家老參傲氣的說:公開的秘密。炮擊的時候怕誤傷自己人,步兵衝鋒的出發點要離開炮擊炸點一定距離,二戰的時候日軍是四百米。軍隊的標準是三百米。三十八軍呢?演習的步兵指揮官厲害,通知一百米接敵!什麼叫王牌軍阿,這就是王牌軍的概念。第一是從上到下嗷嗷叫,敢打硬仗不要命,第二是真有那個本錢,離的那樣近,炮彈要是象趙本山那樣「忽悠」一下,三十八軍的軍長就撤職了,可是這麼多年,愣是沒出過事故。我們後來去參觀,炮彈爆炸的彈坑,就像尺子量的一樣,一排一線!那是第一排炮彈打的,那是第二排打的,清清楚楚。這背後就是精確的射擊技術,還有就是平時對設備的不懈良好維護。所以三十八軍有把握拿第一,用老參們的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別的部隊,他不敢這麼干。萬歲軍,真傲氣啊,聽說當年張靈甫的整編七十四師,也是這樣的風貌,看來古今中外的精兵都有一樣的地方。

打老山,炮兵可算打出了威風,真正步兵的衝鋒,已經是清掃殘敵了。越軍的工事修得十分堅固,他們打美國人有經驗的。比如標準的半永久防禦工事,幾乎全是半地下式,射口很低,先搭起框架,架一層鋼板,上面橫一層,縱一層,再橫一層三排碗口粗的原木,南方的硬木堅硬如鐵,火燒不壞,就是火焰噴射器也沒辦法。上面鋪波紋鋼板,再上面是三米厚的紅土覆蓋層,頂上再加兩排交*的碗口粗原木,覆蓋波紋鋼板,最後壓三層沙袋,蓋偽裝繩網。夠堅固的吧?戰後到越軍陣地上看,軍隊的大口徑加榴炮,只要一發命中,就把這樣的工事變成一個大漏斗!裡面的越南兵連全屍都沒有!就是這樣,軍隊還打了二十多天的炮才往上沖。越南人幻想一個小時的炮擊就拿下來,他們以為用的是卡通片里的原子大炮?但是越南人也有優勢,那就是松毛嶺正面投入的戰鬥經驗豐富的六個團精兵,而且老山南坡是緩坡。張友俠呢,只有一個團,要分散守點,捏不成拳頭。越南人忘了,軍隊的炮兵比步兵還多,就集中在松毛嶺的背後,三十八軍的老參告訴我們,軍隊的大炮射程15000米,老越的也就咱們一半兒,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敢和我們打對射!不過,他們對越南炮兵還是滿佩服的,真是不怕死,被我們幾倍的炮火壓著打,人仰馬翻,依然信守職責,自始至終頑強的掩護步兵的衝鋒,越軍炮兵的損失,絕不比他們的步兵少。此外,炮兵,還有一手絕招。

169越南步兵打紅了眼

712凌晨開始,中越雙方在松毛嶺前方全線展開激戰,第一個回合前沿陣地

除了李海欣高地全部失守。越軍步兵的單兵素質和步兵指揮令人欽佩,這是所有參加過對越反擊戰的官兵的共同看法。遠距離炮戰軍隊佔有絕對的優勢。肉搏戰士兵單兵也佔據優勢?。但是近距離的步兵戰術越軍出色,因為他們的中級指揮官都是越戰或者柬戰老兵,經驗豐富,指揮靈活。軍隊則因為受到陣地點線的限制,在第一線上難以打出好的戰術動作來。在許多回憶錄中都可以看出,老山一戰越軍信守集中優勢兵力的原則,經常在一個陣地上形成以多打少的優勢。重頭戲還是炮兵。

按照這裡有的朋友提供情況,越軍應該有超過軍隊的大口徑火炮,而且越軍方面清水河後方正有一列平行於松毛嶺的山地,是最好的炮兵陣地,可是實戰中越軍在那裡並沒有亮出比軍隊更兇猛的炮火來。軍隊在老山後有整整一個炮師(口徑不詳,但是應該沒有使用203毫米炮,也沒有使用自行火炮),越軍頑固的和炮兵對射,勇氣可嘉,但就象瓜達爾卡納爾島上一木支隊用迫擊炮和美軍對射一樣,有點兒不自量力。實際上當時軍隊的炮兵同時在執行四個任務:

第一,對一線作火力支援 -- 這個主要是營團屬中口徑火炮打。大口徑炮也打了,下面還要提到。

第二,壓制越軍炮兵,破壞其炮兵陣地。

第三,利用遠距離炮火打擊越軍來自水口村方向的三線援軍和重要軍事目標。

第四,切斷越軍第二線部隊和第一線部隊的聯繫,這個是重頭戲。

後面的三個目標都是大口徑加榴炮為主。就是這樣還遊刃有餘。越軍拼炮兵應該屬於一個戰術錯誤。李海欣高地的堅守遲滯了越軍的腳步,他們被迫改奇襲為強攻,而第二線的部隊已經從最初的震驚中蘇醒過來,越軍的攻勢變得艱難而緩慢了。更重要的是,軍隊的炮兵開始動起來。一旦方面的炮兵動起來,戰場形勢就頓時發生了巨大的改觀。這時候,越軍正發動第二次衝鋒,李海欣高地的表面陣地失守,第二線陣地全線激戰。當時38軍的一個老參就在炮兵部隊里。最初,他們並不知道前線有多緊張,象平常一樣按照密位開炮罷了,炮兵對戰事的進展不象步兵那樣直觀。但邪門的是越南炮兵很快就開始反擊了,向軍隊的炮兵陣地開炮,越南炮兵一般只敢打我們的步兵,和我們來炮兵對射,這屬於非常罕見的事情,讓炮兵們意識到今天事情有些不一樣,炮擊的速度明顯加快。這位老參所在的炮營接到的第一個命令是:立即炮擊李海欣(142)高地!那就說明陣地已經失守了,形勢嚴峻。炮兵們立即把炮口轉向李海欣高地。正在這時候,張友俠的電話直接打進了營指揮所,可不是後來紀實文學裡面央求炮兵開炮的口氣,而是惡狠狠的威脅:142上面還有我的人,打死了你們負責!確實,李海欣高地的守軍還在坑道里苦撐呢。可是炮彈又沒長眼睛,不讓越軍立足,又不能打死自己人,這不是出難題么?老參說張友俠可不是瘋子,他清楚炮兵有辦法才這樣要求呢。再說,沒有這樣的要求炮兵也不能打了步兵老大哥阿。

怎麼打呢?我對炮兵的具體戰術不懂,但老參的比喻很明白,炮兵用了一種特殊的瞄準方法,就是以李海欣高地的最高點為圓心,擴散著往外打,就象水裡扔石頭形成的水波,最初的彈著點在中心,一圈一圈的往外圍擴大。這樣,落彈比較分散,而且一個點上連中兩發的可能性幾乎等於0。只要不是直接命中,坑道就不會被炸毀。而越軍因為剛剛佔領陣地,沒有工事,照樣要挨打。那要是一發炮彈正中坑道口呢? --- 那就沒辦法了,走樓底下還能讓花盆砸死呢。他們的炮火夠凶的了,但是更兇猛的炮火併沒有投向李海欣高地,而是砸在了清水河以北的開闊地上。就是老山這個下頜前面的嘴唇部位。地形限制,越軍的一線部隊不能埋伏太多,二線要通過這片開闊地才能支援上來。當時老參曾經說過有多少部隊朝那個方向開炮,但是我沒有記下來,反正是大部分的火炮都是這個方向。可以肯定的是炮兵這一戰打出了極高的水平。步兵報告,說他們看到了一個奇觀 -- 炮彈炸出一道滾動的火牆,彷彿靜止一樣立在陣地的前方,在黎明前比照明燈還亮。越軍只要敢於接近這道火牆,立刻就屍骨橫飛。

戰後總結,炮兵部隊認為這道火牆對保證軍隊的勝利極為重要,這樣,增援上不來,張友俠的一個團正面上,越軍沒有多少數量的優勢,否則步兵雖然能打,畢竟不是蘭博,能不能守住就很難說了。作戰結束的時候,這位老參到松毛嶺上去看,越軍在陣地前的遺屍有兩個部分,涇渭分明。一部分是從山腳到陣地前沿,最前面的離張友俠指揮所只有不到三十米,上千名士兵全都是頭沖著北方,象曬的乾魚一樣,很多士兵衣衫襤褸,連鞋都沒有,可是身上掛滿了武器,手榴彈,子彈,刺刀。。。 -- 守軍當時都很慨嘆,說越南政府實在對不起這些勇敢的士兵。還有一部分就是山下清水河方向了,那裡,簡直就是屠宰場,植被全都不見了,越軍的屍體和裝備都是碎塊,無法找到一具完整的屍體,這就是那道火牆的功效了。

這道火牆就一直屹立著,直到天亮,越軍的增援就是上不來。而步兵們還看到一個奇觀,那就是天空中不斷閃現象禮花一樣的閃電。這個場面炮兵一點兒也不奇怪,他們明白,那是雙方的炮彈在半空中相撞了!因為中越雙方都集中了至少三分之一的炮火在對射,試圖敲掉對方的炮兵陣地。老參講,越南小鬼子炮算打得准,可是咱的炮兵陣地隔著一座松毛嶺山樑,他看不見阿,所以基本上還是都打飛了。令越南人莫名其妙的是,他還擊得越兇狠,損失就越大,越軍的火力到天亮就已經頂不住了 -- 不是不想打,大概是能打的炮都被軍隊幹掉了。越軍這時候就開始了一個更莫名其妙的舉動。他們發瘋一樣的猛攻169高地。後來軍隊判斷,越軍狂攻169高地是他的另一個錯誤。大家都知道,老山作戰打到第二天中午,炮兵的炮彈打光了,有一個小時的火力缺口。越軍援軍上來,全力拿下了八里河東山與松毛嶺之間的169高地。169高地是二線的門戶,雖然重要,但越軍當時已經在150高地打開了軍隊二線陣地缺口,不需要拿下169,也可以進攻松毛嶺主陣地了。如果他們這一個小時全力中央突破,恐怕張友俠真的會休克過去,一個不巧松毛嶺要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爛仗,鹿死誰手還難說。而越軍卻中了邪一樣,集中全力向169瘋狂突進,一定要佔領而後快,結果,等他們拿下169,炮兵的炮彈也到了,越軍敗局已定。

越軍為什麼認定169如此重要呢?從截獲的越軍電文得到了答案。原因是越南炮兵被大炮打慘了。從後來掌握的情況看 -- 也不知道他們怎能知道的那樣清楚。軍隊的炮彈象長了眼睛一樣直接打中越軍炮群,甚至越軍剛剛打完一炮,不到一分鐘就被連人帶炮炸飛。越軍曾經冒死轉移陣地,可是在新的陣地上結果完全一樣,甚至有炮彈打進了越南炮膛之說。軍隊的炮怎麼打得這麼准?越軍指揮官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從地圖上他得出了答案:169!因為169高地的位置和高度,越軍認定方面在164高地上有一個炮兵觀察所和指揮所,所以能夠俯撼越軍炮兵陣地,指揮炮火準確射擊。因此越軍電令前線部隊,不惜一切代價拿下169高地,否則炮兵無法提供火力掩護。難怪越南步兵打164打得眼睛都紅了。問題是169高地上根本就沒有炮兵的人,只有一個步兵排。老參說:那地方炮彈一炸 一團煙,三十公尺以外人鬼難辨,誰會把炮兵觀察所安在那裡阿?越南人啊,官僚!

來自:中華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