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志載冀往」河北著名古建築知多少(五)

2017-07-13 省方誌辦 方誌河北 關注「方誌河北」 ,我們一起來長知識!

古建築,是燦爛的古代文化藝術中最具獨特魅力的部分,是古文化、古文明的標誌和象徵,它凝聚著古代各階層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燕趙大地擁有眾多的古建築,如同一座古建築博物館,暢遊其間,您會流連忘返。

今天介紹直隸總督府!

直隸總督署,又稱直隸總督部院,是一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原建築始建於元,明初為保定府衙,明永樂年間改做大寧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參將署。1730年(清雍正八年)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后正式建立總督署,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八帝,可謂是清王朝歷史的縮影,曾駐此署的直隸總督共59人66任,如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方觀承等直到1909年清朝末代皇帝遜位才廢止。民國年間是直系軍閥曹錕的大本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曾是日偽和國民黨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有"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駐此。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直隸,因其直接隸屬京師而得名。清王朝問鼎中原后承襲明制,在全國繼續推行行省制度,地處京師附近的北直隸被改為"直隸省"。清初所設置的直隸省,至光緒年間,其轄區包括今河北、北京、天津和山東、山西、河南、遼寧、內蒙古的一部分。明代臨時性的軍事官職"總督",逐漸成為清代地方最高軍政長官,乾隆年間督撫制度日趨成熟后,直隸總督因直隸省獨特的地理位置而名列全國八督之首。

直隸總督權重位顯,集軍事、行政、鹽務、河道及北洋大臣於一身,其權利已大大超過直隸省範圍。因直隸地處京歌,拱衛京師,稍有動亂,便會危及朝廷,故直隸總督一銜非重臣莫屬。

總督作為朝廷派出的命官,並逐漸形成官制從明代開始清代定鼎北京以後,總督、巡撫的設置進一步走向制度化,清初有一段曾經是督撫並存。不久,總督由臨時派遣轉為定製,由專管軍務發展到綜理軍民要政,實際已成為地方最高軍事、行政長官。直隸總督的權力很大,一般為正二品官員,凡加尚書銜者,為從一品,統管全省官吏任免、節制軍隊、訴訟審判、外交處理、題奏咨請、省例定製、歲計審核等軍民要政,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方方面面,代表清政府管理一方,又向朝廷負責。

直隸是天子腳下的重地,其地位尤為重要,直隸總督經歷了由中央直轄到地方統轄的過渡時期。統兵是總督的專責,直隸總督統兵除了維護地方安全外,還負責保衛京師的重任,因此當時有詩云:"三資輔為政,屏藩衛帝京。"說明朝廷對直隸總督統兵保衛京師格外關注。

直隸總督署的建築布局,既承襲了前代衙署的特色,同時又受到了明清北京皇家宮殿建築布局乃至民居建築規制的影響。整座直隸總督衙署建築座北朝南,東西寬134.4m(合清制42丈),南北縱深約224m,共佔地三萬餘平米,其建築分東、中、西三路。中路至今保存完好,有大門、儀門、大堂、二堂、官邸、上房五進院落,配以左右廂房耳房,均為小式硬山建築。東路的東花廳、外籤押房等建築基本保存完好。

直隸總督署大門以外,清時曾建有轅門、照壁、旗杆、樂亭鼓亭、一對石獅、東西班房,以及西轅門外專供每日報時及拜發奏摺之用的炮台等附屬建築。這些建築如今雖大多不存,但其所組成的半封閉格局,以及造就的威嚴氣氛,曾給人以森嚴神秘,望而生畏的感覺。中路建築坐落在督署的中軸線上,大門內的主要建築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門、儀門、戒石坊、大堂、二堂、內宅門、官邸、上房、后庫以及儀門以北各堂院的廂房、耳房、迴廊等附屬建築。

主要建築

大門

總督署的黑色三開間大門,坐北朝南,位於1米高的台階上,大門上方正中懸一匾額,上書"直隸總督部院"。大門外還有一組封閉性的院落,由東西班房、東西轅門、鼓亭、樂亭、照壁、旗杆等組成。大門前對稱的兩根旗杆由民國年間直魯豫巡閱使曹銀初建(復建於1994年),各高33.6米,為全國古建旗杆之最。院內有數十株粗大的檜柏,冬季,數百隻貓頭鷹棲息其上,"古柏群鷹"稱為衙內一景。

大堂

總督署大堂,五開間,長22米,進深10米,高9米,是總督署的主體建築。堂前有抱廈三間,堂外有磚砌的13米見方的露台。以黑色油飾為基調的大堂布置的森嚴肅穆。大堂正中有屏風一座,屏風中間繪有丹頂鶴、海潮和初升的太陽,象徵一品文職大員。屏風上懸挂的"烙恭首牧"匾,為雍正皇帝的親筆御書,是雍正帝御賜直隸總督唐執玉的。室內陳列的公案桌、浩封架、職銜牌、萬民傘和車轎等物品,是總督的辦公用品和出巡儀仗。該堂是舉行重大慶典活動的場所。大堂明柱上懸挂著醒目的抱柱聯,其中有直隸總督李鴻章70大壽時光緒皇帝及慈禧皇太后所賜的聯匾。

二堂

二堂又稱"退思堂""思補堂",是總督日常辦公和接見外地官員的地方。東側室為議事廳,西側室為啟事廳,是總督與幕僚議事之所。立堂呈四合院形制,布局嚴謹,四周龐廊貫通。托凜、廊檐、門嵋一手江南做法,雕刻精細。其木結構還留有宋、元風格。堂內懸有"政肅風清"匾額,正中豎一木雕三扇座屏,中間雕有麒麟,象徵一品武職大員。

雖然直隸總督署的規模和等級與故宮無法項背,但它也是前朝後寢的格局,朝、寢的分界線就是二堂之後的內宅門,內宅包括三堂和四堂。三堂又稱官邸,是總督的書房和內籤押房(辦公室),歷任總督習經練字、著書立說,主要就在這裡。四堂又稱上房,這裡花木繁茂,是總督及家眷生活居住的地方。

美食鏈接

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起源於明朝初期。朱棣起兵到保定府徐水縣漕河,眼看著兵馬勞頓。士兵出了個主意,要他效仿古人殺馬吃。有俗語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馬肉纖維比較粗,不是特別好吃。但是飢不擇食,就把馬肉煮熟了夾著當地做的火燒吃了。哪知味道還很不錯。於是後來當地老百姓也開始殺馬做"馬肉火燒",而且馬肉火燒因為曾經被皇上吃過而聲名大振。但戰爭需要馬,馬成了戰略物資,不適合再做"馬肉火燒",於是就出現了比馬肉細膩,而且純瘦不肥的替代品——驢肉火燒。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