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QC30 體驗: Bose 迄今為止最特別的一款降噪耳機

姍姍來遲的 QC30 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等待總是漫長的,以至於很多人都快忘了 Bose 還有一款入耳式降噪耳機新品——QC30。

去年六月,Bose 一口氣發布了 4 款無線耳機,其中就有頭戴式降噪耳機 QC35,入耳式降噪耳機 QC30。對於產品更迭不算頻繁的 Bose 的來說,這一波總算是趕上了無線耳機的潮流。

QC35 發布后很快就開賣了,但 QC30 卻跳票到去年年底才跟大家見面,而國行版本等待的時間還要更久一點——直到今年 3 月初才在電商網站上看到了 QC30 的蹤影。

過去的這 9 個月,極客公園陸續分享了數款降噪耳機的使用體驗,例如延續經典的 Bose QC35,功能豐富的索尼 MDR-1000X,「顏值」頗高的 B&O H9……坦率地講,對於降噪耳機(尤其是頭戴式的)我們已經有些「審美疲勞」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QC30 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如果用一句話來評價這款產品:「這是 Bose 迄今為止最特別的一款降噪耳機。」

「此 QC 非彼 QC」

雖然從命名上看起來 QC30 和 QC35 同屬於 Bose 經典的 QC 系列,但其實 QC35 中的 QC 是 QuietComfort 的縮寫,而 QC30 中則是 QuietControl 的縮寫。

「Control」一詞亮明了 QC30 的身份——這是一款降噪可控的耳機。雖然降噪調節功能並不是一個新鮮的產物,我們之前介紹過的索尼 MDR-1000X、Libratone 入耳降噪耳機等都有所配備,但在 Bose 的產品序列里,這還是第一次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QC30 的降噪調節方式並不是從預設的「場景模式」中選擇,也不是分析場景自動優化,而是非常直接、「粗暴」地通過線控上的按鍵進行調節。

側邊兩個按鈕可以控制降噪大小

如果我沒數錯的話,QC30 共有 11 個降噪「檔位」。調至最高檔時降噪效果自然是最出色的,但能感覺到一定的負壓感(因人而異);最低檔時會開啟耳機的 Mic 進行收音(類似於 QC20 的 Aware 模式),能夠監聽到周圍的環境音。如果你嫌按鍵麻煩,也可以在手機 app 上滑動調節。

在 QC30 上,依然能夠看到 Bose 對於新功能的「克制」。降噪可控會為 Bose 引以為傲的降噪效果再增加一些賣點,更重要的是讓耳機使用起來更加靈活:飛機、高鐵上「火力全開」,相對安靜的情況下開一半,戶外運動時監聽環境音更加安全。

降噪效果是 Bose 的產品中最不需要擔心的地方,QC30 也是一樣。當把降噪開到最高檔時,能夠感覺到明顯的降噪效果,飛機引擎的轟鳴聲,捷運軌道的摩擦聲,瞬間就變成了輕微的「呼聲」。我們認為 QC30 的降噪效果是和 QC35 不相上下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QC35 的降噪效果要更自然一些,「負壓感」沒有那麼明顯。

另外,我們手邊暫時缺少 QC20,所以不能拿來和 QC30 進行對比,不過看一些外媒的評價,似乎是 QC20 略勝一籌。總結來說降噪效果上 QC30 不用太擔心,相比之下,輕便的體積和舒適的佩戴才是它能帶來差異化的地方。

適合日常使用的降噪耳機,包括運動

QC30 在外觀上最特別的地方莫過於採用了頸帶的設計,也就是我們開玩笑是說的「狗圈」。頸帶可以提升耳機佩戴時的牢靠程度,分散電池、電路的重量,因此很多無線入耳式耳機(尤其是運動耳機)會採用類似的設計。

你還記得 QC20 耳機線上的「電源盒」嗎?在 QC30 上它被隱藏進了頸帶中,可以為耳機提供 10 小時的續航時間。這個時間比 QC20 的 16 小時要短一些,但是考慮到它是一款小體積的無線降噪耳機,已經相當不錯了。

頸帶把耳機的重量均勻地分散到了脖子上,而且它採用了親膚材質(但是不耐臟),佩戴起來還是很舒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頸帶的尺寸是固定而且偏大碼的,如果你的脖子偏細的話,可能佩戴起來容易斜到一邊。

作為一款入耳式的耳機,QC30 的佩戴感可以說是「好到沒朋友」。當然也有可能恰巧是耳塞尺寸和我的耳道形狀比較匹配,如果你不確定的話建議去 Bose 的實體店試試。

說些客觀上的原因,QC30 依舊配備了 Bose 標誌性的「鯊魚鰭」硅膠耳塞(官方名稱 StayHear+),硅膠十分柔軟而且有比較厚的緩衝墊,塞在耳朵里非常舒服。QC30 長時間佩戴耳朵不會有發脹的感覺,對於一款入耳式耳機來說是非常不錯的特質。

舒服的佩戴讓 QC30 有連續使用的衝動,體驗中我經常一掛就是一白天,有時候都忘了它的存在。對了,天氣漸漸變熱了,入耳式不會像頭戴式那麼容易出汗,這可能也是它的優點之一。

我是不會帶著頭戴式的 QC35 運動的,一是因為悶熱,二是聽不到環境音不安全 。QC30 就不不存在這個問題了,頸帶固定起來很牢靠,降噪調到最小可以監聽周圍環境,而且它的介面都做了密封處理,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汗作用。

QC 系列我該怎麼選?

先說說 QC30 和 QC20。

就像你看到的這樣,QC30 並不是 QC20 繼任者,雖然它們同為入耳式降噪耳機,但前者不論是無線的設計,還是可調節降噪的功能,都可以劃分在另一個產品線里了。

實際上,在 Bose 的官網上,QC30 和 QC20 同時在進行售賣,兩者相差了 400 塊錢。如果你喜歡入耳式的降噪耳機,又離不開 3.5mm 的插口,還是老老實實選擇 QC20 吧。

再說說 QC30 和 QC35。

在我看來,頭戴式的 QC35 更像是 Bose 守住降噪耳機「高地」的一款產品,雖然加入了藍牙連接,但它依然保留了 3.5mm 的有線介面,而且它在外觀和功能也儘可能不讓 Bose 的擁躉感到「陌生感」。

但在 QC30 上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取捨。砍掉有線功能意味著你無法跟機上娛樂系統連接,無法在起飛降落時使用(不同航空公司規定不同),這勢必會影響一些商務人士的選擇。但降噪可控和頸帶設計的加入,讓 QC30 適用的場景更加豐富一些,甚至可以在運動時派上用場。

「航空插頭」曾經是 Bose 降噪耳機的一個必備配件,在 QC30 的包裝中你已經找不到它的蹤影了。這一次,可供 QC30 發揮的場合更多是在 「三萬英尺的高空」之外,終於不再和「商務」的標籤牢牢綁在一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它是 Bose 目前最特別的一款降噪耳機。

總結來說,如果你經常出差,需要一個隨時「讓世界安靜下來」的耳機,QC35 仍然是最佳選擇。如果你需要一個使用場景更加廣泛,不論是上下班還是運動時使用,小巧的 QC30 更適合「合全天候佩戴」——別忘了,QC30 攜帶起來可要方便太多。

最後說幾點我覺得 QC30 上不太滿意的地方:或許是出於防誤觸的需要,QC30 的電源鍵手感比較硬,每次按的時候都要使點勁兒才行。另外這款耳機的頸帶覆蓋了一層親膚材質(橡膠),日常使用時需要經常清理,否則容易給人一種「油膩」的感覺。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