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絲綢之路——龜茲壁畫藝術展"之龜茲佛教

2017年北京服裝學院第十三屆「科學•藝術•時尚」節將以 「融合•絲路」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展覽及學術交流活動。屆時,由新疆龜茲研究院與北京服裝學院聯合主辦,民族服飾博物館主要承辦的「絲綢之路——龜茲壁畫藝術展」將於9月23日在北服藝術樓一號展廳開幕。

「絲綢之路——龜茲壁畫藝術展」匯聚了一批極具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絲綢之路石窟壁畫精品,展覽內容包括龜茲壁畫數字高清圖像、龜茲壁畫臨摹作品、龜茲石窟模擬模擬洞窟,以及龜茲石窟介紹視頻和文獻資料。此外,我院師生們臨摹了龜茲壁畫中的動物、植物等紋飾,提取其中的元素進行服飾設計創新,最終的設計作品也一併展出。

在展覽開展之際我們將陸續為觀眾推送關於龜茲石窟的主題介紹信息,將涉及龜茲佛教、龜茲繪畫、龜茲樂舞、石窟建築等內容。

克孜爾石窟

克孜爾石窟是公元3-9世紀開鑿於天山南麓古龜茲地區的佛教石窟寺,是西域地區現存最早、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洞窟類型最齊備、影響廣泛的佛教石窟寺遺存。它既是龜茲石窟的代表,也是佛教石窟寺從印度北傳后,地域位置最西的一處石窟群,受到了印度、中亞乃至中原北方佛教藝術的多重影響,既可稱作西域地區佛教石窟寺的典範,又是印度與中原北方石窟的媒介。它以獨特的洞窟形制和壁畫風格,明顯揭示出佛教經西域地區由西向東的傳播軌跡,以及在傳播過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過程、即龜茲風格,成為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佛教遺迹之一。

克孜爾石窟區點陣圖

晨曦中寧靜的克孜爾石窟

克孜爾石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南七公里木扎提河北岸卻勒塔格山對面的斷崖上,遺存包括佛教洞窟及窟前建築遺迹。佛教洞窟開鑿於天山南麓渭干河谷明屋塔格山的山麓或峭壁上,南北走向的蘇格特溝將山體分割成東西兩個部分,使洞窟自然形成谷西、谷內、谷東、後山四個區域,洞窟總體東西向綿延1.7公里,在崖壁上分層錯落分佈。現存開鑿於3-9世紀的洞窟349個,壁畫近10000平方米、少量造像及殘跡、多處窟前建築構件遺迹。

龜茲佛教

公元前後,佛教由印度傳入龜茲地區,至公元3--4世紀,已在龜茲非常盛行,開窟造寺活動頻繁。克孜爾石窟遺存是龜茲佛教的歷史見證,展現了由絲綢之路的宗教交流而引發的佛教石窟寺這一源自印度的寺廟形式在西域的傳播。克孜爾石窟反映了小乘說一切有部「唯禮釋迦」的佛教思想,是北傳佛教重要的階梯和橋樑。晚期洞窟中出現了中原地區盛行的大乘佛教壁畫題材。至公元14世紀,龜茲佛教為伊斯蘭教所替代,淡出了歷史舞台。

阿育王石獅柱頭釋迦牟尼誕生地

釋迦牟尼成道處

釋迦牟尼初轉法輪處

釋迦牟尼涅槃處

公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以摩羯陀為中心大力推行佛教,範圍遠及巴其斯坦、中亞地區等。佛教約於公元前1世紀傳入西域,又經西域傳入中原漢地,漢地佛教又遠播朝鮮、日本。

佛教傳播路線解析表

佛教傳播示意圖

唯禮釋迦:在克孜爾石窟,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是信徒禮拜的中心,這是展現其從誕生到涅槃的「四相圖」。

175窟 樹下誕生

76窟 降魔成道189窟 鹿野苑初轉法輪38窟 涅槃

123窟 化現千佛的神變像

大小乘佛教的激蕩:克孜爾石窟壁畫中充滿了歌頌讚美佛陀的內容,如對同時代六位外道哲學家的降服以及表現全身交替出水火的神變像。窟內也能找到大乘佛教的蹤跡,尤其是那更為神奇的化現千佛的景象,證明了大乘思想在古龜茲的流傳。

17窟 盧舍那像

8窟 雙神變像

80窟 降伏六師外道

鳩摩羅什

龜茲雖為沙漠綠洲中的小國,卻煥發出燦爛的佛教文明之光,龜茲高僧見諸史籍者甚多,其中以東晉的鳩摩羅什影響最巨,他用畢生精力譯出佛經三百餘卷,譯筆超越前人,一千多年前他翻譯的《妙法蓮華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至今仍在哺育激蕩著、韓國、日本等地佛教徒的心靈。

鳩摩羅什譯著

鳩摩羅什與佛教東傳:羅什版本《妙法蓮華經》的傳布,推動了依據此經而作的石窟藝術,最為常見的是出自《見寶塔品》的二佛並坐像、依據《觀世音普門品》而繪的經變畫等。

二佛並坐像(雲岡石窟)

第303窟 法華經變普門品 (莫高窟)

日本平安時代後期 奈良金峰山寺《妙法蓮華經》殘闕

以上壁畫圖並非所有展出作品,歡迎大家屆時前來北京服裝學院觀展。

展覽開幕:2017年9月23日 上午10:00

展覽時間:2017年9月23日—10月8日

展覽地點:北京服裝學院創新園一層展覽廳

註:此圖文版權歸新疆龜茲研究院與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所有,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

走進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是1988年開始籌辦,2000年經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第一家服飾類專業博物館,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學為一體的文化研究機構。旨在服務社會,為教學、科研提供專業化資源,成為民族服飾文化的基因庫。向世界傳達文化的豐富和厚重,成為服飾文化交流、研究的良好平台。

民族服飾博物館現有展廳面積2000平方米,設有少數民族服飾廳、漢族服飾廳、苗族服飾廳、金工首飾廳、織錦刺繡蠟染廳、奧運服飾廳、圖片廳等七個展廳,還有供教學及學術交流活動使用的多功能廳以及可以與觀眾實現互動的民族傳統服飾工藝傳習館。

民族服飾博物館收藏有各民族的服裝、飾品、織物、蠟染、刺繡等一萬餘件。還收藏有近千幅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拍攝的極為珍貴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飾的圖片。

博物館積極開展民族服飾文化與現代設計教學和科研等活動。從服飾文化研究,服飾設計研究,服飾技藝傳習等方面,探索博物館研究與教學實踐、設計實踐相結合的新思路、新途徑。博物館設有民族服飾文化方向碩士點,也是學院博士項目的科研、實踐基地。

民族服飾博物館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稱號。為傳承、創新、弘揚傳統文化發揮重要的作用。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櫻花東路甲2號北京服裝學院綜合樓A座3層

網 址:http://www.biftmuseum.com/

郵件:[email protected]

郵編:100029

傳真:010-84250852

開放時間:

每周二 上午 : 08:30-11:30 下午 : 13:30-16:30

每周四 上午 : 08:30-11:30 下午 : 13:30-16:30

每周六 下午 : 13:30-16:30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