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漫談|古代「通語」或「雅言」是普通話嗎?

古代「通語」或「雅言」是普通話嗎?

文/孟昭連

「雅言」最早見於《論語·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今人大都以為「雅言」是指當時的普通話。如楊伯峻先生翻譯此句:「孔子有用普通話的時候,讀《詩》,讀《書》,行禮,都用普通話。」其實這樣理解「雅言」也是誤解。

語言學界常有專家主張古代的「通語」、「雅言」就是古代普通話,對此,筆者認為值得商榷。

西漢揚雄著《方言》,其中出現了很多「通語」的說法,語言學家認為「通語」與書名「方言」相對,正說明「通語」就是當時的普通話。其實這是誤解。「通語」在《方言》中表現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只雲「通語」,如:「娥、,好也。秦曰娥,宋魏之間謂之,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自關而東河濟之間謂之媌,或謂之姣。趙魏燕代之間曰姝,或曰妦。自關而西秦晉之故都曰妍。好,其通語也。」第二種形式是「××通語」。如:「悼、惄、悴、憖,傷也。自關而東汝潁陳楚之間通語也。」「昲,曬,干物也。揚楚通語也。」第一種形式的「通語」容易被理解為全國通用的口語。但揚雄這裡所說的「通語」,是從辭彙角度謂某個地域通用同一個詞,非指語音相同。「好,其通語也」,只是說「好」這個詞在秦晉、宋魏、燕代等地區通用,但《方言》中完全沒有涉及其讀音是否相同。直到現在,「好」不但在普通話中存在,也在各地方言中存在,但普通話讀音是第三聲,山東話是第二聲,而山西話則讀第四聲。只有第三聲才是普通話,山東話、山西話只是方音。難道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這個「好」字居然天下讀音完全相同,所以揚雄才把它稱為「通語」?顯然是不可信的。

尤其是第二種形式,更能說明將「通語」與普通話等同起來是錯誤的。所謂「揚楚通語」、「汝潁陳楚通語」,明顯是指某個詞通行於揚、楚,或通行於汝、潁、陳、楚,通行的地域大小是不等的。除這幾種,還有「秦晉通語」、「趙魏之間通語」、「北方通語」、「之通語」、「四方之通語」、「楚郢以南東揚之郊通語」等說法,全書共出現了三四十種「通語」。但這種「通語」都不是普通話的意思,並不是指這些詞讀音也相同。把「通語」與「普通話」畫上等號,純屬想當然的行為。現代普通話的第一要素是語音(尤其是聲調),衡量古代有無「普通話」也應以語音作主要標準。而《方言》中的「通語」只是辭彙相同,讀音尤其是聲調是否一致無法確定,所以與今天的普通話本質完全不同。更何況,《方言》提到的「通語」辭彙才幾十個,且只通行於範圍有限的地域,與方言辭彙相較比例懸殊,靠這幾十個辭彙就說當時天下有普通話,未免太過以偏概全了吧?

「雅言」最早見於《論語·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今人大都以為「雅言」是指當時的普通話。如楊伯峻先生翻譯此句:「孔子有用普通話的時候,讀《詩》,讀《書》,行禮,都用普通話。」其實這樣理解「雅言」也是誤解。

最早為《論語》作注的孔安國、鄭玄,都沒有將之理解為與方言相對的所謂普通話。皇侃《論語義疏》引「子所雅言」孔安國注云:「雅言,正言也。」那麼「正言」何謂?鄭玄曰:「讀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後義全,故不可有所諱也。」鄭玄說的「正言其音」,容易令人引起「正音」的誤解,「正音」似乎就是與「方音」相對的普通話。其實鄭玄說的「正言其音」是與下句「不可有所諱」聯繫起來談的,這裡的「正言」是與「諱言」相對,而非與「方言」相對。所謂「諱」即避諱,是古代的一種涉及口語與書面語的特殊現象。《左傳·桓公六年》說:「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公羊傳·閔公元年》說:「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表現在口語中,舉凡「尊者」、「親者」、「賢者」的名字,都要「諱言」,也就是避開不說,或改變原來的讀音。表現在書面語上,要換成另外一個意思或讀音相近的字,或改變原來的寫法,如後世的缺筆然。但避諱有例外,《禮記·曲禮上》:「《詩》《書》不諱,臨文不諱。」皇疏引此句並釋云:「若讀書避諱,則疑誤後生。」也就是閱讀《詩》《書》時,為避免貽誤後學,不需避諱。因大家讀《詩》《書》要避的諱有同有不同,各種諱加起來數量巨大,《詩》《書》的閱讀和理解就會變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所以鄭玄才說在閱讀「先王典法」時,只有「正言其音」而不避諱,才能做到「義全」,後學才能正確而全面地理解。從《禮記》的規定來看,孔子不避私諱,並非個人行為,而是當時的禮法就是如此。「子所雅言」鄭玄注「正言其音」,朱熹注「雅,常也」,都是指按照《詩》《書》書面語的正常發音閱讀,不因避諱而改變讀音。皇疏又云:「六籍皆正言,獨雲《詩》《書》《禮》者,舉一隅餘三隅可反也。」皇侃認為「不諱之書」不只是《詩》《書》《禮》,而是「六籍」即六經都需「正言」而不必避諱。顯然,這裡的「正言」並非普通話的意思;否則,很難理解先秦經典為何分成用普通話讀與用方言讀兩類。

語言學家認為古代有普通話,還有一個原因,即先秦書面語的辭彙、語法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口語中必有普通話才能做到。如周祖謨先生說春秋戰國有「共同語」,理由是「這件事實可以從春秋戰國時代的古典著作在語法、辭彙各方面的基本一致性得到證明」。但書面語的一致,並不能逆推出口語一致,更不能得出語音也一致的結論。現代學者寫白話文章,所用辭彙、語法都是一致的,但並不能說明這些學者都會說普通話。古代同樣如此,文言書面語的統一是「書同文」的結果,並不能說明當時的口語是完全一致的;恰相反,正因為當時「言語異聲」,才出現了書同文的政策。

提到「書同文」,人們容易想起秦始皇,想起《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書同文字」。一般人是如此,連大多數研究專家也不例外。其實,「書同文」本曰「書同名」,早在秦始皇四百多年前就在《管子·君臣篇》中提出來了。其後孔子從禮樂的角度論述君臣的知本守位,幾乎是重複了《管子》中的話:「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清孫詒讓《周禮正義》:「《中庸》雲『書同文』,《管子》君臣篇雲『書同名』,《史記·秦始皇本紀》《琅邪台刻石》雲『書同文字』,則『名』即文字,古今異稱之證也。」對「書同名」或「書同文」,自古就沒有人懷疑過。如鄭玄注《禮記》「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云:「今,孔子謂其時。」明確指出書同文是孔子的時代。宋人多有議論書同文者,以洪邁所論最詳。洪邁《容齋隨筆》有「三代書同文」條,以《詩經》《左傳》的人名相同或句法相類為例,說明先秦文言書面語的統一正是書同文的結果。

周代以來,歷代統治者都將書同文作為治理國家的重要措施,「正名」、「制名」作為書同文的一部分,都是為了統一書面語。古人十分明白,文字是人為製造的,自然也可以人為改變以達到統一;但口語是自然形成的,試圖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實現不同方音的統一,顯然是不可能的。

載自《社會科學報》2017年4月11日

乾元國學 | 乾元西學 | 乾元周易 | 乾元佛學 | 乾元史學 | 乾元微課堂

諮詢電話:010-58876284

北大哲學系百年積澱,乾元國學/西學教室十年磨礪,一流教授博導傳道授業解惑,砥柱精英增慧修內交流平台。

乾元國學首創高端人文培訓,為企事業中高層管理人打造系統純正的國學、西學、易學、佛學精品課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