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西藏聖湖—瑪旁雍錯轉湖徒步線路攻略

在轉湖過程中,除了領略美麗的湖光山色,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圍繞神湖形成的四大浴門及八座寺廟了,分別是東面直貢派的色熱龍寺,東南薩迦派的聶果寺,南面格魯派的楚古寺,西南不丹噶舉派的果初寺,西北面以五百羅漢修行的山洞為基礎建立的加吉寺,西面的吉烏寺,北面不丹噶舉派的朗納寺,東北格魯派的本日寺。

圍繞神湖的周長,目前有多種數字,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雨季路徑的變遷,或各人行走路線的不一致,都可以導致差異。只能說全程大約90公里左右,對一般人來說,轉湖需要4天時間,步行較快者可以適當縮短。 從何處開始轉湖並無規定,只要順時針完成一個閉合的圓就行。因為交通便利,大部分人從聖湖西北角的吉烏寺開始。 一般人都按順時針方向行走。沿途有三分之二的路是緊靠湖岸線,北部的路要經過霍爾鄉。這條路可以跑汽車,沙灘、礫石、沼澤交替,自己要帶食物,沿途寺廟可供住宿,但條件極為簡陋。沿湖邊遠足雖然沒有神山上下山坡那樣艱巨,但多是鬆軟的細沙路,走起來也很費力。尤其困難的是在湖的南岸要面對溪澗的挑戰。當路上遇到河流溪澗時,只能淌水而過,沒有其他的辦法了。近年來有的河面上已經搭了木橋,情況有了一定的改善。 轉湖的人也不像轉山的人那麼多,無論朝聖者還是旅行者。若是雨季,路上經過的幾條小河會造成更大的麻煩,所以多數旅行者只是在吉烏寺小住幾日,泡泡溫泉,欣賞欣賞湖光山色。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要注意防狗,有說法稱古時阿里有兩個地方的狗最兇狠,一個是吉烏寺,另一個是霍爾鄉,這兩個地方正是轉湖接下來的必經之地。 吉烏寺到霍爾(約6-8個小時) 於1985年重建的吉烏寺坐落在聖湖瑪旁雍錯的西岸,寺廟矗立在一座拔地而起的淡紅色山體之上,被信徒們稱為桑朵白日山,其意為銅色山,是蓮花生大師所居凈土聖地名,從山頂居高臨下,可以將瑪旁雍錯盡收眼底。因為寺廟地處前往普蘭縣的交通要道,所以前來朝聖的信徒眾多。據傳蓮花生大師曾在此降魔伏妖時逗留過七天,並在寺廟所在山體的洞穴中修行多日,山體的西南面至今保留著該修行洞。吉烏寺因蓮花生大師的傳說在當年也被稱之為吉烏蓮花城堡,岩石上還留下其腳印多處。寺廟最早供奉的是一尊整根檀香木雕刻而成的蓮花生大師像,寺外是一排壯麗的白塔依次排開。後來由頂欽頓珠在此興建了竹巴嘎舉派寺廟,從此寺廟改為竹巴噶舉派寺廟。現在其內的主供為蓮花生大師的葯泥塑像。 轉湖之前,可以先住宿在吉烏寺下的村莊里,很多家庭都提供住宿服務。 第二天一早,可先沿面前的湖邊小道以順時針方向走,轉到聖湖北岸以後,離開湖岸往湖邊的山上爬去。山上的路邊崖壁上有一些廢棄的山洞和寺廟建築,那就是加吉寺遺址。加吉寺被信徒們視為佛經故事中的金黃斷岩崖窠,因岩壁向下伸展之處可以避雨,故得此美名。直貢派著名大師喜繞瓊乃曾長期居住於此,此寺便成為了直貢噶舉派管理的寺廟,隨著大成道者藏聶巴在此修行、傳法后,開創了修行道場。於是,出了很多修行成道名師,成了名揚前後藏的噶舉派名寺,但由於19世紀40年代,森巴戰爭的發生,此寺慘遭毀壞,後來不丹竹巴嘎舉派大師來到此寺,又重建了四處修行洞,內供蓮花生大師的像、印度青銅至金剛勇識像,印度中部青銅質釋迦牟尼像等。 這裡風很大,湖水猛烈地拍打著陸地,常見風浪從湖裡捲起來的魚乾渴而死。你大可以留意岸邊可能撿到的死魚,這些魚經過聖湖的加持,晒乾之後熬湯或者食用可以緩解病痛。眾所周知很多藏胞都不吃魚的,這可能基於佛教忌殺生的理論,但這些魚是被浪卷到湖邊致死的,而非你殺生的結果,所以吃的話完全不用擔心會加深罪惡。 朗納寺坐落在瑪旁雍錯湖的北岸的山崖上。寺廟所在的山坡形似大象的鼻子,故此得名朗納。只有一個主殿,供奉著瑪旁雍錯「魂石」,是座噶舉派寺廟。該寺最早的創建者是來自尼木縣的竹巴噶舉派高僧桑丹平措,據傳他曾長時間在神山、聖湖一帶修行傳法,後來其轉世按照直貢噶舉派的名寺羊日崗寺修建了朗納寺。寺內曾供有釋迦牟尼像和般若經等。寺里現在的住持是個寧瑪派法師,年齡看樣六十歲上下,人很和藹,整個寺廟只有他和他的妻子。 由朗納寺往東北穿過公路,山坡之間有本日寺的遺址。寺廟未經重建,遺址坐落在瑪旁雍錯東北邊的苯日山上。寺廟的來歷應該是最具爭議的,本日寺的修建傳說依然和米拉日巴與那若本瓊鬥法有關。但苯教人士認為傳說之事純屬後人杜撰,佛、本兩教之間的神山鬥法更是子虛烏有之事。據考證,該寺是格魯派興盛之際,由色拉寺派僧人在當時霍爾一帶牧人的資助下進行修建完成的,過去是否屬於苯教寺廟,暫時還難以查證。 由朗納寺到霍爾之前,要經過面積廣闊的沼澤地,盡量不要靠近湖邊走,因為越靠近湖域沼澤淤積越是嚴重。朗納寺前面的那條小河,每到雨季河水異常洶湧,轉湖者曾有被河水沖走的先例,需特別注意安全。如果河水太過湍急,建議繞路順著公路前進,不用渡河,只需要多走兩三個小時的路程。 如果天氣好,沿著湖北岸的防護欄,一路步行到霍爾,會是輕鬆愉快的過程,可以一邊欣賞湖水、山巒、雲彩,一邊哼著小曲。運氣好的話會遇到藏驢,還有很多的水鳥。但霍爾狗的兇猛是非常出名的,尚需注意。 霍爾到色熱龍寺(約3-5個小時) 霍爾是阿里南線上的交通樞紐,鎮中心的路邊有許多家帳篷商店,可買到日常用品。這裡也是找便車的好地方,東去日喀則、拉薩,西往神山、獅泉河間的車都會經過這裡。霍爾是拍攝聖湖對岸的納木那尼峰絕佳的地點。 離開霍爾時,順著大道往前行進,快出霍鄉的時候向右拐去,轉湖的小道就展開在你前面,此地離湖還有兩公里左右的光景,不要徑直往湖岸邊走,你看到的那個湖泊並不是聖湖的水面,而是一片積水灘地。這片濕地里生活著大群水鳥,可看到西藏有名的黑頸鶴。此外,草場上的土撥鼠隨處可見。 約摸走一個小時后,可看見湖畔的牧民帳篷和氂牛,依然要注意的是牧民的狗,這裡的狗,兇悍出名。

色熱龍寺坐落在瑪旁雍錯湖的東岸,相傳是直貢噶舉派高僧貢覺久贊在他的師父赤列桑布圓寂十年後,為紀念師父而修建。據史料和文獻記載,該寺興建於公元1728年。寺廟在修建時得到了霍堆部落的布施。之所以霍堆部落會出資修建該寺,藏學者古格·次仁加布老師在他的文獻中這樣描述,甘淡才旺在率兵驅逐拉達克入侵時,霍堆部落曾派六十騎兵援助,騎兵勇猛善戰殺死很多拉達克兵,戰爭結束後為了自己部落的殺戮而懺悔,其頭人格俄格卻圖決定部落出資興建色龍寺。 據考證色熱龍寺內曾供奉有大量佛教珍品。最早供奉的赤列桑布像內藏有四顆釋迦牟尼佛舍利、蓮花生大師修鍊的五種伏藏、白若雜納的手抄本經書、達布拉傑的坐墊以及高僧肉身等。這些珍貴文物大部分已經在文革期間流失。色熱龍寺在十年浩劫期間遭受了滅頂之災,於1984年得到修復。 色熱龍寺附近有一些喝茶休憩的地方,可以住宿在那裡。這個寺廟距霍爾鄉10公里左右,步行大約需要3到5個小時左右。所以,如果選擇晚上在此住宿,不再前行的話,行程是比較輕鬆的。 色熱龍寺到楚古寺(約6-8個小時) 離開色熱龍寺后,前面的道路緊挨著聖湖。這裡是用相機鏡頭捕捉到美麗畫面的好地方。湖邊走大約半個小時左右能看見公路邊有處房屋,是當地林業部門的一個站點。再往前行,會有一些帳篷,依然要注意的是,這此帳篷前的各種各樣的看護的狗。 從色熱龍寺到楚古寺距離大約30公里左右,步行需要6至8小時。 途中稍繞一些路的話,會經過聶果寺遺址,其坐落在瑪旁雍錯東南岸,從遺址廢墟推斷過去寺廟可能有著不小的規模。相傳當年阿底峽大師在前往托林寺的時候途經此地,被瑪旁雍錯湖面美麗的風景所吸引,於是在此多停留了些時日,並在現今聶果寺的位置築起一座壇城。之後薩迦派高僧貢嘎倫珠在此依照阿底峽意願修建起一座寺廟。此後該寺一直由薩迦寺管理,屬薩迦派。寺中主供是白度母像,曾存有很多珍貴的典籍。 再往前,來到湖南岸,經過一面小的山坡,就可以看到楚古寺。 楚古寺是神湖周圍現存寺廟中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寺廟之一。寺廟興建之初,竹巴噶舉派大師傑瓦在此地修建了一座能容納一兩名僧人的小屋而已,其功能主要是供竹巴嘎舉派的名僧們逗留、歇腳和修行之用。后一名從藏堆前來的僧人,將小屋擴建為四根柱子的殿堂,以後逐漸擴大為經堂。到了第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掌政時,普蘭宗賢培林寺的比丘熱布與竹巴嘎舉派的神山之主,為楚果寺及其所擁有的農田、草場的歸屬問題爭論不息,於是,國王索朗多不傑親自出面調解,並下令由竹巴嘎舉派管理位於神山東面的尊祖普寺,楚果寺隸屬於賢培林寺。調解得到雙方的認可以後,這座寺廟成了格魯派寺廟,還擴建為共有十八間房屋,十二根柱子的大經堂。並在其內的主供純金制金剛持像,還有釋迦牟尼、師徒三尊的葯泥塑像等。現在寺廟中除供奉以前的佛像外,還供有瑪旁雍錯湖神和龍王的塑像。 楚古寺由於地勢位置絕佳,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若適逢傍晚,夕陽下的聖湖會別有一番風情。楚古寺是印度教徒沐浴的重要場所,每年八月八許多印度教教徒都會赤身沖入冰冷的水中。楚古寺邊上有可供住宿的旅館,不過旺季時基本會被印度香客團預訂。 楚古寺到吉烏寺(約10小時左右)。 這一天的行程稍顯艱辛,最好起早出發,以防晚時還不能到達吉烏寺。 楚古寺到神湖西南岸的果初寺一帶,從納木那尼峰北側流下的許多冰川融水形成的小溪,組成一片水網排布在岸邊,許多地方都要考驗你腳下徒步鞋的防水性,建議要帶好備用的鞋襪,保持乾燥。這塊方圓一公里的地段,通常要耗費很多時間。 果初寺坐落於距湖平面兩百米高的山崖上,是觀湖的絕佳場所,從寺廟往下看,瑪旁雍錯彷彿大地懷抱中躺著的一張巨大玉盤,你會感覺自己置身於白雲、藍天、高山、碧水組成的華美畫卷中,令人心醉神往,流連忘返。 相傳,阿底峽大師在朝拜神湖時曾在此地的一處洞穴里逗留七天時間修行,並對修行的洞穴進行了加持。13世紀,噶舉派祖師果藏巴在轉湖朝聖時在該洞穴中修行了三個月,果藏巴希望這個雪山湖水交界處變成珠巴噶舉的發源地,果祖在藏文里就是發源的意思。但到了十世達賴喇嘛楚陳嘉措時,普蘭僧人在原有洞穴的基礎之上修建了正式的寺廟建築,隸屬格魯派所有。寺中曾經供奉著銅質釋迦牟尼像、檀香木雕刻的十一面觀音像、師徒三尊、甘珠爾經等許多珍貴文物,最多時有四名僧人駐守該寺。寺廟於1987年重建。 離開果初寺,接下來的路途會變得平坦許多,沿著湖邊走將近兩個小時都不會再遇到什麼坎坷。這一帶湖水在沙石的過濾作用下,異常清澈,靠近岸邊的水很淺,赤腳下去只到膝蓋附近,在湖水裡刷牙、洗臉會非常痛快。但對於洗頭或者沐浴凈身等,建議一定量力而行,千萬不要引起感冒。 果初寺距楚古寺30公里,再往前走大約13公里就可以到達吉烏寺。印度教徒稱瑪旁雍錯為「瑪那沙羅發爾」——瑪那沙湖,印度人認為創造之神發現他們祭拜凱拉斯而缺乏凈水時,便用意念製造了這座聖湖。印度古老經書也讚頌凡是接觸過聖湖土地,或者在聖湖中沐浴過,便可以進入天堂;凡是飲過聖湖的水,則將升入天空,並解脫百次輪迴的罪孽。 果初寺到吉烏寺的中間路段便是另一處印度教沐浴的地方,這塊方圓幾百米的陸地寸草沒長,乾燥的土壤上面幾乎見不到沙石,自然成為印度教徒沐浴之後曬太陽的絕佳處所。靠近沐浴地段有一個很大的經幡,在微風下經幡左右搖動的樣子煞是好看。從經幡再往左走一點就是通往普蘭的公路,前面則是去往吉烏寺的小道。 從一個紅色山崖邊上可以看到一座建在山頂上的寺廟,那便是吉烏寺,整個寺廟如大鳥在山巔俯瞰大地,相傳蓮花生大師驅身西南羅剎之鄉時在一隻鳥的指引下來到了如今的蓮花生修行洞,他在此地逗留了三十天修建了兩座寺廟,一座建在瑪旁雍錯湖底,另一座便是建在修行洞上的吉烏寺。吉烏寺的別名為白甲拉康,字面寓意為蓮花生戰勝眾羅剎。戰亂時期寺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現在能見到的蓮花生大士腳印、空行母益西措加腳印、還有一塊說是從聖湖魂寶的鵝卵狀奇石應該都是後來重新修建的。寺廟西邊有蓮花生加持過的溫泉;西北方向是空行母益西措加修行時飲用過的聖水;東北方向有被稱為獵人磨刀石的奇石;東邊有一潭清泉會流向瑪旁雍錯……總而言之,寺廟周邊有著各種富有傳奇色彩的景點。 轉湖至此,美滿一圈,可以去吉烏寺不遠的溫泉一解疲乏。

瑪旁雍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