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她是果殼網元老,未來「局座」,「玉兔」背後的美女大V……

人物簡介:姬少亭,「80后」西安人,畢業於西安外國語大學,2006年進入新華社。參與創立科學松鼠會、果殼網等,曾策劃探月工程微博宣傳。她創辦 「未來事務管理局」,簽約知名科幻作家,開設科幻寫作課等受到關注。

前不久,姬少亭去了趟芬蘭。那是在赫爾辛基舉行的一年一度的世界科幻大會,她帶了人生中最好看的裙子,希望有機會出席偶像兼好友劉慈欣的慶功宴——今年,劉慈欣憑《三體》第三部再度入圍大會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

雖然最後劉慈欣惜敗黑人女作家N.K.Jemisin,但令姬少亭得到些許安慰的是,由她的「未來事務管理局」(簡稱「未來局」)引進的作品——加拿大作家阿邁勒·艾爾—莫塔的《歲月靜如玻璃,年華砥礪於鐵》,獲得了最佳短篇小說。身為「未來局」局長,她頗為驕傲:「這篇小說的全網閱讀量應該已經破百萬了。」

姬少亭創辦的「未來局」是當下科幻圈最火的組織:主編的「不存在日報」是科幻迷極推崇的公眾號;簽約劉慈欣、韓松、郝景芳等科幻名家,集合他們辦了別開生面的「科幻春晚」;引進海外著名科幻作品、參與制作本土科幻電影……

用姬少亭的話說,「未來局」的工作就是管理未來事,目標是為打造的科幻黃金時代出一份力。

打造宇宙中最出名「兔子」

在成立「未來局」前,姬少亭有三個亮眼身份:科幻圈骨灰粉、新華社記者以及果殼網元老。她9歲開始看《科幻世界》雜誌,「覺得通過那些文字可以進入另外一個世界」。2006年,她成為新華社記者,原以為從此離科幻越來越遠,卻沒想上司是科幻界鼎鼎有名的韓松,「突然覺得又和科幻世界有了聯繫」。

韓松是資深記者,也是科幻作家,兩度獲得銀河獎(科幻文學最高獎)。經韓松介紹,姬少亭認識了《科幻世界》主編姚海軍,參加在成都舉辦的世界科幻大會,見到了偶像劉慈欣。2007年第一次做採訪,剛開始連載《三體》、尚未走紅的劉慈欣跟她講了一個多小時的科幻史,從梁啟超說到魯迅再到當代,她激動得手心冒汗。

科幻,是根據有限的科學知識,進行無限的想象,常常圍繞外星人、時間旅行等天馬行空的主題。海因萊因、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這些偉大科幻作家用科學講未來故事,也藉由想象展現人性。因此科學在科幻迷眼中,並非常人認為的冰冷、深奧,反而是浪漫又充滿情懷的。所以,當姬少亭成了常跑科技領域的記者,處理科學報道的方式也比其他同行更有「溫度」。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發射,姬少亭接到宣傳這次航天工程的任務。「那時航天宣傳很多,公眾也覺得有些疲勞。」姬少亭從美國好奇號火星機器車那兒得來靈感,決定打造一個登月機器車的擬人形象,就有了「月球車玉兔」的微博號。「玉兔」身後,是姬少亭和她召集的幾個夥伴,有人負責採訪工程師搜集資料,有人負責撰寫博文,將「玉兔」每天的工作發上網:「月球上的空氣稀薄,幾乎沒什麼對流,曬得到太陽和曬不到太陽的那一面,溫差會很大。沒關係,我還扛得住啦!」「下午好!我已經提前3天結束午睡,又開始工作啦!」擬人博文讓「玉兔」在網路刷屏,成為嫦娥三號發射期間曝光最高的「網紅」。

2014年1月25日,「玉兔」出現故障,工作停止。姬少亭和團隊發了一條微博:「啊……我壞掉了。」一時間,上萬條留言湧進來:有網友每天留言打氣;有藝術家給「玉兔」畫漫畫;有人私信留言說自己也生了重病,希望和「玉兔」一起加油;還有家長把「玉兔」的故事講給孩子,小朋友說長大后要去太空救兔子……一台冷冰冰的機器人,就這樣成為一群人的精神寄託。

「我們想藉由『玉兔』這個形象,告訴國人太空探索很危險,失敗是常態;但對太空的想象很美,會啟發一代又一代人。」美國航空航天局很多人是讀著科幻長大的,這些幻想也催生了阿波羅計劃、火星探索,姬少亭開玩笑說,「也許未來,那個去登月的人就是被『玉兔』激勵過的。」

「玉兔」被視為近些年來航天宣傳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姬少亭因此常受到各大學傳播院系的演講邀請,也參加了探月工程的內部報告會。「有參與探月的工作人員和我說,『玉兔』出問題時他們特緊張,害怕國際、國內輿論會出狀況,開玩笑說是這個微博『挽救』了他們。」姬少亭說,「但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太空英雄是他們!」

從松鼠會到「未來局」

在做記者之餘,姬少亭還兼職科學「大V」,她是科學松鼠會和果殼網的創始元老。2007年,她在成都的世界科幻大會上遇到了復旦博士姬十三,兩人一拍即合。一年後,姬十三組織科學松鼠會,集合一批實力編輯、寫手,義務進行科普宣傳,姬少亭就是初創主力。2010年,姬十三和姬少亭等人創辦果殼網,如今已是包括MOOC學院、鳳梨科學獎、分答等爆款的大型科普平台。

圖源:封面新聞

在科學松鼠會,姬少亭撰寫科普文章、舉辦科學愛好者交流活動。科學松鼠會的第一個活動「小姬看片會」,就是由她主持的。她到各城市播放科幻電影,介紹科學知識,受到科學愛好者追捧。「那時大家都是兼職,第一次看片會寫文案、做主持、回郵件全是一個人。也沒錢,整天在咖啡館幻想要是能有個辦公室該多好。」姬少亭回憶,「但是非常幸福,因為感覺找到了組織,我們稱這個是『趣聚原理』:有趣的靈魂總會相聚。」2009年科學松鼠會辦活動,身為主持人的姬少亭講述已故青年科幻作家柳文揚的故事,一個女孩在門口聽得淚流滿面,「後來她也加入了果殼網」。這個女孩名叫俞淳子,後來成為「未來事務管理局」的副局長,如今是果殼網視頻的負責人。

「2013年,科幻市場不像現在這樣樂觀,姚海軍他們在辦『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窮到不行,大劉和韓松一人捐助1萬塊。」姬少亭知道后,就和姬十三商量,在果殼網內部成立「未來事務管理局」,申辦、贊助這個獎。於是,姬少亭成了「未來局局長」,漸漸有了要深入科幻產業的打算。

2016年,姬少亭從新華社辭職,全身心投入「未來局」。當時韓松勸她說,外面很危險,在新華社不會失敗,出去后要承擔失敗的風險。姬少亭回答:「我不怕失敗,我想為科幻做點事情,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科幻的下一個黃金時代,一定在

「未來局」工作很多,比如簽約科幻作家,發布他們的作品。2016年春節期間,姬少亭和團隊邀請12位科幻作家入「局」,策劃了一場「科幻春晚」。每位作家花48小時創作,完成一次故事接龍。「未來局」的公眾號「不存在日報」每天(除周一外)發一篇,每篇都要沿著上一個故事往下寫。那次,劉慈欣獻出《三體》后唯一一篇短篇小說,寶樹、陳楸帆、郝景芳等青年科幻作家也拿出了不俗作品。2017年,「春晚」規格升級,以韓松、何夕為代表的作家們以歷年央視春晚的節目名為題進行寫作,《春節序曲》《故鄉的雲》《相約九八》等23個故事讓網友大呼過癮。

「未來局」另一項工作是給一些電影提供版權、故事、知識支持,甚至參與電影製作。這兩年,越來越多國內影人嘗試科幻題材,但知識的局限造成一些低級錯誤。「現在電影圈喜歡把各種科幻元素拼在一起,人工智慧、機械怪獸、廢土風格等,變得非常搞笑。比如前段時間,有電影把時間穿越跟平行宇宙放一起,但通常這倆概念是分開講的。」而「未來局」要做的就是給科幻電影掃盲,姬少亭說,「特效不代表科幻,科幻也不一定要大特效,就像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根本沒什麼特效,依然是硬科幻,重點還是故事和想法。」

在姬少亭的規劃中,「未來局」最重要的工作是挖掘新人。「國外科幻迷年紀都很大,一人年齡能抵我們仨。科幻迷有很多80后、90后,而且處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狀態,所以說如果科幻有下一個黃金時代,那一定在。」然而,與美國相比,的作家資源又十分匱乏,「他們的黃金時代有大批著作等身的巨頭,而現在最出名的也就是《三體》」。

所以,姬少亭在線上線下開設科普寫作課,邀請評論家、作家給學員傳授經驗,向中科院申請學員參觀。與科學家交流的過程中,年輕作家們得到很多靈感。學員中有學生、醫生、業餘作家等,這些人慢慢構成了科幻的新鮮血液。前不久,她帶學員到美國拜訪94歲的科幻作家詹姆斯·岡恩,在他的圖書館里看到了許多珍貴素材。她說:「科幻作家最重要的是眼界,科幻圈太小,很容易在圈裡出名,也容易自滿,所以我們經常引進海外的作品,告訴新人我們與國外的差距。」

採訪最後,記者問姬少亭: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幻?她回答:「科幻不是必需品,但如果有科幻,你就很幸福,它可以帶你去很遠的地方,去很遠的未來和過去,你會有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

給世界一點這樣的幸福,可能就是姬「局長」最大的心愿了。

《環球人物》記者 余馳疆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