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公說宋元瓷器好 婆說明清瓷器美 —— 看誰笑到最後

2012年4月5日,一隻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以2.08億港元(約3400萬新元)的價格在香港蘇富比創出天價。

2014年4月8日,在香港蘇富比重要瓷器及工藝品春季拍賣中,一隻小如掌中物的雞缸杯以總成交價2.8124億港幣拍出,刷新明清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在講座中,朱紹良在回答聽眾提問時提出「收書畫首先要選擇宋元書畫,但是瓷器則不能收宋瓷,因為它不美」的觀點,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宋瓷真的不如清三代瓷美嗎?它的市場前景究竟是大有可觀還是不過爾爾呢?信息時報記者為此專門請教了朱紹良與古陶瓷收藏家、鑒賞家樓鋼,聽取他們的不同意見。

第一個問題:宋瓷到底美不美?

有些人認為,宋元瓷器代表了瓷器製作的巔峰,體現了雅緻內斂的中式審美,也有些人認為宋元瓷器平淡不起眼,不如明清瓷器的絢麗多姿美。

【朱紹良】:宋瓷不美!

其實我們都知道,過去收書畫首選是宋元書畫,但瓷器則不首選宋瓷,為什麼呢?首先它不美啊!古樸又如何?問題是它不美。你看,宋瓷拍的好的只有坂本五郎收藏的那些,因為那是他精選出來的最好的東西,其它的宋瓷沒有這樣的水準。

無可否認乾隆的瓷器過於繁冗,確實給人一種匠氣的感覺,但是你不要忽視了:成化的鬥彩、嘉靖萬曆的五彩瓷器、康熙雍正的瓷器。它們也都是很美的,特別是剛剛我們談到的永宣青花,多麼漂亮!那是一般瓷器沒法比的。宋瓷能有嗎?元瓷能有嗎?沒有啊!這麼優美、這般做工精良、繪畫技法如此高超的瓷器,肯定是比宋元瓷器要好的!

【樓鋼】:宋瓷代表了雅文化!

高古瓷器與明清瓷器的文化範疇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宋代瓷器,它實際上承載的是一種雅文化,而明清瓷器承載的是俗文化。早幾年的確有很多人對我說「宋瓷看上去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例如建窯,黑黢黢的,千篇一律都是茶盞,看不出來有什麼的變化,而明清瓷器卻五彩斑斕,光看上去就已經很賞心悅目」。可是他們在經過不斷的學習、研究、窯址考察之後,慢慢能領會到宋元瓷的美了。第一眼看上去的時候是平淡無奇,而越看越有變化,跟高檔次的紅酒是相似的,底蘊生髮出來,而明清瓷器卻沒有這感覺。這是文化內涵激起了你內心的感受,如果你的文化底蘊越深厚,理解就越不一樣。

所以我們說,明清瓷器是一種商品。為什麼歐洲大量回銷明清瓷?因為不管是明清官窯還是民窯,他們都把它當做一種商品去對待,而上流社會卻是以收藏高古瓷器為榮的!宋元瓷器,尤其是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絕對是代表了古代瓷器的最高峰!

講回藝術上,在我2008年出的《玩物致知》這本書裡面,已經專門講到,明清官窯瓷器,它是技術的頂峰,原料、工匠無一不是取其最精,用了最好的東西來做,但是恰恰是因為這點,使得所有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雍正的鬥彩每一筆都在圈內,成為今天我們鑒定的一個參考標準,因為一旦他填彩的方式如果不按照標準來的話,就會受到極其嚴厲的懲罰,後果是讓工匠們都失去了應有的獨創性。

第二個問題:生產力水平是不是決定了工藝水準?

【朱紹良】:清三代的生產力水平極高,工藝水平更好

剛才講座我曾經說過,瓷器它不是一件藝術品,而是件工藝品,這不能和書畫相比,當時在生產力水平落後的情況下,宋元瓷器很多都是比較粗糙的,可能官窯汝窯能好一點。而清三代的瓷器,是在生產力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下生產出來的,工藝水平達到古代瓷器製作的頂峰。

【樓鋼】:宋瓷工藝水平至今都難以復原

我來舉個例子:湖田窯的刻花。當看到頂尖的北宋湖田窯你會非常驚奇,它的胎體非常薄,只有一毫米,在這麼薄的胎體上手工刻花,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我記得曾經跟廣州美院的張海文教授探討過這個問題,張教授也認為現在的工藝美術大師也做不到這點。況且它不是一件,而是批量製作,然後燒制出來不會變形,釉水非常晶瑩剔透,我們看到拿湖田窯跟明清官窯相比,除了雍正時期的釉水可以比得上它之外,其他時期的官窯都還達不到它的水準,宋代比清代早了700年,工藝水平不高嗎?宋代的很多造瓷工藝,哪怕是到了今天仍然是無法完全複製的。

我們知道,汝窯是現存古代瓷里釉層最薄的,但是在這最薄的釉面上達到了效果的濕透、溫潤含蓄,符合哲學的內斂。明清時,特別是清三代,對宋元瓷器是非常推崇的,不斷集中全國最優秀的工匠、材料,要求仿宋元瓷器。仿汝釉、仿官釉、仿哥釉、仿定釉、仿鈞釉、仿龍泉釉等製品,或刻意摹仿前代名窯瓷器,或將仿古與創新融合在一起。在那個時期去努力仿製宋元瓷,這本身就說明了主流審美對宋元瓷是高度認同的。

第三個問題:宋元瓷器的市場前景怎麼樣?

【朱紹良】:宋元瓷器會漲,但不會太快

隨著通貨膨脹,加上收藏家進入市場越來越多,宋元瓷有可能會漲,但它一定沒有明清官窯瓷器漲得那麼快,這是肯定的。我們可以從歷史來推論這一觀點:在民國時期,宋元瓷器也賣不過清三代和明朝的瓷器。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以前琉璃廠裡面最大的一個古董商叫岳彬,當時他用兩萬大洋買了一對嘉靖官窯青花五彩魚藻紋大罐,這個紀錄從來沒人打破,現在這對瓷器在故宮。那是一個時代的標準器,生產力水平提高,做工也好,畫工也好,顏色也好,它能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表器。在當時,你去買一個宋瓷不貴。

日本山中商會,還有繭山龍泉堂,當時他們到買龍泉窯、哥窯、定窯,也不過就那麼一兩百大洋一件。到今天也一樣,市場上居高的都是明清瓷器,宋瓷除了汝窯,現在表現如何呢?我們大家可以撫今追昔,過去它就是這麼個情況,今天它怎麼可能會暴漲呢?你可以讀一下琉璃廠三部曲之《文物話春秋》,就會知道為什麼現在瓷器、書畫是這樣的價位。你看一個小小的雞缸杯就賣2.8個億,那麼宋瓷,十個小杯子也賣不了這麼多吧。

【樓鋼】:宋元瓷器市場已經擠掉水分,且仍未到價

大家都看到這兩三年宋元瓷器價格飆升的非常厲害,以前我們說明清瓷器從2008年開始已經出現很深的水分了,到了2012年水分在慢慢下降,但還是含有一定的泡沫,而宋元瓷器在2008~2010年這個階段價格是沒什麼水分的。當時成交是非常活躍的,但是進入2013年之後宋元瓷器也開始出現水分。這倒不一定是市場的問題,而是一些送拍的人放大了水分,一些非代表性的藏品在送拍時候報價就已經有15%-25%的水分,按照正常的情況這些藏品的流拍幾率就比較大。

去年你來採訪我的時候我專門說到,2012年之後非理性和非正常的出價已經大大減少乃至絕跡,隨著這兩種出價的減少,進入拍場的行家就越來越多,未來只有很理性的出價才會成功,所以我們看到的成交是擠掉水分之後的成交。

話又說回來,我個人還是認為宋元瓷器現在還是不到價,未來還是有一個成長空間,至於它的泡沫有多深那就需要一個很理性的判斷。比如說,我們曾經看到建窯的東西拍到2500萬,那這個肯定有水分,但這次建窯成交的308萬,比如2012年倫敦蘇富比這件宋建窯銀兔毫盞1500萬,這個價格就相對是正常的。

至於民國時期人們對宋瓷與明清瓷的評價,你可以去看民國收藏家趙汝珍寫的《古玩指南》,裡面提到晚清民國時期一件宋代的湖田窯的青白釉瓷器,可以換十件明代的官窯,那你來想想價值有多高?

我們可以看過去十年永宣青花的成交記錄,除了一些個別藏品之外,整體上說過去十年永宣青花價格波動不大。當然清代官窯,特別是清三代會有比較大的跳升,但這裡面可能有一些其他因素影響。

這其實都是審美習慣的問題!
對古陶瓷而言,每個時代都有典型代表,都有藝術精品。

但就從古陶瓷發展進程來看,戰國之前是育苗階段,兩漢三國是移栽成長階段,兩晉南北朝是發展鍛造階段,隨後到唐代是爆髮式發展的五彩繽紛階段,五代和北宋是陶瓷發展中最能體現陶瓷藝術本身的時代,南宋是濃縮精華的時代,元代是南北集中與混合的回爐時代,明清與民國是后發展時代。用女人來打比方,元代之前的瓷器是裸體藝術美和透絲內衣朦膿的美,元和元代以後就是部分遮掩式和全部穿上衣服的美。這兩種美各有價值和時代背景。

歷史不可逆轉,如果我們本著歷史發展的視角來看,陶瓷的藝術價值與經濟價值內層無關聯,但外層有關聯的,多數人的審美價值決定經濟價值,不管願不願意,這都是現實問題。從個人單純的審美價值來講,你喜歡,並且從藝術本質和當時社會文化背景全盤去定位,這就是真正體現了陶瓷的藝術價值,也無關乎經濟價值,因為這些你都會過濾掉,這也是你本身的價值所在。

關於高古陶瓷是不是越來越火的問題,在此談一二。

前面說了,大眾審美決定瓷器的經濟價值,這是市場規律
高古陶瓷是不是急速增長,我以為還需要很長時間去遞增,畢竟高古瓷器是與文化緊密關聯的,只屬於少數人去引領市場。

雖然價格起來了,但只是拍賣,僅僅是溫熱,而拍賣是有周期性的。再說,國家政策的紅線,在很長時期受到限制。但對於真正收藏家來說,依然是紅利時代。

元代瓷器,在市場表現上,僅僅只有元青花和釉里紅精品劃歸到明清市場範圍,而且量非常有限。明清瓷器屬於大眾審美範疇,很長時期依然是市場和拍賣的主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