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明朝人物 ▏他是相國公子,及第狀元,卻被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命運!

楊慎,生於1488年,一說卒於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今成都市新都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臨江仙》詞,因為一部《三國演義》而膾炙人口。此詞作者,便是人稱「有明第一博學者」的楊慎。

楊慎出身於書香門第、官宦之家,24歲中進士、點狀元,春風得意,平步青雲。

可是,到了人生旅程的中途,37歲時,他卻因朝堂之爭被貶至邊陲雲南,至死都沒能得到皇帝的赦免。真可謂「是非成敗轉頭空」,這首詞,恰如楊慎的人生。

相國公子,及第狀元

四川新都人常說:「相如賦,太白詩,東坡文,升庵科第。」前面的幾個大家可能都猜得出來,司馬相如的賦,李白的詩,蘇東坡的文,而所謂的「升庵科第」,是說楊慎不僅高中狀元,楊家幾代也是科第顯赫。

楊慎先世是江西廬陵人,六世祖在動蕩的元末遷徙到湖北麻城,后又移居四川新都。從他的曾祖父起,一門世代為官。楊慎的父親楊廷和(1459年—1529年),忠貞正直,先後經歷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至內閣首輔。尤其在宦官劉瑾專權的正德朝,楊廷和穩定政局,補偏救弊,為國家立下過汗馬功勞。

弘治元年(1488年),楊慎出生於北京孝順衚衕。他自幼聰穎好學,喜歡古文、詩歌。12歲時,母親病故,按規矩,楊慎要回鄉守孝。在新都的兩年多時間裡,他遍覽古籍,賦詩作文,並跟隨精通《易經》的祖父學習,學業大進。回京之後,這個談吐不一般的少年立刻讓政壇、文壇雙料「盟主」大學士李東陽欣賞不已,收他為門生,一時傳為美談。

像當時所有的讀書人一樣,楊慎走上了科舉仕進之途。正德二年(1507年),他回鄉參加鄉試,考官驚為奇才,給了他第一名的成績。次年,鄉試選拔出來的人才都得去京城參加會試,楊慎雖被考官列為首選,卻因燭花不慎燒壞試卷,意外落榜。

到了正德六年(1511年)二月,在京師國子監刻苦攻讀3年的楊慎再次參加會試,名列第二。四月殿試(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會試中選者才能參加),楊慎交出的答卷被閱卷官李東陽、楊一清等人譽為「海涵地負」,正德皇帝親自宣布他為殿試第一,獨佔鰲頭。

楊慎高中狀元后,也引來了時人的猜疑和妒忌。有人稱他為「關節狀元」,說閱卷官李東陽是他的老師,殿試前曾向他漏題;還有人稱楊慎為「麵皮狀元」,說他的父親楊廷和為朝廷重臣,考官不得不賣個人情面子。但是,這些流言很快就不攻自破。楊慎中狀元後任職翰林院,其間,他的記誦才能屢屢讓人嘆服。

一次,正德皇帝對星宿名「注張」有疑問,派人來翰林院問,大家都愕然無言,唯有楊慎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說「注張」其實就是「柳星」,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星。還有一次,湖廣少數民族的土官進貢,說自己來自「水盡源通達平長官司」。

有人以為「水盡源通達平」是三個地名,楊慎則取《大明官制》為證,指出這是一個6個字的地名。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時間長了,連宮中的宦官都知道楊慎博學多才,總拉著他問東問西。

撼門哭諫,議禮獲罪

自中狀元后,楊慎一直在翰林院充任修撰、經筵講官等職,不僅與第一流的學者交流切磋,還有機會出入皇家秘閣,看的書越來越多。吏部考核時,對他的才華、品德給出了極高評價,稱他「文章克稱乎科名,慎修允協乎名字」,意思是說他的文章與狀元的名聲相符,他的品行也與他的名字相稱。翰林院是明代朝廷的「智庫」,所謂「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如果不發生意外,才華橫溢的楊慎,早晚也能像他父親那樣入主內閣,成為朝廷重臣。

可人生就是那麼無常,一件事改變了楊慎的命運——明代朝堂著名的「大禮議」事件。

「大禮議」這事,其實是皇帝折騰起來的。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德皇帝朱厚照突然去世,他沒有子嗣,其堂弟朱厚熜以外藩親王身份繼承帝位,即嘉靖帝。嘉靖帝登基才6天,就下詔禮部,命令追封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為皇考(在位皇帝對先皇的稱呼)。時任首輔楊廷和召集群臣討論,一致認為嘉靖帝應稱正德皇帝的父親為皇考,改稱興獻王為皇叔父;祭告興獻王時,應自稱「侄皇帝」。也就是說,嘉靖帝得管伯父叫父親,而把親生父親當叔父。群臣這麼一說,嘉靖帝大怒,質問說:「父母怎能亂換呢?」下令再議。

為了讓臣子改變主意,嘉靖帝多次召見楊廷和,賜他茶喝,對他噓寒問暖,百般撫慰,但楊廷和軟硬不吃,始終不肯變通。嘉靖帝沒招了,乾脆說自己要「奉母歸藩」,皇帝也不肯當了。群臣不得已,只好讓步,同意追尊興獻王、妃為興獻帝、興獻后,但在父母的稱呼前須加「本生」二字,並且仍然堅持讓嘉靖帝稱伯父為「皇考」。

「大禮議」的爭論遠未結束。由於以張璁、桂萼為代表的少數官員主張禮順人情,站在嘉靖帝一方,這場爭論變得更加激烈。200多名官員上了80餘道奏疏,抨擊張璁揣摩聖意;翰林鄒守益等因稱「大禮未正」,被錦衣衛逮捕下獄;張璁、桂萼被提拔為翰林學士時,朝臣中甚至有人聲言要撲殺二人;楊慎等36位翰林聯名上疏,稱恥與張、桂二人同列,以集體辭職表示抗議……

嘉靖三年(1524年),心灰意冷的楊廷和上了一道奏疏,說要退休回鄉。嘉靖帝早就嫌這位閣老礙事,順水推舟,大筆一揮就批准了。返鄉后的楊廷和憂心京中形勢,寫信勸誡兒子楊慎要「端做閑官,只守閑官」。他沒想到的是,懷著一寸丹心的兒子,反而身陷這場大風暴的漩渦中心。

這年7月,嘉靖帝正式下詔稱興獻帝為「恭穆皇帝」,並去掉「本生」二字,朝臣抗爭不從。吏部右侍郎何孟春倡議百官哭諫文華門,楊慎也大聲疾呼說:「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於是,229位大臣集體跪在左順門,哭聲直達內廷。嘉靖帝大怒,命令錦衣衛將這些官員姓名登記在冊,並逮捕為主的8人。群臣本來已經陸續散去了,楊慎、張原等幾位大臣卻跑去撞撼左順門,還糾眾大哭,嘉靖帝氣得火冒三丈,下令將尚在場的134人全部下獄,當場杖斃16人。

過了10天,嘉靖帝仍然余怒未消,認為「楊慎、張原等欺慢君上,震驚闕廷」,再命杖打那天撞門的人,將張原當場杖斃,楊慎等杖后「永遠充軍煙瘴」,其餘削籍為民。這些人發落完后,長達4年的「大禮議」之爭也算徹底了結。嘉靖帝終於如願以償,稱伯父為「皇伯考」,稱親生父親為「皇考」,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對這場爭論,孰是孰非,當時及後世史家也莫衷一是。楊廷和、楊慎父子在「大禮議」之爭中的立場,縱有可議之處,卻也難掩其拳拳之忠、錚錚之骨。

貶謫雲南,永遠充軍

「在人生旅程的中途,我迷失了方向/離開筆直的道路,醒來發現自己/孤身一人在黑暗的森林裡。」

但丁《神曲》開篇的這幾行詩,可以用來形容楊慎遭遇的重大轉折。時年37歲的他,面對「永遠充軍煙瘴」這一重罰,帶著兩次杖傷,艱難地踏上貶謫之途時,恐怕還沒有意識到這一刻才是自己人生的真正開始。

據說,楊慎的戍地原本為山西雁門。當時京師流行一句民謠:「寧充口外三千里,莫充雲南碧雞關。」嘉靖帝以為雲南比關外苦很多,就將楊慎改配到地處中緬邊境的雲南永昌(今保山)。

由於當地人的同情、愛護,楊慎的流放生涯還算過得優哉游哉、逍遙自在。他放情山水,足跡遍及滇西北和滇南,結交了一批好友,一起詩酒唱和。還有很多地方學子,因為楊慎的狀元盛名而跟隨他從游問學。他娶了妾、生了子,在地方官員的默許下,還曾回四川探親訪友,聊慰思鄉之苦。

楊慎入滇后,一直盼望能夠被赦,以為還會被朝廷再次起用。流放之初,他在詩中頗為自信地寫道:「京華一朵千金價,肯信空山委路塵。」才華橫溢的京師名士,怎麼可能一直被委棄空山呢?日子一天天過去,一年年過去,楊慎的詩詞也漸漸變了調。「江花江草每年同,君不見,憔悴已成翁。」直到漫長的30年過去,楊慎已經雙鬢斑白,還是沒能等到朝廷的寬恕,「已消湖海元龍氣,只有滄浪漁夫心。」生平抱負,都黯然消散在歲月中。

也是楊慎運氣不佳。明代皇帝大多短壽,嘉靖帝卻是例外,他在位長達45年之久,對楊氏父子的恨始終未消。楊慎被貶后,嘉靖帝常問閣臣:「楊慎最近怎樣?」閣臣要是回答楊慎病了、非常頹廢,嘉靖帝才會覺得滿意。面對偏執暴戾的嘉靖帝,楊慎也不得不偽裝自己,傅粉簪花,懷擁歌伎招搖過市,一副醉生夢死的樣子。

嘉靖帝在位期間的6次大赦,楊慎均不在其列;他的兒子長大成人,按照律例本來可以代替父親留在雲南,楊慎便能回鄉。可朝廷卻沒有發來批示,雲南地方官也不敢擅自許諾。楊慎還鄉的希望徹底破滅,「千里有家歸未得,可憐長作滇南人」。在朋友的周旋下,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65歲的楊慎本已借兵役之名回到四川。到了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新任的雲南巡撫又下令將他「械押」回永昌戍所。古稀之年、多病之身,仍不容於朝,楊慎悲憤地說:「讀書有今日,何不早躬耕!」早知道讀書的下場是這樣,還不如在家種地呢。

楊慎卒年沒有定論。有人說他被押回雲南后,次年就孤寂地卒於永昌佛寺,享年73歲。還有人說他的死是「煙霧彈」,他實際上伏居瀘州、終老於蜀,一直活到隆慶元年(1567年)之後,等來了朝廷為「大禮議」諸臣的平反。

琴瑟好合,路遙情長

楊慎事業不幸,婚姻卻是文壇佳話。他的夫人黃峨是著名學者、工部尚書黃珂之女,博通經史,寫一手好詩文,尤其擅長散曲。正德十四年(1519年),他們在新都榴閣喜結連理。夫婦二人,一個「著述甲士林」,一個「才藝冠女班」,共同寫詩、填詞、作曲,過了一段詩情畫意的幸福生活。

黃峨是楊慎繼室,結婚時已22歲,她以榴花自喻,作詩說:「翻嫌桃李開何早,獨秉靈根放故遲。朵朵如霞明照眼,晚涼相對更相宜。」榴花不與桃李爭春,雖然遲放卻更相宜,因為榴花獨具「靈根」。從這首《庭榴》詩,便可領略黃峨的自信之姿。

楊慎因「大禮議」獲罪被貶后,黃峨臨事不亂。她陪伴丈夫自通州潞河登船,一路悉心照料他的杖傷,直到湖北江陵川、滇要分道時才灑淚而別,獨自回鄉操持家務,照顧楊慎的父親。臨別前,楊慎作詞相贈:「卻羨多情沙上鳥,雙飛雙宿沙洲。今宵明月為誰留?團團清影好,偏照別離愁。」黃峨則以《閨情》為答:「空庭月影斜,東方既白,金雞驚散枕邊蝶。長亭十里,陽關三疊,相思相見何年月?淚流襟邊血,愁穿心上結,鴛鴦被冷雕鞍熱。」字字含淚,令人斷腸。

兩年後,楊慎回鄉探父,后攜黃峨同赴雲南,度過了3年時光。嘉靖八年(1529年),楊廷和病卒,夫妻二人回川料理後事后,黃峨又獨自留在新都操持家務。自此,夫妻天各一方,聚少離多。路遙情長,只能互寄情詞,以訴衷腸。

在明中後期文豪王世貞看來,楊慎唱和的詞均不及夫人黃氏。明代戲曲名家徐渭將己作與黃峨比較,也甘拜下風。

楊慎流放的數十年,其實也是他一生中成果最為豐富的時期。嘉靖十六年(1537年),友人撰文提及其著作23種,至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根據友人所撰年譜記載,他的著作已多達117種,可見用力之勤。

楊慎說:「慎苟非生執政之家,安得遍發皇史宬諸秘閣之藏;既得之,苟非生有嗜書癖,亦安從笥吾腹;既兼有是,苟非投諸窮裔荒徼,亦不暇也。」意思是,我如果不是生於官宦世家,怎麼能看到皇城中那麼多珍貴書籍;看到這些書後,如果我不是個嗜書的人,怎麼能讓學問都跑到我的肚子里;能看到珍本,並把書吃透,如果不是被拘役在這種荒涼地方,可能也沒有時間寫出這麼多作品。這番話,將貶謫蠻荒之地視為不幸中的大幸,看似輕描淡寫,其實不知其胸中有幾斗熱血、眼中有幾升熱淚!

好學窮理、老而不倦的楊慎,贏得了文壇的一致美譽。《明史》本傳說:「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明人袁宏道認為自古以來「胸中有萬卷書」的人十分少見,自王安石、蘇軾以來的300多年間,只有楊慎、李贄可以與之相提並論。近代學問家陳寅恪也說:「楊用修(即楊慎)為人,才高學博,有明一代,罕有其比。」

楊慎的文學創作成就,也得到諸多名家的推崇,如稍晚於他的李贄稱他文備眾體、諸體皆長,認為李謫仙(李白)、蘇坡仙(蘇軾)、楊戍仙(楊慎)可謂流光百世的蜀中三傑;清初王夫之稱楊慎的詩是「三百年來最上乘」,稱楊慎為「千古第一詩人」;

清人紀曉嵐認為楊慎的詩「含吐六朝」,在宗唐復古的明詩中別具一格:「蓋多見古書,薰蒸沉浸,吐屬自無鄙俚。」現代學者眼中,楊慎無疑也是一位詞學大家,宋代吃井水處皆唱柳永詞,而明代不吃井水處亦唱升庵詞,他的創作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詞體的活力。

就楊慎對傳統學術的貢獻而言,他主張博學多聞,畢生著作400餘種。後人輯其重要著作編為《升庵集》。而楊慎編撰的《南詔野史》《雲南通志》《雲南山川志》《滇候記》《南中志》《滇載記》等著作,較為系統地梳理了雲南的歷史地理,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此後的雲南地方文化研究。

楊慎晚年回顧自己的一生,總結說:「臨利不敢先入,見義不敢後身,諒無補於事業,要不負於君親。遭逢太平,以處安邊,歌詠擊壤,以終余年。天之顧畀厚矣,篤矣;吾之涯分止矣,足矣。」

意思是,眼前看到利益,不敢比別人快一步;需要見義時,不敢落後於他人。可能我做的事對自己的事業沒啥幫助,但絕對對得起君王。經歷了衝擊,留一條命安處雲南,度過餘生,這已經是上天對我的眷顧了。經歷過人生窮達榮通的楊慎,自覺上天待己不薄,夫復何求?的確,「是非成敗轉頭空」,人的一生,若能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夫復何求!

楊慎去世的時間不詳,夫人黃峨卻卒年可考——她逝於嘉靖四十八年(1569年)。第二年,明朝書市上出現了一卷《楊狀元妻詩集》,到了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楊升庵夫婦樂府詞餘》刊行,其中很多署名黃峨的詞曲作品,可能部分乃楊慎所作,部分采自當時流行的詞曲集子。

才子、才女互寄情詩,在明代讀者眼中特別具有吸引力,故而好事者不惜作偽。世人津津樂道於楊慎、黃峨恩愛唱和的故事,還有楊慎的卒年之謎——人們不願看到一代才子凄苦地客死邊陲,希望他能夠回到家鄉,與才女夫人再多聚幾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